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新訊】「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 跨國合作的人權教育新篇章

撰文/攝影:田偲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是國內少數處理「性別」議題的人權博物館,長期為二次大戰受迫害的慰安婦發聲,致力於改善女性的生活處境,治療其受創的身心靈。2018年「阿嬤家」更與荷蘭「安妮之家博物館」合作,推出「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特展,藉由安妮與慰安婦阿嬤的故事,敘述二戰期間錯誤的政策與社會歧視對人權的迫害,並引導觀眾思考如何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觀眾可推開隱藏密室的書櫃,踩在嘎吱作響的木地板上,體驗安妮小心翼翼躲藏在密室的情境。也可以鑽進小小的隔間閱讀安妮的日記,一窺密室生活樣貌、少女的煩惱、安妮對自身的期許和未來的夢想。或者觀看安妮與慰安婦阿嬤的紀錄片,反思面對歧視與傷害的應對之道。

踩在嘎吱作響的木地板上,鑽入小隔間閱讀日記,體驗安妮藏身閣樓的情景。

這場跨國合作的人權教育計畫,提供一處反省歷史、凝聚民族情感、建構認同與集體意識的場域(陳佳利,2007)。引導觀眾發揮同理心,站在受害者、加害者、旁觀者的立場,體會戰爭與歧視對某些族群的傷害,讓人權教育得以更多元、更深刻的方式在台灣扎根。

人權博物館不以威權主導的歷史敘事為主體,而是藉由體驗不同個體的生命歷程,召喚人性的悲憫與同理,學習相互尊重及包容異己。藉由與荷蘭「安妮之家博物館」交流合作,不僅可讓女性人權再度獲得重視,也有助於擴展人權教育的視野,思考如何透過博物館場域處理以下議題:如何治療倖存者及其家屬受創的心靈、爭取過去被忽視的權益?如何將受難者與倖存者的故事化為代代相傳的襲產?如何透過有效的展示設計向不同觀眾進行人權教育?如何將觀眾帶入創傷歷史卻不帶著創傷離去?

關鍵字:人權教育、公眾歷史、集體記憶
Keyword: Human Right, Public History, Collective Memory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