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挖掘被遺忘的名字:南科考古館「走向西拉雅族的原住民考古」特展 一月 2, 2025 展覽呈現西拉雅族青年參與考古行動的過程及心得。(張籃尹 攝影) 作者:張籃尹(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大員(臺南安平)登陸臺灣並建造熱蘭遮城,開啟在地原住民族與不同族群的相遇契機。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造就今日臺灣多元文化並蓄的生活輪廓。…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以變應萬變!博物館「變革力與堅韌性」國際研討會紀實 十二月 28, 2022 It’s time to change. (Photo by SomeDriftwood, flickr, CC BY-NC 2.0) 作者:李竺恩(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藝文工作者) 面對當代社會、環境、政治的急遽變動,博物館何以回應與調適變化帶來的衝擊,甚至從中發起新的變革行動?…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311復興的原動力—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展現支持復興的地方文化 五月 24, 2021 特展第一章「支持復興:地方文化的可能性」,介紹串連人與人互動關係的藝能活動。(呂怡屏 攝影) 作者:呂怡屏(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外來研究員)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災區重建和文化活動中經常聽到關鍵詞「人與人的連結」。歷經十年歲月,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以地方文化復振為切入點,帶領觀眾理解災後復興過程中人與人的連結。 …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延續文化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北海道愛努文化博物館與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的啟示 五月 5, 2021 多變的卑南大溪河道,流傳著引水英雄都古比斯的傳說,反映部落祖先的環境觀。(張至善 攝影) 作者/攝影:張至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感謝日本吉原秀喜先生提供詳細的資料與書信討論,吳立涵協助翻譯;博物館同仁林佳靜提供的資料與經驗分享、討論。…
Museums Link Asia-Pacific 【Museums Link Asia-Pacific】World’s First National Treasure Wedding – How Museums and Tribes… 十月 25, 2020 The four-sided wooden ancestral post at NTU Museum of Anthropology (photo by Fu Yu-cheng, Smalleyes Photography) Author: Wu Chia-Cheng (MA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n September 12 of 2015,…
主題專欄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世界首見的國寶婚禮及婚後?文物連結的博物館與部落關係 九月 25, 2019 位於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的四面木雕祖靈柱(小眼攝影 傅祐承) 世界首見的國寶婚禮及婚後?文物連結的博物館與部落關係 World’s First National Treasure Wedding and Aftermath? Artefacts Connecting Museum and T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