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在冥王星發現地與外星人相遇:美國羅威爾天文探索中心全新開幕 十二月 20, 2024 天文探索中心新增的科學互動展區為兒童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天文探索體驗。圖為軌道好奇區模擬操作航天器裝置的兒童觀眾。(Credit: Abe Snider /Lowell Observatory)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距離台積電鳳凰城廠北上約兩小時車程的旗桿市(Flagstaff)在2001年被命名為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暗空城市(Dark Sky…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走進藝術遊樂園!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體驗藝術的多元想像 八月 28, 2024 「藝術健身房」特展,作品發想自健身器材,使觀眾可在其中伸展筋骨與作品互動。(蕭壠文化園區 提供) 作者:林育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座落於臺南市佳里區的蕭壠文化園區,是由舊糖廠建築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間,包含藝陣館及西拉雅平埔文化館、藝術家駐村空間,兒童藝術特展空間與圖書館等。 園區關注當地陣頭、西拉雅文化,例如「雲端香路.數位陣法:陣頭和他們的產地」常設展規劃系列藝陣文化體驗活動「蕭壠藝陣月—囝仔 ê…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裡的實驗室!荷蘭NEMO科學博物館動手玩科學 八月 23, 2024 「人類」展區,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藝術裝置《A Handstand》,骷髏雕塑以雙手倒立的姿勢鼓勵人們探索身體的各種可能,也象徵以不同角度觀看世界。(DigiDaan 攝影/NEMO科學博物館 提供) 作者:賴若欣 (荷蘭萊登大學考古學院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碩士生) …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探索「創作」中的生活記憶!國美館兒藝基地全新教育展 八月 17, 2024 展覽結合「小線索」學習單,帶領兒童從「創作」的角度認識作品,為4至12歲的兒童觀眾提供體驗藝術的多元方法。(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作者:莊棨惟(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藝術文字工作者) 國美館兒童藝術基地於2024年7月6日推出全新教育展《「我記得……」:關於記憶與想像的拼貼》(展期至2025年6月15日)。展覽以鄰里街廓、家庭及遊戲空間等主題出發,連結兒童的日常經驗與記憶,包含四個展區:「記憶中的氣味」、「日常風景」、「家的形狀」、「並置的遊戲」。…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厭世代中的博物館溝通媒介,以故宮南院Threads為例 七月 4, 2024 故宮南院為臺灣首個進軍Threads博物館所。然而,許多世界大館早已進軍該平臺,以拓展新的博物館觀眾。(羅楷盛 攝影) 作者:羅楷盛(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召喚逝者的名字: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教育使命 四月 29, 2024 2016年美國東高中的學生參觀該館常設展(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在博物館跑!跳!碰!與Young V&A一同探索創造力的多元想像 三月 30, 2024 Young V&A「想像」展廳,該館於2023年7月更新開幕,常設展為免費參觀,另有需購買門票的主題特展空間。(© David Parry, Young V&A 提供) 作者:謝佳均(文化部國內外資訊專區執行編輯) 歷時三年大規模整修,位於東倫敦的Young V&A於2023年7月開幕。該館前身為V&A兒童博物館(V&A Museum of Childhood),而重新命名為Young…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丹佛美術館以藝術創意活動打造熟齡友善的學習樂園! 二月 27, 2024 「手邊藝術」學習盒中的創作活動,將藝術活動帶到年長者身邊。(Images © and courtesy of the Denver Art Museum.) 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六十歲以上成年人約有14%患有精神障礙,其中孤獨和社會孤立是兩大影響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臺灣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在每五個人就有一位年滿六十五歲的社會環境下,博物館界該如何因應? 貼近年長者的需要,從認識「衰老」開始!…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博物館的親子時光: 德國藝術類展廳自導學習資源使用觀察 一月 23, 2024 日耳曼國家博物館設計「口袋遊戲」展廳自導資源,親子觀眾可隨身攜帶至展場探索學習。(劉君祺 攝影) 作者:劉君祺(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服務處 助理研究員)…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大人練習聽、小孩練習說: 不只是YES or No的「兒童參與」博物館 一月 10, 2024 在博物館中,如果能有更多的成人將兒童當作共創夥伴,將為博物館實踐、博物館學帶來新的觀點(圖片提供: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 作者:王惇蕙(自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