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新喀里多尼亞堤堡文化中心—創造性的文化傳承
Tjibaou Cultural Center in New Caledonia: Creative Cultural Heritage
新喀里多尼亞堤堡文化中心—創造性的文化傳承
Tjibaou Cultural Center in New Caledonia: Creative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攝影:林皓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案助理) 編輯:田偲妤
堤堡文化中心(Tjibaou Cultural Center,簡稱CCT)位於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這座南太平洋島嶼上。這座島正在法國屬地和主權獨立之間擺盪,它的命脈與鎳礦資源、法國殖民現代化和抗爭歷史緊密相連。去年底島上進行了首次獨立公投,儘管並未通過,島嶼的命運已被推向了新的階段1。在島上,南島語族原住民卡納克人(Kanak)的傳統文化或顯或隱地存在於部落和城市裡,與此同時,當代藝術已成為社群間常見的交流方式。CCT作為當代藝術蒐藏、展演的空間,是卡納克文化復興運動的一環,長期進行的傳統儀式和口述遺產工作,維繫了CCT與族群之間的關係。
關鍵字:文化展演、文化遺產、活的傳統、路徑、文物返還
Tjibaou Cultural Center is located in New Caledonia, a South Pacific island which struggled between French governance and sovereign independence, and its lifeline is strongly tied to nickel resources, colonial modernity, and a history of protest movements. Last year, New Caledonia held its first-ever independence referendum; although in the end the decision did not come to pass, it still opened up a new stage for the island’s fate. On the island, while the cultural custom of Kanak, an Austronesian indigenous people, has continued to exist in tribes and cities, contemporary art has also become a commo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munities. As a place for contemporary arts collection and exhibition, CC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Kanak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it also aims to strengthen alliances with communities through gesture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works on oral heritage on long-term basis.
Keywords: cultural performance, indigenous contemporary arts, cultural heritage, new museum
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靠近澳洲與紐西蘭北方,面積約是臺灣的三分之二,島上27萬人口近四成是卡納克人(Kanak),其他多是歐洲和大洋洲移民。人口集中於有太平洋南法稱號的首府努美亞市(Nouméa),南北、離島的卡納克部落則相對散居。80、90年代,島內卡納克民族運動者與法國政府簽訂決定島嶼當代命運的首次和平協議,擬定藝術文化發展政策,也決定建置「堤堡文化中心」(Tjibaou Cultural Center,簡稱CCT,圖1)。
CCT在1998年開幕,位於努美亞市近郊,是在法國及新喀里多尼亞政府資助下,由卡納克文化發展機構(ADCK)經營至今。它出現在複雜的社會歷史脈絡中,象徵著島嶼歷史流血暴力時期暫告段落,對過往殖民者靜態博物館文化展示的反抗,以及在地族群重建大洋洲區域連結的期待。10多年來,新喀里多尼亞和臺灣因CCT而相遇,許多故事延續至今2。
概念和空間:「新」和「傳統」
1980年代,希望有一座展現「活生生文化」的文化中心這個想法在卡納克運動者之間萌芽,此時也是太平洋當代藝術運動興盛時期。主導人堤堡(Jean-Marie Tjibaou)是位曾留學法國的北方卡納克氏族小頭目暨天主教神父(圖2)。因為文化中心是個「新概念」,透過好幾次氏族之間的Coutume(法語,意指卡納克傳統習慣和象徵性的儀式交換)進行溝通,才逐漸進入人們心中。堤堡認為,法國殖民造成最重大的傷害,是讓仰賴關係網絡和土地做為歸屬感與認同的卡納克人,失去跟其他族群建立關係的機會,因此去殖民的首要目標是重新締結有尊嚴且平等的結盟關係,而「回歸傳統已成為神話,…我們的認同是在前方、在未來(our identity is ahead of us)」(轉引自Fisher, 2014)。他鼓勵卡納克青年成為不斷改變、自我創造、自我詮釋的當代藝術創作者,藉由視覺藝術恢復族群認同(Waddell, 2008; Chappell, 2013)3。
CCT的建造從1994年開始,在法國密特朗政府和ADCK的合作下舉行國際競圖、專家諮詢、氏族聯繫,最後由建造龐畢度中心的建築師Renzo Piano團隊負責設計。頗具盛名的十棟「家屋」(Case)當代建築展間,以卡納克傳統建築的編織意象,打造具有高聳錐形屋頂的巨大家屋,金屬建材、半開屋頂象徵不斷改變的未來感(郭佩宜、王嵩山,2002;Losche, 2007)。
然而在設計之初,建築師與卡納克耆老們進行的數次工作坊中,耆老們曾看著半開的屋頂說:「這是我們,但這也不是我們了……」他們要求Renzo Piano放上傳統家屋,「如此我們才記得我們是從哪裡來、我們將要去哪裡。」因此Piano增加了「Mwakaa儀式場域」,位於當代家屋建築群的前方(圖3)。此場域成為園區內最重要且頻繁使用的空間,四處可見綁著織品的樹枝記錄著儀式。
卡納克路徑和傳統習慣的意義
Mwakaa是用來進行儀式交換的場域,最重要的意義是在人們之間建立起關係。這在大洋洲通常被稱為「路徑」(path),以視覺化的意象「旅程」、「從一端點走到另一端點」,象徵族群的遷徙、交往,或以兩個群體為單位所開展的社會關係。卡納克社會通常是以氏族大頭目的大家屋為中心,開展出氏族之間複雜、有先後秩序的關係網絡,稱為「卡納克路徑」(Kanak pathway),透過走動、演說、禮物交換的身體化儀式,建立細密區分的關係種類。祖先名的繼承、通婚、收養,象徵個人是由複雜親屬網絡交織而成的節點(Tissander, 2005)。因此「卡納克路徑」有時間(血脈的傳承)和空間(族群遷徙歷史)的意義。在當代,部落裡仍日常進行各種儀式交換;城市中也可能進行儀式,普及在卡納克與各族群之間。筆者曾遇到善意告誡:要「透過正確的人帶領」進行儀式,開啟「正確的關係」,事情才能順利往下推進。
在CCT,卡納克路徑首先是以儀式交換,其次是以空間場域的明喻、暗示體現之。每逢團體(例如整年陸續前來的小學學童)、重要展演開幕、重要人士或代表來訪,就會在Mwakaa進行歡迎儀式(reception ceremony):由當地氏族小頭目與客人進行「禮物交換」(gift exchange),有些禮物會被暫時收納,等待未來再度交換出去。路徑的連結性、溝通性的隱喻貫穿在園區設計裡,因遊客的參觀更具體。例如這三座展廳:展出「活的傳統」的Case Jinu、展出「遺產文物」的Case Bwénaado和Salle Bérétara,專門展出以大洋洲文化為主題的當代藝術作品,以「中央通道」(Allée Centrale,與傳統儀式廣場同名)連接,走道旁有一尊裝置藝術Lapita,象徵Lapita祖先文化在三個文化圈的散佈。三座展廳和一件作品,透過遊客走動形成了連結,代表區域、傳統與當代之間永恆的交流對話。
而最明顯的是樹林間蜿蜒的「卡納克路徑」(圖4),分為五個段落描述神話英雄Téa Kanaké的一生,展現卡納克人與自然、精靈、土地、社會他人的關係和重生的故事。導覽活動中,由傳統舞團演出神話故事,搭配導覽員解說,讓靜態景觀轉化成為動態展演。遊客們透過CCT的介紹,進入活生生的卡納克神話/精神世界。
當代視角:「遺產」與「現在」的關係
CCT蒐藏當代藝術創作而不蒐藏傳統文物,這來自1990年代ADCK的決策:不尋求四散的古老遺產(patrimoine dispersé)的文物返還,而是舉行Ko i Névâ聯展,蒐集卡納克當代藝術創作。以此為基礎,CCT邁向「以當代藝術創造卡納克與大洋洲族群連結」的方向,建立卡納克與大洋洲當代藝術典藏(Fonds d’Art Contemporain kanak et Océanien, FACKO)(圖5),後來也以年度徵件特展Ko Névâ(意為「國度的精神」)持續蒐集島內藝術家的作品。
CCT因此發展出與「古老文物遺產」的特殊關係。在Case Bwénaado展廳,每三年一次從歐洲「博物館收養者」(Museé d’adoption)邀請古老遺產踏上「返鄉旅程」,接受當代卡納克人的訊息,再回到各自的博物館。2013年CCT與巴黎布杭利碼頭博物館合作重要展覽「卡納克:生於祖先話語的藝術」(Kanak: L’art est une parole)則一口氣將遠超過先前借展數量的古老文物帶回島上。此展籌備數年,分別在巴黎和努美亞展出,開展時都舉行了盛大的傳統交換儀式,出席者包括博物館館長、法國政府、島上原住民最高法制機關「習慣法參議院」的眾多頭目耆老等。
在CCT開幕時,館長Emmanuel Tjibaou帶領全體館員、傳統舞蹈和合唱團,在第一展間吹響海螺,分隊呼叫繞行所有展間,最後在「Mwârö ma mwâciri:家屋與它的國度」集合,一同吟唱,隱喻著將活生生的氣息吹入雕刻中。儀式遊行發揮「路徑」的概念,連結起活生生的人們跟古老的文物。
除了展覽和典藏,CCT比較不為人知的工作還包括遍及全島的口述遺產蒐集。從2002年開始累積起龐大的數位資料庫,其內容成為習慣法參議院制定卡納克憲章(Kanak Charter)無形文化保存的基礎。為了尊重傳統上對口述者、在場者和知識秘密性的重視,CCT發展出一套由卡納克族裔研究者操作的口述遺產蒐集與記錄方法,資料庫也有相對應的使用限制。
傳統與當代的中介場域
CCT的實踐並非沒有爭議。作為一座中央級的文化機構,它透過建築場域設計和儀式,與國內外、大洋洲來訪者反覆進行儀式,象徵性地形塑同一主體的「卡納克族」。然而,卡納克族實際上在分群、語言和文化層面都高度複雜;CCT也因定位和政府資助,常被認為過於偏重對外經營,不夠注重島內社群4,因此在代表性和決策過程都須不斷溝通協調。
另一方面,CCT的定位是與「傳統、古老」相對的「創新、當代」,但仍可看出其希望成為再連結傳統與當代之中介場域的企圖。例如前述與歐洲博物館合作關於古老遺產的展覽。近年來,由全卡納克人組成的遺產研究部和青年推廣部,在氏族文化和觀眾連結上也投入許多心力。在眾多聲音之中,CCT試圖創造一條傳統和當代之間的新道路。
註釋:
- 新喀里多尼亞是法國海外特別行政區,具中央和地方政府、國會、行政系統。雖然首次獨立公投未通過,2019年5月進行議會改選後,依法如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國會議員聯署,可決定是否再次於2020年發起第二次公投。如再不通過,還可再提一次。2019年5月11日議會改選結果,支持獨立政黨比例增加一席,反獨立政黨則稍微超過5成,於54席中佔有28席。
- 近年臺灣與新喀里多尼亞的交流集中在藝術創作層面。第一階段2005-2013年,高雄市立美術館陸續邀請新喀里多尼亞藝術家駐館創作,協助臺灣原住民藝術家赴堤堡文化中心創作。在2007年於高美館舉行《超越時光 穿越大洋》當代藝術展,展出堤堡文化中心FACKO當代藝術典藏,以及臺灣原住民藝術家創作。2012年則由高美館帶臺灣藝術家前往堤堡文化中心,移地舉辦《跨.籓籬—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高美館官網)。第二階段主要是民間藝術家、研究者的個別交流,自2014年至今,範圍涵蓋攝影、電影、音樂、博物館研究等。
- 堤堡主張「先復興文化、緩步落實族群獨立」,在他代表「卡納克民族與社會主義自由陣線」(FLNKS)與法國政府、反對基進獨立之「保衛喀里多尼亞在共和國內聯盟」(RPCR)簽訂Magtinon協議後,卻在隔年被支持激進獨立的卡納克族人刺殺身亡。
- 2000年在第四屆努美亞雙年展、第八屆太平洋藝術節同時開幕之前,爆發了原因多樣的抗議聲浪。有些卡納克藝術家認為,該次雙年展選件有很多太平洋島民藝術家、法國藝術家,卻鮮少卡納克和其他在地藝術家。
參考文獻:
- 堤堡文化中心官方臉書
- 郭佩宜、王嵩山(2002)。南島文化形式的再現:新喀里多尼亞堤堡文化中心的例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171(2)。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Chappell, David A. (2013). The Kanak Awakening: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in New Caledonia. 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 Fisher, Denise (2014/4). Tjibaou’s Kanak: Ethnic Identity as New Caledonia Prepares its Futur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SSGM discussion paper.
- Losche, Diane (2007). Memory, Violence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Tjibaou Cultural Centre, New Caledonia. In Stanley, Nick(ed), 2007. The Future of Indigenous Museums: Perspectives from the Southwest Pacific. Ch.4. pp.70-77.
- Message, Kylie (2006). Contested sites of identity and the cult of the new the Centre Cultural Tjibaou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culture in New Caledonia. reCollections: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1 (1):7–28.
- Tissander, Marianne Pommès (2005). An Approach to the Conservation of Kanak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Minor Thesis (100-541). Centre for Cultural Materials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Faculty of Arts,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Waddell, E. (2008). Jean-Marie Tjibaou, Kanak Witness to the World: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Noumea: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