【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誰的戰爭?誰的博物館?─越南戰爭證跡博物館的控訴

Whose War? Whose Museum? Accusations from War Remnants Museum, Vietnam

誰的戰爭?誰的博物館?——越南戰爭證跡博物館的控訴

Whose War? Whose Museum? Accusations from War Remnants Museum, Vietnam

 

作者:談宜芳(內政部營建署研究員)

 

1975年越南戰爭一結束,越南政府隨即接收美軍情報中心西貢辦事處的建築,成立美帝與傀儡政府戰爭罪行展示館(Exhibition House for U. S. and Puppet Crimes),即戰爭證跡博物館的前身。相隔數十年後,美國在其國土境內設立了越戰主題博物館,以不同的視角向世人陳述越戰歷史。本文介紹兩個以越戰為主題的博物館——越南戰爭證跡博物館(War Remnants Museum)、美國國立越戰博物館(The National Vietnam War Museum),並剖析它們對同一個戰爭的不同詮釋,以及探討戰爭(和平)紀念館的任務。

關鍵字:越戰、創傷記憶、展覽詮釋、紀念館、爭議歷史

In 1975, soon after the end of the Vietnam War, the newly formed Vietnamese Government nationalized the building that at one pointed hosted 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telligence Center, Saigon Office, and turned it into the Exhibition House for U. S. and Puppet Crimes, now known as the War Remnants Museum. Decades later, United States set up its own Vietnam War-themed museum, recalling the history of the war in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tandpoint. This essay introduces two different museums focusing on the Vietnam War: War Remnants Museum in Vietnam, and The National Vietnam War Museum in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their contrasting interpretation on the same war to explore the missions of a War (Peace) Museum.

Keywords: Vietnam War, traumatic memories, exhibition interpretation, war (peace) museum, contested history


戰爭記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當舉世開始著手戰後復建時,中南半島仍不平靜,越南無法擺脫法國自1885年以來的殖民統治,為爭取越南全境的主權,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和法國展開長達9年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1954年法國戰敗,在同年7月21日的日內瓦會議中,協定法國撤出越南,並承認越南、寮國、柬埔寨為獨立國家,以北緯17度線作為北越共產政權和南越民主政權的分治線。1956年6月,法國勢力完全撤出越南,美國卻開始介入越南事務,扶持南越反共政權,到了1965年開始派兵直接與越共作戰,越南戰爭自此白熱化。

越戰自1955年開始至1975年結束,越南稱為「抗美戰爭」(Resistance War Against America),而西方世界稱為「越南戰爭」或「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是共產主義陣營(越南民主共和國、紅色高棉、老撾)與反共主義陣營(越南共和國、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的對抗。經歷20年的激戰後,南北越雖然統一,獲得完整的領土與主權,卻有數以百萬計的軍人和平民死傷,超過150萬人逃離越南、顛沛流離,青壯年男性人口遽減,以致戰後數十年全國仍籠罩在戰爭陰影下。美國折損約58,000名軍人,澳大利亞陣亡約500名軍人,傷亡相對輕微,卻導致國內社會局勢動盪與國際形象受損,對雙方參戰國均烙下深痛的傷痕。

同一個時空的戰爭,造成雙方無法抹滅的創傷,但立場不同的記憶在不同國家的紛陳下,出現了詮釋迥異的越戰主題博物館。

 

越南戰爭證跡博物館(War Remnants Museum)

位於胡志明市的「戰爭證跡博物館」成立於1975年9月,係利用美軍情報中心西貢辦事處的建築為館舍,主要展出越戰以及小部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的殘遺文物,每年吸引約50萬遊客參訪,其中外籍人士就佔了70%,為越南重要的博物館之一。該館初始名為「美帝與傀儡政府戰爭罪行展示館」(House for U. S. and Puppet Crimes),1990年更名為「戰爭與侵略罪行展示館」(Exhibition House for Crimes of War and Aggression),1995年越南與美國復交後,改為現名。從該館不斷變更名稱,可窺見戰爭結束後越南政治氛圍的變化。

 

(一)博物館展示

博物館典藏了2萬件物件和影像,展覽大致分為室內與室外,以越、英、中文介紹解說。室外展示美軍所使用的軍備,包括UH-1直升機(圖1)、A-1攻擊機、F-5A戰機、M48巴頓坦克、BLU-82 Daisy Cutter 炸彈;室內常設展則展示武器及戰爭相關文件、影像等,以「歷史的真相」、「回憶錄-美國侵略行為照片集」、「戰爭與和平」、「對越南人民的國際支持」、「橙劑越戰」、「兒童反戰藝術作品」等主題呈現。

圖1 室外展示美軍UH-1直升機 (圖片來源:John Tomlinson拍攝https://goo.gl/muJw1x)

 

特展「安魂曲」(Requiem)展出來自11個國家、134名已逝攝影師的330張照片,此展匯集了南北越的戰地及西方攝影師的作品,戰爭下的日常——痛苦、死亡、殘酷、崩潰——真實且強烈地呈現在人們眼前,勾起人們塵封已久的記憶(圖2)。越戰的槍林彈雨造成死傷無數,美軍為了在熱帶叢林發動攻擊之便,施放化學武器「橙劑」(除草劑)造成越南人民與其後代畸形、殘疾,讓傷痛擴張延長,「橙劑越戰」展示了許許多多令人不忍卒睹的影像(圖3),還有3個受橙劑影響的畸形死胎,則像標本般的放在玻璃罐中展示。

圖2 「安魂曲」作品之一:1965年一名南越士兵和成排陣亡的同袍等待直升機前來搭載撤離 (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2014年)
圖3 受橙劑傷害的越南平民 (圖片來源:戰爭證跡博物館網頁https://goo.gl/ZJ3BCq)
(二)博物館活動

館方也策畫針對中小學生的教育活動,如「小小解說員」計畫徵選學童擔任博物館暑期的導覽工作,藉以拓展其歷史知識。「與祖父母同訪博物館」(圖4)的親子活動,鼓勵經歷過越戰的祖父母帶領年輕世代認識前人在戰火下的生活。

圖4 「與祖父母同訪博物館」親子活動 (圖片來源:戰爭證跡博物館網頁https://goo.gl/jGpQfZ)

 

(三)博物館觀點

在館方的文宣上寫道:「美國1776年的獨立宣言宣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賜予人類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權利,沒有人可以侵犯。』但美國侵犯越南,踐踏了上述權利與其建國精神。」可以窺知,雖然事過境遷許多年,博物館的名稱也改得較為中立,但展示內容以極為赤裸的方式,企圖揭露、控訴戰爭的醜陋,毫不掩飾反美、仇美的情緒,對於當年北越的爭議卻隻字未提。儘管博物館的展示和論述有所偏頗,每年還是吸引數十萬的外籍訪客入館,特別是1970年代之後出生的外籍訪客(包含臺灣人),大多透過好萊塢電影,如《越南大戰》(The Green Beret, 1968)、《越戰獵鹿人》(1978)、《現代啟示錄》(1979)、《前進高棉》(1986)等,傾向白人英雄的敘事內容來認識越戰,電影中浩大的戰爭場面與炫目或帶有東方異國情調的畫面恐有脫離現實之憾,戰爭證跡博物館提供了有別於西方角度的越戰記憶。

 

參考文獻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