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public art

【博物之島新訊】思考歷史的N種方法:史博館「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特展

展覽藉由平板的互動提問,邀請觀眾分享自身對歷史的看法,並從投影螢幕中的文字雲看到不同觀點。(王郁鈞 攝影) 作者:王郁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歷史」存在於哪裡?是歷史課本、歷史老師、歷史學家或歷史博物館所言才是「歷史」嗎?如果讓你書寫「歷史」,你會以什麼方式記錄呢? 國立歷史博物館「(你+歷史)x 藝術 = ____? 『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特展(展期至2025年1月12日)也許能幫助你找到切入這些問題的方向。…

【博物之島新訊】相遇平宅記憶,「移動的自由」特展留存將消逝的社區故事

「移動的自由」展覽主視覺由洋蔥設計與安康平宅居民共同創作,拼貼居民的書法題字與文件,展現社區記憶。(明日製作所 提供) 作者:鄧皓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平宅」(平價住宅)為1960至70年代政府提供之社福措施,「安康平宅」為其中規模最大的區域,安置包括隨越戰輾轉來台的越棉寮難民;多年積累許多社會問題,飽受外界、甚至社區內部的汙名和偏見。 市府自2012年規劃將安康平宅階段性改建成「興隆公共住宅」,解決房舍老舊擁擠的問題,並試圖改變地方風氣。…

【博物之島新訊】打開多元的公眾參與方式!國立歷史博物館更新開幕

2024年史博館更新開幕,本次更新拆除原有的庭院圍籬,也回應該館「打開博物館」的更新概念。(黃淥 攝影) 作者:黃淥、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歷經五年的整建,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24年2月21日重新開幕。本次更新不僅在空間上除舊佈新,該館更重新挖掘自身歷史,以常設展與其首次執行的公共藝術計畫嘗試敞開歷史的詮釋權,而新加入的兒童創意共學空間也為史博館注入了活潑精神與活力! 公共藝術計畫邀請大眾一同想想歷史!…

【博物之島新訊】城市就是博物館,社區就是展間:Floating Museum如何打破機構圍籬?

作品《河流集會》(River Assembly)停靠芝加哥河岸進行展覽。(Floating Museum  提供) 作者:謝宇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博物館、偉人塑像這類主題,通常給人嚴肅沉重的印象,但芝加哥藝術團體Floating Museum透過別具創意的公眾活動,將歷史議題帶到芝加哥的各個社區展開討論,使藝術成為民眾參與對話與思辨的媒介。 Floating Museum 作品介紹 Floating Museum由藝術家Faheem Maj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