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博物館如何面對困難歷史和人權議題

Prof. David Flemiing 來台演講

塞拉耶佛的1992-1995危害人類與種族滅絕罪行博物館館藏照,兒童兵穿著紙板上戰場。
現代博物館所面對的公共議題越來越多樣和更具挑戰性,如何呈現困難的歷史和人權議題正考驗著博物館的社會責任。

撰文: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現於利物浦 Hope 大學任教,同時也擔任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 (FIHRM) 主席的英國學者 David Fleming 於2018年10月訪台,針對博物館與城市發展、公共參與、人權議題等進行兩場公開演講。他談到博物館在面對商業活動的操守、身處社交媒體時代注意力之競爭、典藏品之註銷、經費減縮、志工任用、環境污染與可持續發展、對多元宗教、性別、種族等保持尊重等各種挑戰,而在親近多元的群眾的同時,博物館亦須堅持專業與倫理,以免隨波逐流。在博物館面對困難記憶議題上,Fleming 教授以莫斯科、克羅埃西亞的 Zagreb、烏克蘭的基輔 (Kiev)、喬治亞共和國的第比利斯 (Tbilisi)、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 (Belfast)、波士尼亞的塞拉耶佛 (Sarajevo)、巴西的聖保羅 (San Paulo) 與台北等地之案例,說明各地博物館處理困難歷史的方式。他持續關注台灣博物館界推動人權的工作,並期盼台灣成為亞太地區伸張人權的楷模。

另外在博物館、城市發展與公眾參與議題上,Fleming 教授則是藉英國的赫爾 (Hull)、新堡 (Newcastle upon Tyne) 及利物浦等案例,如何透過博物館引領觀眾從居民經驗視角重新認識城市的歷史。

為了實踐公義,博物館必須勇於力排眾議,作為文化機構,當代博物館已經無法在社會爭議中獨善其身,假裝人類的生活只需要單純欣賞美或保持好奇心,而必須擔負起社會責任,透過文化活動推動弱勢群體的賦權、提供發聲的平台。

烏克蘭大饑荒 (Holodomor) 受害者紀念館,以子彈殼代表死者人數。
Prof. Fleming於第八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

 

關鍵辭:難言歷史/創傷記憶、人權、城市博物館、賦權、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
Keywords: difficult memories, human rights, city museum, empowerment, FIHRM


相關資訊:
延伸閱讀:

MuseumNext (2016)  In Conversation With David Fleming, Museum Director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