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自造臺南歷史:開箱臺南市立博物館(上) 四月 15, 2024 臺南市立博物館常設展中,「豐饒之城」展區呈現當地豐富的產業。(圖片來源:臺南市立博物館) 作者:謝仕淵(臺南市文化局局長) 歷經兩年多的整修,鄭成功文物館於2023年12月22日以「臺南市立博物館」(以下簡稱南博)之名重新開館,定位為「南博」系統的本館,與臺南左鎮化石園區、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等館舍組成博物館系統,共同演繹臺南文化的多元面貌。…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城市就是博物館,社區就是展間:Floating Museum如何打破機構圍籬? 一月 26, 2024 作品《河流集會》(River Assembly)停靠芝加哥河岸進行展覽。(Floating Museum 提供) 作者:謝宇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博物館、偉人塑像這類主題,通常給人嚴肅沉重的印象,但芝加哥藝術團體Floating Museum透過別具創意的公眾活動,將歷史議題帶到芝加哥的各個社區展開討論,使藝術成為民眾參與對話與思辨的媒介。 Floating Museum 作品介紹 Floating Museum由藝術家Faheem Majeed…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鮮活你「嘉」的記憶!故宮南院《嘉義文史展》應用空間資訊技術讓地方文史躍然眼前 六月 13, 2022 故宮南院《嘉義文史展-羅山記影》利用空間資訊技術,鮮活你「嘉」的記憶!(蔡亞倫 攝影) 作者: 蔡亞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測量及空間資訊組助理教授) 程元(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金融處專員) 什麼樣的地方文史常設展,佔地不到五坪,卻能勇奪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繆思獎(Muse Awards)?現展於故宮南院的《嘉義文史展-羅山記影》做到了! https://youtu.be/ANxSAV05fxE …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專業治理:博物館架構與技術整合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三) 五月 26, 202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常設展透過展示常民娛樂,呈現社會的動態發展與多元關懷。(田偲妤 攝影) 作者:謝仕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前文討論中,筆者嘗試說明對於臺史博常設展更新的若干想法,熟悉臺史博的觀眾,也一定可以在常設展中,看到從2011年至今、開館十年來,許多曾經的片段與成果,在這個展場中重新被呈現,這背後是整個博物館系統運作的結果。…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展示製作的新觀點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二) 五月 21, 202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常設展。(岳宸萱 攝影) 作者:謝仕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嚴格來說,臺史博2021開幕的新版本常設展,因為預算與時程等因素限制,只是局部更新,但還是盤點了開館十年以來各界的意見,參酌臺灣史研究進程,以及臺史博在專業工作領域中,積累而出的心得,最終,提出一套新的歷史展示方法與論述。…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面對當代與指向未來的歷史博物館 ─ 評「臺史博」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一) 五月 19, 202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常設展(陳佳利 攝影) 作者:謝仕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臺史博推動公眾史學,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受國際關注 五月 13, 2020 「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作者:林佳逸(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感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策展人研究組組長陳怡宏、共同策展人展示組研究助理趙小菁,臺史博「歷史那一天」讀書會成員前副館長謝仕淵、研究組組長陳怡宏與王美雯小姐,以及參與志工群提供本文所需資訊。 2019年ICOM京都大會期間,國際受難者紀念館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morial Museums in Rememb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