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志工向參訪者介紹大溪歷史文化。(田偲妤 攝影)
博物館人必知的文資管理知識—從國外經驗回頭看台灣現況
The Knowledge of Heritage Management Museum Professionals Should Know- Looking Back a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aiwan
本專文起源自Darko Babić(ICOM ICTOP人才培訓委員會主席)2015年發表的文章〈具有社會責任性的文資管理—賦權人民擔任文資管理人之角色〉。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的關係密切,博物館內的典藏經常具備文資身分,更有可能博物館本身就是文資。但是文資管理通常集中在少數的專業人士手中,忽略公眾才是文資真正的使用者與擁有者。為了改善上述情形,生態博物館作為參與式文資管理成為一種模式。每個生態博物館的建立過程必定會因當地歷史脈絡而有所不同,而台灣的現況又是如何呢?我們請到兩位對文資與生態博物館有參與經驗的研究者,在讀完上述文章後,和我們分享台灣以生態博物館進行文資管理的案例與想法。
關鍵字:文資管理、生態博物館、再造歷史現場、文資識能、社區總體營造
The article is inspired by the paper published in 2015 by Darko Babić named “Social responsible heritage management- empowering citizens to act as heritage managers”. In this paper, it indicates that museums and heritages are closely linked and inseparable. Usually not only the collections but the museum itself is heritage. However, heritage management is often in charge by a few professionals rather than participated by the public who is the real users and owners of heritag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above, eco-museums would be a solution to implement participative heritage management.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every eco-museum must b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local historical context.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aiwan, we invite two researchers who have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heritages and eco-museums. After they read the paper above, they will share their thoughts and cases of heritage management with eco-museums in Taiwan.
Keywords: heritage management, eco-museum, regeneration of historic sites, heritage literacy,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development
誰的文化資產?文資保存有賴地方社群的自主及自發性
分享人:繆子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文化資產被視為全人類所共同享有的資產,但不論在國內外同樣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文資的選定、認定常掌握在少數的專家學者手上,且通常最終的結果展現了國家期望形塑的政治立場。然而文資不論有形、無形,其實都源自於地方社群的實踐而產生,因此文資保存非常強調地方社群的自主及自發性。國外的地方社群除了有觀者的角色外,更肩負了文化資產的實踐者,並進一步發起「生態博物館」的保存方式。
閱讀完這篇文章後,深感到這種方式非常強調地方社群的自主、自發性,台灣雖小但各地都有獨特的文化樣貌。然而面對年輕人都流往城市工作、社會環境及科技變遷的狀態下,許多文化資產面臨了「不合時宜」、「無法使用」等多種因素而受人忽視,甚至因不符合經濟效益而遭到破壞,大多數的人們更傾向於自身利益來思考。
儘管如此,還是有少部分的人們在致力維護文化資產,但大多數對有形文化資產的想像停留在餐飲業、販售文創商品的場所。無形文化資產則改變了規模或參與方式,大部分仍停留在針對個體的保護及想像,因此國家提出了「再造歷史現場」的政策方針。
曾聽聞台灣有些地方也正朝生態博物館的管理方式邁進,少數地方社群其實仍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抱有想像及熱情,並嘗試跨出單一場域,結合地方所擁有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地方文史故事,並由地方社群主導、呈現。雖然整體規劃仍在醞釀中,但地方社群展現了對文化資產的重視,並將文化資產管理、保存作為志業,呈現出地方社群對文化資產的詮釋。或許透過社群的影響力,使國內其他人們也興起對自身文化資產的重視,進而自主、自發的實踐文化資產保存。
培養文資識能的重要性—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識寶」、「惜寶」、「展寶」運動
分享人:吳淳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1970年代,興起於法國的生態博物館觀念,成為當前參與式文化資產管理的先驅。Darko Babić認為在打造生態博物館的過程中,參與者應該理解「文化資產作為一種知識」,其知識亦是由當代社會政治所構成。參與者若能具備「文資識能」(heritage literacy)此種核心素養,有助於映照出牽涉文資管理的權力關係與尊重人類多樣性,並確保在開放且民主的前提下達成具社會責任的文資管理。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下簡稱木博館),是台灣一座在館名直接敘明生態博物館概念之館,其成立契機始於1990年代的全國社區總體營造風潮。大溪居民與專家學者一同協作,一方面盤點史料與記憶,另一方面進行在地資源的推廣與保存。在老鎮長林熺達「識寶」、「惜寶」、「展寶」觀念的號召下,1996年發起兩屆「大溪之寶」老街牌樓票選活動,鼓勵居民保留日治大正8年(1919年)修建的街屋牌樓立面。過程中居民自發性成立活躍迄今的大溪區歷史街坊再造協會、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
接續修繕歷史建物的契機,木博館於2015年成立,藉著點狀式將日治建築修整、轉作公有館的串連,讓更多無形文化資產與居民記憶得以在此重現、發生、保存與展示,例如:四連棟「大溪人的生活與歷史」、武德殿「記憶.再生:大溪武德殿展演」等常設展的製作。此外,木博館與街坊老舖也發展不同合作模式的夥伴關係,邀請店主成為街角館館長,如豆干與木器產業;或是鼓勵屋主成為自己文物的蒐藏家,促成「家族微型博物館」。
近年來木博館更涉入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與遶境,遶境儀式自大正3年(1914年)開始,2011年列入桃園市無形文化資產。木博館將民俗慶典轉化為可與大眾溝通的形式,舉辦大溪大禧等系列活動,每年愈發盛大的活動捲動了不同社會層面,也確保傳統慶典的延續與新意。
今日木博館與在地社群在努力不輟的「識寶」、「惜寶」、「展寶」實踐過程中,如何讓眾聲異議的民間社群、政府官方與專家學者,對於人文與自然遺產的詮釋都能等量齊觀、彼此折衝與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