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川普在競選美國總統期間所發之女性歧視言論引起其就任後的女權大遊行,全美及世界各地共有數百個城市串連舉行,遊行參與人士穿戴粉紅針織帽Pussyhat 作為運動認同的符碼,其中一頂樣本帽成為2014年便開始進行即刻蒐藏的倫敦V&A博物館館藏之一。
作者: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近20年來,快速回應收藏(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成為博物館發展新趨勢。如紐約歷史協會(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在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至現場收集相關物件、組織歷史小隊(history brigade)到各大型抗爭現場收集物件。2014年非裔美國青年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遭白人警員射殺,成為#BlackLivesMatter運動[1]浪潮的關注焦點,非裔美國人歷史與文化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在當時尚在籌備階段,距後來真正的開幕時間還有兩年,仍動員策展人至社運抗爭現場作觀察與收藏。
快速回應展(Rapid-Response Exhibits)隨之興起,博物館利用當代物件紀錄並反映當下重要事件,陳述剛發生的故事,回應爭議性社會正義議題與事件。如美國的新南方萊文博物館(Levine Museum of the New South),策展人Brenda Tindal 與學術界、社區合作,以另一名被美國警方槍殺的非裔男子史考特(Keith Lamont Scott)事件為主題,用3個月的時間策畫“K(NO)W Justice, K(NO)W Peace”展,提供觀眾療癒和思考的空間。而國內由多所館所一起進行的「為明日收藏」、近日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上檔的「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都是即刻收藏與即刻回應展的實踐,透過對當代物件的研究與展示,討論博物館、社會、個人在當代議題的關係與互動。
藉由快速回應展覽,博物館能省思說什麼故事、怎麼說故事;博物館也能創造機會,接觸到更廣闊的觀眾群,進而引發更多的討論與反思。
資訊來源:
- Next City (2019.5.15), Elizabeth Pandolfi, How Rapid-Response Exhibits Are Changing the Way Museums Engage Their Communities
-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4.8.15) 密蘇里警察槍殺黑人少年事件引發抗議
-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4.7.11) 充滿政治意味的物品擴展收藏邊界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
- 首圖來源
延伸閱讀:
-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 (2018.11.24) Museums are curating an era of social movements in real time
- The New York Times (2018.6.18) Alex Marshall, Posters, Banners, Boarding Passes: Museums Try to Get a Head Start on History
- The New York Times (2017.10.1) Graham Bowley, In an Era of Strife, Museums Collect History as It Happens
- The New York Times (2014.7.6) Rachel Donadio, A History of the Now, Found in Politically Charged Objects
- Victoria and Alberts Museum, 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
[1] #BlackLivesMatter 或譯「黑人的性命(亦)要緊」、「黑人的命也是命」,為反種族差別待遇,特別是執法、司法系統造成生命代價的不公義而發起的運動。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