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移民與其落腳城市」參與紀實

ICOM-CAMOC 2018法蘭克福年會會前工作坊

撰文:袁緒文 (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成立於2005的「ICOM-城市博物館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lle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Museums of Cities, 以下簡稱CAMOC) 是以城市中的博物館與民眾互動暨因應當代社會潮流所發展之相對應之議題研究、教育活動與座談、典藏與展示為主題之委員會。CAMOC認為不論何種形式的博物館均同時可自視為「城市博物館」,並從自身主題出發,隨時檢視加強關注博物館是否與所在之城市與當地居民從過去歷史、現在與未來的緊密互動。CAMOC年會為博物館界對城市文化生活之議題有興趣之各領域專家等提供一處共同討論交流知識與想法的跨國界專業平台。

2018法蘭克福年會主題為:「城市博物館的未來」(The Future of Museums of Cities),目標是要分享全球城市博物館的知識並分享與討論城市博物館的狀況,包含城市博物館現在和未來的展演與民眾互動模式及其定義。CAMOC除關注城市博物館與在地居民互動的議題之外,過去三年來以Migration: Cities | (im)migration and arrival cities (移民:城市 | 移民與其落腳城市) 為主題進行會前工作坊 (Pre-Conference Workshop)。此案是 ICOM下的特別計畫,由 CAMOC、區域博物館委員會 (ICOM-ICR)、聯邦博物館協會 (Commonwealth Association of Museums, or CAM,ICOM的合作組織) 共同執行之三年專案。

筆者本次以國立臺灣博物館於2014年開始的新住民服務大使暨文化平權計畫為主軸,搭配影片與專案執行成效並以「在博物館創造多元文化(移民)與城市對話的空間-國立臺灣博物館新住民服務大使計畫」(Creat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s between the City and Immigrants- Immigrant Docent Projects in National Taiwan Museum) 為主題,於6月2日舉行的會前工作坊進行20分鐘的發表。

ICOM-CAMOC 2018 會前工作坊「移民:城市 | 移民與其落腳城市」(Migration: Cities | (im)migration and arrival cities) 探討近一世紀來歐洲所面臨的移/難民議題及其所帶入城市中對在地文化的衝擊與改變。全球化的遷移早已於上世紀大規模的進行並持續至今。三年計畫的工作坊核心概念為,在政治之外,城市中的博物館則應責無旁貸肩負起社會教育、文化平權、多元參與的責任,讓在地世居多年的民眾* 認識並接納近20年來的新移民,更要去「真正的看見」身分地位更敏感與尷尬的難民,並達成共榮共生與相互尊重、理解與認識彼此之文化與社會處境。CAMOC不斷呼籲不論身為何種主題的博物館,都有責任因應城市中族群多樣性所面對的議題進而規劃、設計、策畫相關之展示與活動,並讓移民/難民可參與其中甚至擔任主述者,進一步讓在地民眾與移/難民可有更多的互動、接觸以及理解。由文化部支持的臺博館新住民服務大使暨文化平權計畫也因此於今年受邀於現場發表相關成果。

本次工作坊分享的博物館來自英國、UNESCO、荷蘭、德國、義大利、臺灣與法國分享博物館於城市中透過移民物件之典藏展示、真人圖書館、移民講述故鄉事、或是透過移民集體書寫、歌唱、藝術表現等模式,透過博物館的空間建立在地居民與移民在文化、語言及社會議題上進行互相溝通的橋樑,更有甚者,邀請移民與第二代一起重新詮釋其身分以及對於社會的期許。

筆者於本次工作坊會中得知,歐洲並不知道在亞洲的臺灣擁有大量的穆斯林族群,因此對於本館從2014年與在臺穆斯林社群合作辦理之「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以及2017年與移民工社群共同策畫的「南洋味.家鄉味特展」到各種由移民工社群主導的各類教育活動等,都相當重視。而臺博館培訓新移民擔任母語導覽員,並鼓勵移民穿著母國傳統服裝 (Cultural Identity) 進入博物館參訪,也是對於歐洲的博物館來說,較少嘗試的區塊。

2014年於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的「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神聖空間」展區  ©國立臺灣博物館
民眾在「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體驗傳統伊斯蘭服飾,並在印有清真寺大圖輸出的展區拍照留念 (2014)
印尼籍新住民為同鄉進行母語導覽 (2017)
越南籍新住民為越南學生團體進行導覽 (2017)

而從歐洲的博物館經驗中,歐洲博物館擅長邀請移民或具爭議的抗爭議題進入博物館發聲並以展示、劇場、工作坊的方式呈現;同時,歐洲博物館也會計畫性地進入移民社區針對目標群眾進行關懷、支持、並於社區現場進行相關議題之講座與課程。

筆者期許自身未來在進行移民工文化平權業務上,也逐漸以「走出博物館」,並辦理更多第一線與移民工社群互動的規劃,讓多元族群的臺灣社會透過深入各地移民社群的臺博館更增進對臺灣歷史與文化的認同,也透過這樣的企劃所累積的互動成果,能在博物館以展示、座談或成果發表會的方式更真實地 (Authentically) 展現在臺灣的新住民與移工所代表的豐富多彩的東南亞文化。


* 他們有大部份其實本身也是上一到三個世紀前的移民,透過『離散/ Diaspora』的過程來到歐洲各地。

 

更多資訊:

本次會前工作坊各場次詳細內容,均可於該專頁中點閱,並可掃描下列QR Code觀賞會前工作坊之各場次的影片。

 

「移民與城市博物館」專案計畫及網絡平台建立

講者:Ms. Nicole van Dijk/ CAMOC 副主席

博物館改變生命? 多元社群區域博物館的重要

講者:Ms. Emma Winch/ 英國倫敦哈克尼博物館 (Hackney Museum) 學習中心主任

趨勢、挑戰與主題:城市博物館常見的移民策略

講者:Ms. Smaro Skoulikidiss/ UNESCO剛果民主共和國維持和平特派團

在博物館參與式的活動中重新放置移民與女性的位置

講者:Ms. Elif Çiğdem Artan/ 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 Bibliothek der Generationen (Library of the Generations) 的專案策展人

羅馬博物館的案例研究「移民的眼睛和記憶」特展

講者:Ms. Claudia Pecoraro & Ms.Gloria Romanello「羅馬博物館-移民的眼睛和記憶」專案策展人

博物館與民眾思考運動

講者: Dr. Donald Hyslop / Tate Museum Turnbine Hall 專案策展人

如何將移民故事放入博物館

講者:Ms. Andrea Delaplace/ 法國國家移民史博物館

創造多元族群對話的空間-以國立臺灣博物館新住民服務大使為例

講者:筆者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 (2018.12.11) 袁緒文,【投書】每座博物館,都可以是一座「移民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