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看見世界屋脊的遺世風光—印度拉達克的博物館計畫

Seeing Legacy of World Roof: Open Museum Project in Ladakh, India

作者/照片:Manvi Seth(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院長暨博物館學系主任)
編輯:田偲妤

*本文編譯自Manvi Seth教授2019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演講

 

快速變化的世界,何去何從的博物館

社會文化正以驚人的速度變遷中,而這正困擾著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在今日的地球村,大家因為資訊爆炸而緊密連結,也為了因應都市化而一起努力邁進,但我們不得不注意發展中國家的變化,尤其是印度,這個變化迫使博物館專業人士發展出新字彙、多樣化術語、新鮮的方式、切合的策略,以及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博物館需要實驗更多由社區(譯註:community也可翻譯為社群、共同體,未必指常見的住宅型社區)主導的計畫。本文將分享正在印度拉達克進行的社區主導博物館計畫,改變我們對於博物館的既定印象,討論迫切進行的原因,以及與社區接觸的挑戰與方法。隨著計畫逐漸欣欣向榮,這種「公眾參與」的博物館經驗將帶給我們許多啟發。

 

百變印度,唯一不變的是?

當今的印度擁有13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富含多元文化的社會。以地理條件來看,印度是第七大的國家,廣納32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含29個州及7個聯邦屬地。印度共有22種主要語言,使用13種文字系統,多達720種方言。自18至20世紀中,印度為大英帝國統治,最終於1947年宣布獨立。印度文明可追溯至5千多年前,多元文化、多元民族與多元宗教等元素,導致印度擁有最多樣化的文化,是文化傳統延續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

人類是文化的物種,在印度漫長且動盪的歷史中,多元文化的發展是唯一不變的事情。文化的發展是持續進行與形成的動態事物,可以從實體的手稿、紀念碑、繪畫、雕塑、偶像、紡織品、建築形態、柴米油鹽等形式展現,更可以無形的方式體現,例如:歌曲、舞蹈、儀式、習俗、傳說、謎語、天干地支、節日等。

今日的印度已有1000家博物館,然而博物館在印度是代表殖民主義的外來場域,目前印度的博物館都著重於脫離西方殖民的影響,以更貼近印度人民所需。過去幾十年來,印度的博物館不論在數量或類型上都有顯著成長,私人收藏已常見於博物館,許多古貴族的博物館也開放參觀,私人企業紛紛開設檔案展示室和博物館,社區博物館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更多的當代博物館現正開放中。

作為發展最快速的經濟體,印度的都市化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進行著。有趣的是,儘管有著世界上最早執行的都市規劃與都市文化,但隨著每段歷史的更迭,城鄉差距越趨懸殊,預計到了2050年,都市人口將增加一倍,而鄉村人口則將大幅減少。印度擁有許多獨特的部落、社區、空間與文化,各自存在多元的生活方式,每個社區都是集合了文化藝術的綠洲和知識庫,如今卻面臨都市化、全球化等同化力量的進逼。

 

現代因素帶來的挑戰—深入遺世獨立的拉達克

印度於2005年正式批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目前共有1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名錄。印度文化部自2013年至2014年起推行「保護印度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傳統活動」,主要目的為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能見度,以利於有系統地保護並宣揚其價值。

其中一個研究田野為拉達克,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拉達克面積為8萬7千平方公里,人口僅有27萬4千人,是印度人口最稀少的地區。拉達克主要有兩個行政區—列城(Leh)、卡爾吉爾(Kargil),兩地的宗教信仰主要以藏傳佛教(列城)與伊斯蘭教(卡爾吉爾)為主,其中也有少數的印度教、基督教與錫克教徒。拉達克的地勢險峻,使其長期與世隔絕,直到近期才開始與外界往來,導致其文化長期與現代化脫離。

事實上,拉達克也有輝煌的過去,它曾位於古老的貿易路線上,數百年來許多商隊在這條古道上運送香料、絲綢、地毯、麻醉藥等貨物。在印度獨立前,曾有外國探險家以文字和照片記錄此地,但在獨立後的幾十年間,該地區卻被嚴禁通行。直到1991年,人們才能通過馬列公路直達拉達克。在21世紀的前十年,這條公路頗受外國旅客青睞,每年6月至10月是當地的旅遊旺季,大批遊客帶來大量車流,改變了拉達克的風貌。

提克西寺(Thiksey Gompa)位於拉達克列城以東19公里、海拔3600公尺的山巔上,為當地的藏傳佛教信仰中心。

 

印度拉達克的博物館計畫

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National Museum Institute, India)執行計畫的最初設想很單純,我們想與當地居民一起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已慢慢發展成博物館從業者和社區的培訓計畫、博物館走進村莊、社區傳統技藝研習會,文化遺產記錄也逐漸包含:藏曆新年、嘛呢牆上的石雕、佛教誦經、紡織技術、傳統娃娃製作、帳篷製作等,希望讓沒去過博物館的居民認可博物館的影響力。以下將介紹我們在拉達克執行的計畫。

記錄拉達克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田野資料蒐集

田野資料蒐集包括:村莊歷史、人口統計、考古遺跡、動物在生活中的角色等,我們在拉達克的資料蒐集策略是與當地居民保持緊密聯繫,包含:村長(地方望族)、地方議員、喇嘛,以及安排與婦女團體的會議,會議通常在晚餐後舉行,村裡的女性會齊聚一堂,確認我們做的事情對村莊有益。

藉由與村長、地方議員、喇嘛及婦女團體保持緊密聯繫,以蒐集田野資料,並確保工作有益於村莊。

 

  • 社區傳統技藝研習會

社區居民建議我們,讓他們直接參與記錄,因為若要真實地記錄在地文化,像是紡織技法或傳統音樂,就一定要在最自然的狀態中捕捉,首先著重對社區有用且最迫切需要記錄的文化。舉例來說,遊牧民族擔心他們的孩子不會用傳統方式搭帳篷,所以希望我們替這個主題辦一場研討會。另外,Gya村則要求我們舉辦傳統音樂研習會,最後我們辦了基礎與進階的研習會,現在他們已經可以自己演奏音樂,不用特別到外地找樂師。

傳統音樂研習會,村民熟習音樂演奏技藝後,不但可傳承傳統文化,也可省下請外地樂師的時間金錢。

 

  • 博物館走進村莊

博物館走進村莊活動是希望讓沒有去過博物館的民眾認識博物館,當中最重要的是,讓民眾深刻感受到博物館是保存他們文化的地方。在拉達克我們所能接觸最遙遠的村莊中,在年長者與年輕人之間,我們見證了改變的開端。我們在Gya村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習會,讓年輕人向年長者請教傳統生活、儀式及習俗,也實際學習手工藝技術。

年輕人向年長者請教傳統生活、儀式及習俗

 

我們想要一間自己的博物館

目前我們正處於至關重要的階段,希望在拉達克兩個村莊設立博物館。這樣的構想出自記錄、討論、做素材的過程中,大家開始拿出在過去很有代表性的物件,作為歷史考究的證據,比較現在和過去的不同,有些物件是年輕人都沒見過的。Gya村與Kargyam地區的遊牧民族都傳達他們想要一間小型博物館的願望,他們希望為自己的文化盡最大的努力,去記錄並保存一切。

如果你有機會造訪拉達克,你會驚訝於村莊裡幾乎沒有商店,居民自給自足,仰賴大自然與動物的賜予,且與之和諧共處,但他們卻需要一間博物館!很有趣的轉變是,計畫目標原是希望由我們引導社區認識博物館,但現在引導整個計畫的反而是社區!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機制、平台或場域,讓社區居民有機會保存、記錄、思考、表現與詮釋自己,這樣的參與式博物館不僅張開雙手擁抱觀眾,更重要的是擁有彼此。

紡織技藝記錄
藏曆新年(Losar)記錄

 

博物館不應被大眾消費

博物館可以在鄉下或城市,可以常規運作也可以很新潮,但最關鍵的是,從一開始就要讓社區居民參與。最理想的情況是,民眾在接收到博物館要傳達的想法前,對於博物館的重要性先有認知。這不是生態博物館,也不是要讓任何人或地方被博物館化,當地人與他們的社區博物館不應被大眾消費。

任何地方的自然、文化遺產都是獨一無二的,過程中可能經歷轉變,但任何失去的片段就再也無法挽回。無論是在鄉村或城市中的博物館,其價值不只是保存有形館藏的場域,而是連結年輕族群與其身分認同、激起文化議題的對話、提供理解與引導文化變革的機制。

 

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