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從一碗飯,走進一座城──嘉義市立博物館「來嘉呷飯:嘉義火雞肉飯特展」 二月 19, 2025 展場設計以火雞肉飯店家招牌為主題焦點裝置。(陳佩歆 攝影) 作者:陳佩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談到嘉義美食,為何「火雞肉飯」總是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當大眾習慣將嘉義與火雞肉飯連結,嘉義人又吃出了什麼門道,進而形成獨特的城市記憶?…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思考歷史的N種方法:史博館「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特展 一月 5, 2025 展覽藉由平板的互動提問,邀請觀眾分享自身對歷史的看法,並從投影螢幕中的文字雲看到不同觀點。(王郁鈞 攝影) 作者:王郁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歷史」存在於哪裡?是歷史課本、歷史老師、歷史學家或歷史博物館所言才是「歷史」嗎?如果讓你書寫「歷史」,你會以什麼方式記錄呢? 國立歷史博物館「(你+歷史)x 藝術 = ____? 『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特展(展期至2025年1月12日)也許能幫助你找到切入這些問題的方向。…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今天、一年、一生」—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常設展間的沉浸敘事 十一月 30, 2024 「韓國人的一年」展廳中可見各個韓屋房間中投影著主人的生活痕跡,彷彿記憶重播。觀眾可搭配互動式展版,瞭解其中正進行的活動。(李文媛 攝影) 作者:林軒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 助理研究員)、高郁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 專案助理)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的生活都是如此度過的,未來也會如此。——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品味百年香氣的發展印記: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啡常好日子!」特展 十一月 13, 2024 展覽以1930年代的報刊插畫,呈現摩登男女在咖啡館享用冰咖啡的情景。(李文媛 攝影) 作者:李文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研究助理) 「上班,必須先喝咖啡。吃完午飯,一定要喝咖啡。與人見面時也會一起喝咖啡。我經常喝咖啡。」──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啡常好日子!」特展 位於首爾、與景福宮相連的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National Folk Museum of Korea)於2024年推出「啡常好日子!」特展(WHAT A Brew-TiFUL…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走進藝術遊樂園!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體驗藝術的多元想像 八月 28, 2024 「藝術健身房」特展,作品發想自健身器材,使觀眾可在其中伸展筋骨與作品互動。(蕭壠文化園區 提供) 作者:林育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座落於臺南市佳里區的蕭壠文化園區,是由舊糖廠建築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間,包含藝陣館及西拉雅平埔文化館、藝術家駐村空間,兒童藝術特展空間與圖書館等。 園區關注當地陣頭、西拉雅文化,例如「雲端香路.數位陣法:陣頭和他們的產地」常設展規劃系列藝陣文化體驗活動「蕭壠藝陣月—囝仔 ê…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裡的實驗室!荷蘭NEMO科學博物館動手玩科學 八月 23, 2024 「人類」展區,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藝術裝置《A Handstand》,骷髏雕塑以雙手倒立的姿勢鼓勵人們探索身體的各種可能,也象徵以不同角度觀看世界。(DigiDaan 攝影/NEMO科學博物館 提供) 作者:賴若欣 (荷蘭萊登大學考古學院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碩士生) …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探訪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八月 10, 2024 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是全球首座以展示微生物及相關知識為主題的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提供) 作者:林蔓娟 (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你看不到牠們,但牠們一直在這裡。牠們在你身上,也在你身體裡,你帶著超過十兆億個牠們在日常裡遊走。」——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官網 位於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微生物博物館(Artis…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走進明日世界的互動關鍵!柏林未來館的科技體驗 七月 18, 2024 協助發送互動手環的Pepper機器人。(©David von Becker,柏林未來館 提供) 作者:林家妤 Sharkie Lin(博物館規劃與策展工作者) 柏林未來館(Futurium)於2019年9月開幕,位置鄰近國會大廈與中央車站,致力於透過互動裝置、虛擬實境體驗等科技運用方式,結合未來議題的討論,帶領觀眾思考「我們想要如何生活?」(How do we want to live ?)。…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不一樣的主日學!華盛頓聖經博物館走進宗教經典的多元體驗 六月 14, 2024 聖經博物館「萬物歌唱」沉浸式展示第二幕,呈現由聖經發展的藝術表現形式。(CREATR公司 提供)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聖經對美國有著深遠的意義,並在其歷史與文化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新任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也包含手按聖經宣誓的慣例。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聖經博物館(Museum of the…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探索人體小宇宙: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更新 三月 6, 2024 走進展場,桌上展示了各類人體解剖模型,更有科教館經典的展品「透明人瑪莉」。(林琮穎 攝影) 作者:林琮穎(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謬思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