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攝影:張吏爵(藝術工作者)
百年來攝影術經歷快速的變遷,從長時間成像的暗房沖洗演進到立可拍的數位相機、手機。在攝影普及化的當代,對於傳統攝影術即將消逝的焦慮也於焉產生,並在攝影創作者間引發長期論戰。以銀鹽攝影為例,我們對它的珍視是在於工藝技術?有什麼是數位攝影無法取代的?有什麼是傳統攝影獨存的價值?
提到銀鹽攝影就不能不提陳傳興,一篇〈銀鹽的焦慮〉關注數位攝影機具對於行為的操控,開啟何謂攝影本質的辯論。近年來他整理早年的創作,離首展相隔40年光陰,一張張重新沖洗的銀鹽相紙在TKG+藝廊重見天日。展覽取名《借光》,有謙遜之意,如果說攝影是光之書寫,那麼攝影者只是向自然借點光,而陳傳興更與這光在暗房對話,記錄了70至90年代的個人精神史。
走進位於地下的展場,黑白銀鹽相紙在挑高純黑展板、灰階地面的襯托下格外醒目,讓觀眾能更專注於攝影的曝光。作品依拍攝時間展出,題材包含家鄉蘆洲舊景、新舊交織的車站群像、蘭嶼島上的重刑犯、父親過世而展開的悼亡系列、戲班後台情景、留學法國期間紀實等。在觀展的過程中,觀者等同從攝影者的觀景窗回顧一個時代的縮影。在一段訪談影片中,陳傳興這麼形容他的成長年代—諸神的黃昏,北歐神話中眾神與巨人的交戰開啟新的世界,毀滅與新生的隱喻為他的作品主題下了貼切的註解,也揭示傳統攝影術曾經的輝煌與當下的脆弱,讓觀者感受到攝影技術以外更多的情感投射。
這樣的情感投射在〈招魂四聯作〉展間中特別強烈,攝影主題與材質調性非常契合,是陳傳興銀鹽創作之外的新鮮嘗試。送葬隊伍的影像以藝術微噴於鉛鋁複合板上,金屬反光質感像是一道被召喚的魔光,散發幽玄的魅影,引導觀者思索,是不是在生命中也有人這樣悄然離世。而「黑白」在此所扮演的角色是象徵的,傳達一種消逝、憂傷、深刻、時間,以無限衍義的狀態持續下去,攝影技術已昇華成攝影精神的追尋。
而在2016年國立臺灣美術館「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中,策展人張照堂有更生動的比喻:
如果數位影像是超市櫃子裡的冷凍豆腐,銀鹽相片就是老師傅調製的手工豆腐,後者散發出來的溫度與氣味,它的內蘊、質感與外貌都很不一樣。
在這個精確且速效的影像生產年代,會想從事漫長的暗房沖洗,多是在於享受自己與影像的對話,讓攝影行為有更多的人性在裡頭。在攝影中我們珍視的是一門技術還是精神,相信在展覽中每位觀者都可以找到自己所信仰的攝影之神。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