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才子樂與占族樂舞:一窺多元的越南無形文化資產

才子樂與占族樂舞:一窺多元的越南無形文化資產

The Tài Tử Music and the Người Chăm Danc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of Vietnam

 

作者:袁緖文(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研究助理)
編輯:田偲妤

越南作為東南亞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內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目的、提報項目與推動策略,與國家形象有很重要的關聯,期待透過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報無形文化資產,能以更多元面向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讓世界看見不同以往的越南。以無形文化資產作為外交與觀光手段的越南,面對國內54個少數族群時,仍有外界無法理解與想像的歷史淵源。身為全球伊斯蘭社群一份子的越南中部占族人,在越南具有相當獨特的身分,越南對於占族的管控嚴格,占族舞蹈與傳統樂器不太能輕易到國外展演。本次演出的占族樂舞是由越族重新詮釋,這就如同以漢族眼光來解釋原住民族文化。本文將就越南南方傳統才子樂與神秘的占族樂舞在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快閃表演所引發的相關討論,並針對文化主體與他者的相互詮釋與理解,以及樂舞引起在臺新住民的鄉愁,做初步討論。

關鍵字:越南、無形文化資產、占族、才子樂

As the only socialist country in Southeast Asia, the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Vietna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motion strategy towards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Vietnam thus can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dialogues with more cultural elements, and let the world see various and abundant cultural heritages of Vietnam. Vietnam, which officially has 54 ethnic minorities and us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s a means of diplomacy and tourism, still has some historical roots and backgrounds that cannot be easily understood and imagined by the outside world. As a member of the global Islamic community, the Người Chăm has a very unique identity in Vietnam. Vietnam government directly controls whether the traditional dance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of the Người Chăm could perform outside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the Người Chăm performances in the show are reinterpreted by the Viet. Similar to the concepts that Taiwanese Han people explain the cultur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Tài Tử Music and the Người Chăm Dancing performing in National Taiwan Museum, and explain the mutual inter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performers and viewers, as well as the arouse of hometown memories of Vietnamese immigrants in Taiwan.

Keywords: Vietna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gười Chăm, Tài Tử Music

越南,北鄰中國,西接柬埔寨和寮國,擁有超過9,500萬人口,人口數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內,最大城市是曾經被稱為西貢市的胡志明市。目前國內擁有54個少數民族,其中最大的族群為京族(Người Kinh),也稱為越族(Người Việt),是越南國境內的主體民族。

 

越南傳統樂舞饗宴登台

「Stunning Vietnam越南驚艷—2019越南無形文化資產國際交流展演」,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簡稱北藝大傳音系)與舞蹈系、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越南胡志明市音樂學院傳統音樂系及舞蹈系共同辦理。胡志明市音樂學院在表演結束後會有一趟臺北行,因此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熱情邀請他們至本館一樓大廳,進行一場越南無形文化資產饗宴。胡志明市音樂學院帶來九首表演曲目,包含占族民間歡樂舞曲和占族仙女舞(Apsara)、越南順化皇族樂曲、越南南方才子樂,描述民間生活故事、愛情與失落,以及越南多元族群共存的曲目。

「才子樂」是越南著名的傳統樂音,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逐漸形成,當初是工作之餘的娛樂活動,故能生動反映居民情感與生活狀態。樂團演奏了越南的古箏、二胡、獨弦琴、月琴與傳統木箱鼓,而作為少數民族的「占族樂舞」也透過本次活動展現在臺灣民眾眼前。

圖1 才子樂表演(袁緒文 攝影)

 

古老又神秘的占族樂舞

占族(或稱「占婆族」Người Chăm)為公元2世紀建立於現今越南中部沿海的占婆王國,是一個強大且熟悉海上貿易的國家,當時的領土從越南中部開始,橫跨至現今柬埔寨東部區域。占族自古透過航海貿易來到越南現址,據有靠海之越南中部沿海之處,一直以來和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印尼古國滿者伯夷王朝有密集的交流,從皇族到民間均有很多互動。

占族現今是越南國內重要的54個少數民族之一,但他們人數眾多,也可算是54族中的14大族群之一。占婆語屬南島語系,占族人原為印度教徒,之後也兼信佛教,現今則多數是穆斯林。占族樂舞過去作為祭儀的一部分,是酬神的必要環節,其中「仙女舞」源於越南中部美山聖地(Thánh địa Mỹ Sơn)的印度教寺廟牆壁上,仙女Apsara舞蹈雕塑的動態呈現,「扇舞」則是以舞姿模仿各式鳥類著稱。古老又多元神秘的占族樂舞,看在我們(他者)的眼裡,彷彿是吳哥舞蹈、印度與中東地區樂舞的翻版,因此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占族和吳哥王朝的高棉族是不同的族群,占族屬於南島語族,而高棉族屬於南亞語族。然而因位置相鄰,可見到印度教信仰與伊斯蘭服裝特色的影響與遺跡。在吳哥城內建築上的濕婆神(SIVA)、象神(GAṆEŚA)、龍神(NAGA,抑或稱蛇神,代表豐沛水源)、大金翅鳥(GARUDA,是印度教大神毗濕奴VIṢṆU的坐騎)等神像,均可在越南美山聖地的占族建築遺跡中見到。作為觀賞本次文化展演「他者」的我們,應該做更多的研究,與傳承占族文化主體的族人進行直接討論。

圖2 占族仙女舞(許泰禎 攝影)
圖3 占族扇舞(許泰禎 攝影)

 

荒謬與思鄉:越南人心中的傳統樂舞

這次的占族樂舞演出也受到海外越南學者的關注,學者以私訊告知,才子樂與占族樂舞是完全不同的演出形態,使用才子樂團來演奏占族音樂,是荒謬(Absurd)的結合,令人實在心痛。我們仔細地從歷史角度來看,古老且曾經強大的占族,曾多次與越族王朝交戰,雙方的邊界時常因戰爭而改變。來自北方且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越族,與受印度教及伊斯蘭教影響的占族,雙方關係一直在「從?」、「屬?」、「平等合作」與「殖民者∕被殖民者」等多變的關係中,矛盾且持續的相互爭戰。占族最終在17世紀被當時的阮朝(越族)擊潰,自此以後古老強大的海上王國變成越南境內的少數民族,占族對抗越南政府(越族為主)的零星抗爭持續到19世紀初。

圖4 黑馬調,結合越南各族服飾與才子樂的演出(許泰禎 攝影)

 

現今越南國家政策下有著少數民族身分的占族,如無經國家准許,不能任意出國展演,而且越南境內占族的美山聖地成為觀光為主的保留區,占族樂舞演出的舞者與舞蹈風格不再是純粹的占族原貌。雖然如此,北藝大傳音所透過許多的協商與懇求,終於讓占族樂舞有機會來到臺灣。雖然占族樂舞藝術再現的方式被海外越南學者稱為荒謬,但對於胡志明市音樂學院與北藝大傳音所來說,占族文化元素中的傳統樂舞、美山聖地建築上的Apsara仙女舞、占族宮廷舞蹈、占族民間樂舞等能被看見,有助於推動與保存越南傳統少數族群文化。

這次在臺博館的演出,也有許多來自越南與印尼的新住民朋友一起觀賞。來自南越的新住民聽到才子樂,瞬間眼眶泛淚,從小聽著才子樂長大的她,哽咽著告訴我她想家、想媽媽。來自北越的新住民,因為自身家族有在研究越南少數民族,觀賞仙女舞和才子樂的演出後,跟我說這些演出與家鄉看到的一模一樣,很標準。演出結束後,他們各自與演出團隊聊天合照。年輕的越南音樂學者和在臺越南新住民相談甚歡。由於第二天他們即將返回越南,身為臺博館越南籍新住民服務大使,且同時具有導遊身分的姊妹,開心的帶著他們繼續探索臺北,讓他們在離臺前有美好的感動與回憶。而我們這些「他者」也透過胡志明市音樂學院的努力和北藝大傳音所的堅持,再次看到了豐富多元且更立體的越南文化。

 

後記:

1960-1973年,越南飽受越戰(越南稱其為「美國戰爭」)蹂躪,大量的戰火砲彈與落葉劑導致重大傷害。1975年4月30日南北越統一(或稱「越南淪陷日」),許多南越華人或人民成為海上難民,現今他們分布在美、加、歐洲各地,以及臺、港、澳地區。筆者曾在網路上跟風慶祝「南北越統一日」,立即收到遠在加拿大的越南長輩很心痛地私訊,請我移除相關字眼,因為對於當年成為海上難民的越南人來說,那是令人驚恐害怕且家破人亡的「越南淪陷日」。

近年來越南逐漸成為臺商爭相進入的國家,因為其擁有龐大人口及廉價勞力。同時,大量的越南籍女性因婚姻而離鄉背景來臺,逐漸改變了臺灣的人口結構、生活飲食文化,以及社會的族群樣貌。然而,30年過去了,臺灣社會對於東南亞文化的認識仍停留在淺層區,以商業利益為主,忽略越南幾千年來特殊與多樣的歷史文化。因此臺博館在推動多元文化業務時,仍需持續向新住民、專家學者與海內外東南亞學者請益及合作,持續提供最真實(Authentic)的文獻資訊,透過現有的移民社群網絡,辦理各式活動、講座、導覽等,促進移民社群與臺灣社會的相互了解。


參考文獻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