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以事實說明真相 #Day of Facts 美國博物館發起的社群媒體行動

撰文:王雅璇 (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2017年2月17日由兩位博物館專家Mara KurlandskyAlli Hartley,在社群媒體發起「事實之日」(Day of Facts) 行動,包括美國和其他13個國家,約有270個博物館、圖書館、科學中心等文化機構共同參與,此行動透過使用「#DayofFacts」標籤在Twitter、Facebook等社群媒體上分享重要與客觀的事實,關心移民、難民、媒體素養、LGBTQ與氣候變遷等重要社會議題,向公眾保證它們仍是值得公眾信任的知識來源。

此項活動源於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 風波*,這些參與的公共機構希望喚起社會深刻自省,倡議人們應基於證據、事實、邏輯推理來定義客觀真相,而非僅憑情緒性的感知。美國The Newberry Library聲明:「文化機構應致力讓事實和可驗證訊息在另類事實時代呈現全新的價值」,華盛頓郵報訪問發起人之一Alli Hartley,她說:「我們以事實說明當前真相」,一語道出社群媒體時代,真實宛如戰場,博物館若自我期許非為凍結於時空的機構,則必須找回行動的可能性,秉持傳遞真實的使命,發揮社會影響力。

相關議題的討論熱度持續增溫,著名線上辭典Dictionary.com選出「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 為2018年年度選字,並另外強調「錯誤資訊」與「假資訊」(disinformation) 間的差異。假資訊是「故意誤導或具偏見的訊息;操縱敘事;政治宣傳」;錯誤資訊則為人們不知不覺中誤傳的錯誤訊息。然無論是否有意傳播,錯誤或虛假訊息經誤信並傳播,便形成造謠。各社群媒體上每一個體皆具備分享訊息的能力,非線性、廣大、快速的水平連結傳播力挑戰觀者的自覺與洞察力。

美國The Field Museum拍攝短片響應#DayOfFacts,片尾結語道:「這裡(博物館)永遠歡迎事實,也歡迎你。」單座博物館也許難以改變世界,但每座博物館都能建造一個溝通的領域,進而促進理性公民社會,古老又忠誠於真實物件的博物館不僅提供單純的知識,也歡迎觀眾共同思考與關愛世界。

 

關鍵詞:事實之日、錯誤資訊、假資訊、另類事實、媒體識讀
Keyword: #DayofFacts, misinformation, disinformation, alternative facts, media literacy


*「另類事實」一詞起因於美國總統就職典禮風波,前白宮新聞秘書長Sean Spicer聲稱美國總統川普的就職典禮為「史上最多觀眾見證的就職典禮」,但這項說法與當日的市區交通、空拍照片與影片等數據不符,川普的顧問 Kellyanne Conway之後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上受訪,主持人Chuck Todd提問為何白宮新聞秘書會說出一個謊言,Conway則辯護Spicer是提供一個「另類事實」而非謊言,爾後此用詞迅速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熱潮。詳NBC 2017年1月22日節目內容


資訊來源:
更多: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