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倫敦的設計博物館2010年舉辦「可持續的未來」(Sustainable Futures)特展,展示設計在城市、能源、經濟、物質、食物等方面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可能 (攝影/ Luke Hayes)
撰文: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全球人口目前每年消耗相當於1.6個地球的資源,博物館作為保存歷史、放眼未來的非營利永久性機構,在氣候變化、地球資源日益短缺的當代,永續發展成為博物館必須思考的課題。「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又譯永續性)係指平衡環境、社會、經濟三方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1980年「國際自然暨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於「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支持下所發布之「世界自然保護大綱」將「可持續發展」提升至國際合作的層面。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專案報告,首度於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提升至全球,呼籲各國關注環保議題。1992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在巴西里約召開,155個國家簽署《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顯示國際間合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此後各政府推出資源節約措施,例如:日本2004年提出3R廢棄物管理策略—減少使用、重覆使用、循環再造 (Reduce, Reuse, Recycle)。
2015年聯合國一致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具體訂定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17 SDGs),全體195個成員國簽署《巴黎協定》,訂立明確的減排目標。表明各國領袖決心在世界各地消除貧困與饑餓;消除國內和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建立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會;保護人權和促進性別平等,增強婦女和女童的權能;永久保護地球及其自然資源。亦決心創造條件以實現可持續、包容和持久的經濟增長,讓所有人分享繁榮並擁有體面工作,同時顧及各國不同的發展程度和能力。2017年於科學中心世界高峰會(SCWS)發表《東京宣言》,作為全球科學中心及科學博物館響應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依據。
博物館界的環保的風潮則由21世紀開展,各地的博物館協會成為博物館永續的主要推手。2003年澳洲博物館協會(Museums Australia)編寫《永續發展:博物館及美術館政策與實踐指南》; 2013年美國博物館聯盟 (AAM) 推出《綠色博物館約章》(Green Museum Accord),並於2014年每年頒發「可持續發展卓越獎」(Sustainability Excellence Award, SEA)予美國境內表現出色的館所。英國博物館協會 (MA) 及澳洲博物館及畫廊協會 (Museums Galleries Australia) 亦推動博物館綠化計畫,並進行研究調查、整理相關專題文章及提供參考案例,以鼓各館實踐環保。昆士蘭博物館及畫廊協會 (Museums & Galleries Queensland) 則推出聰明管理者 (Clever Custodians) 計畫,提供針對性的線上資源,倡導中小型館在行為、建築、環境、照明、展示、設備等方面提高能源效率。
比起網路平台更直接的方式,是透過館際經驗分享,集思廣益、激盪博物館環保新思維。2010 年歐洲登錄員會議 (European Registrars Conference) 以Bein’ Green為主題,讓來自歐州各地的與會者展示所屬館所的綠化策略,進行環保方案競賽,最終由英國的泰特美術館 (Tate) 的隔間板方案勝出。Tate以金屬架支撐木板構成「牆壁」代替傳統展櫃,可重覆使用的隔間板能因應每次特展的空間需求靈活分隔展廳,視覺效果幾可亂真,也能確保藝術作品展示的安全性。其餘三個入選方案包括:綠色博物館建築規劃、可控制微氣候以及重覆利用的展品運送木條箱、展示架流通平台,類似的地區及國際性交流,有助啟發各館找出合適自身條件的環保措施。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作為全球博物館界的代表,致力建立協作網絡,促進博物館以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2018年成立「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Sustainability),以協助 ICOM及其成員博物館思考如何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巴黎協定》。冀博物館通過氣候變化教育及倡導社區賦權以提高公眾意識,並支持研究、知識生產及資訊傳播,從而實現社會正義及公平的經濟交流,以確保地球環境安全宜居為長遠目標,工作小組將於2019年日本京都舉行的第25屆ICOM會議上提出相關建議。此外,ICOM 亦透過年度活動推廣環保,201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以「可持續社會」(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為主軸,強調博物館在永續議題上的關鍵角色; ICOM國際城市博物館典藏及活動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lle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Museums of Cities, CAMOC) 2018年6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年會以「城市博物館的未來」為主題,探討城市與博物館的永續議題。
隨著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從傳統的典藏研究功能,轉為以展示教育為主,特展的舉辦日益頻繁,運輸、佈、拆展往往造成資源損耗。要成功落實可持續的理想應的每個流程著手,並因應各館的條件調整準則,訂立長遠可行的作業模式,促進取之有道、物盡其用、減少廢棄、善用資源的良性循環。英國PLB展示設計公司 (PLB Projects Ltd) 提出「可持續展示循環」,建議從展覽籌備開始便把環保納入考量,包括盡量選用可復原重用的展場佈置物料 ; 按展品的特性選擇安全簡便、節能減碳的包裝物料及押運方式 ; 展覽期間妥當使用與維護 ; 並在展覽結束後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減少及妥善處理棄置物。
作為知識的啟發者及社會發展的領航者,博物館應帶領民眾改變以往的對環境造成破壞的生活模式,並積極捍衛人與自然物種的生存權利,舉辦主題特展為主要策略之一。英國設計博物館 (Design Museum) 2010年策劃「可持續的未來(Sustainable Futures)」,展覽分為五個單元:城市、能源與經濟、物質性、糧物、創意公民,透過原型、樣品、產品及影片展現前瞻未來的設計概念,並探討當代設計師角色的轉變。推動環境教育以科學博物館尤其顯著,香港中文大學2013年成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採用多媒體互動覽延結合展伸活動,如校園生態導賞、綠化設施參觀、「升級再造」工作坊等,鼓勵參與減碳行動及實踐綠色生活。臺灣方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近年製作批判空氣污染問題的特展,包括2014年調查彰化六輕石化廠汙染危害村民健康的「南風攝影展:台西村的故事」 ; 以及2018年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的「島嶼浮塵 PM2.5視界」,從科學研究出發,融入藝術創作的表達,反思公共空間呼吸權利,呼籲觀眾將知識轉化為行動。
推動可持續發展社會未來發展的不容忽視的趨勢,亦可作為推廣教育的一環,期待未來有更多博物館能在提高環保意識方面的擔當示範角色。誠然,環境友善業務涉及資源分配、人員編制、改變固有思維和習慣等,無論是國內外博物館,要有效推動不能單靠個別館員的熱心,管理階層必須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推動各種展⽰和活動的必要考量,訂立明確可行的原則,融入館的發展政策,才能為各部門推動提供誘因。
關鍵字:氣候變遷、環保、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博物館調查、聯合國、綠化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Eco-friendl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eum Survey, UN, Going green
延伸閱讀
- AAM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 blog (2018.10.1) The Future is Climate
- ICOM News (2018.9.11) ICOM establishes new working group on sustainability
- 賴瑛瑛 (2015),永續社會中的博物館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