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為什麼故事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要?

撰文: 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故事,是人們最常使用的溝通方式:繪本、舞蹈、圖像、音樂等,都是故事呈現於世人眼前的方式。過往許多學者指出,故事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文化理解、性別角色。閱讀故事,促進孩子發展讀寫能力,也傳遞了信念 (beliefs)、價值 (values)、態度(attitudes)、社會規範(social norms)。

故事「如何」形塑孩子對真實世界的認知?Peggy Albers 提出3點:

  • 傳遞性別觀點

研究指出,孩子在5歲前會發展出性別、種族等認同,5歲前讀的故事,裡面的文字、圖像,都將影響他們對性別的觀點,並且難以改變。Albers接續這個研究,以3年級的孩子為對象,用6週的時間閱讀和討論不同故事中男性、女性的角色,請孩子把今日兩性實際狀況填入、重新書寫- 比方說,女性可以出外遊玩或工作等。接著,讓女生和男生分別猜測並畫出彼此有興趣的事情,結果仍不脫性別刻板印象- 男生認為,女生想當住在城堡的公主,等待騎著龍的男性搭救;女生認為,男生喜歡在戶外活動,適合當運動家、冒險家等。

  • 採取實際行動

故事可以影響孩子對世界各地人、事、物的觀點,也可以讓孩子採取行動,造成改變。Kathy Short曾讓200個5年級的孩子閱讀有關人權的書籍,深受感動的孩子們,即使小小年紀,亦開始思考如何為社區、學校帶來改變。

令他們深受激勵的故事,是兒童人權鬥士 Iqbal Masih 的真實生命經驗(他在12歲遇害身亡)。孩子透過故事,思考人權迫害、缺糧飢荒等議題,並創造了社區小農田,提供當地食物銀行使用。

  • 建構跨文化視角

今日,世界多元性透過各種形式的媒體,融入人們的生活。當孩子閱讀其他國家孩子的故事,如 Iqbal Masih,他們會從中獲得新的觀點,也能連結當地脈絡思考。

故事可以影響孩子對世界各地人、事、物的觀點,也可以讓孩子採取行動,造成改變。Photo by anwar siak (via flickr; CC BY 2.0)

在臺灣,許多博物館、美術館皆以出版品傳達相關知識,讓孩子對藝術家、藏品等有所認識,或藉出版品傳遞價值,如近年國家人權博物館所提「人權繪本建議書單」- 面對較為陌生的人權議題,繪本可為孩子的媒介,引發後續思考和行動。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