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山仔頂上的水道傳奇—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從英國進口的14座快濾筒,位於快濾筒室內,為維持水源的品質,走進此區時可以明顯感覺體感溫度較低,文物保存狀況良好,現今變成熱門的打卡景點。

作者/攝影:劉庭妤(自由作者)

 

臺南水道,位於曾文溪及菜寮溪交會口處的山丘高地,也是村民俗稱「山仔頂」的位置,1922年建成,在曾文水庫啟用之前,曾供給臺南市區6萬5千人自來水使用長達約60年,對於公共衛生的改善、都市建設具有重要貢獻。1982年,臺南水道功成身退,直至2002年指定為古蹟後,2019年以「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名義開放,吸引上萬參觀人次。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門口正面照,位於臺南市山上區的山丘高地上。

 

為什麼水道建設要選在偏僻的山上區,而不是更鄰近水源或居住地的區域呢?1897年,英國人巴爾頓,及其學生濱野彌四郎被聘請來臺治水,他們提出「自然流下法」、「唧筒法」兩種導水方式,先透過馬達抽取曾文溪水源,再利用山丘地形的優勢,讓整飭過的水源流至市區,運輸過程能省下許多電力,甚至不需加壓就能供給自來水到幾十公里外、五層樓的「林百貨」(註1)。抵達臺南水道的原水,必須經過沉澱、過濾、貯水三階段才會輸送至市區。

 

目前博物館內開放「快濾池室」、「快濾筒室」、「送出唧筒室」供民眾參觀,可以看見臺南水道留下的文物和遺跡,包括從英國購入的14座快濾筒,隱藏在快濾池室底下的水管管線,以及火力發電設備的火爐基座等。展覽之外,還設有多項互動裝置,讓參觀者能更深刻理解水源處理的相關知識。

配合展品及內容,展場內設有多項互動裝置,常常可見親子在裝置前玩得不亦樂乎。透過有趣的遊戲,讓民眾更深刻理解水源相關知識。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濱野彌四郎銅像背後的故事。在巴爾頓罹患瘧疾離世後,濱野彌四郎肩負起臺灣的治水任務,接連完成基隆、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等水利工程,對於臺灣現代化的發展具有重要貢獻,因而獲得「都市醫生」的尊稱。為了紀念濱野彌四郎,其友人特地樹立銅像,放置在眾人皆會出入的圓環北邊,表彰濱野的成就。然而,在臺南水道荒廢之後,濱野彌四郎的銅像卻人間蒸發,銅像基座也倒在草叢中、被人忽視,如同臺南水道曾被人遺忘的歷史。

 

水道建設彰顯了臺灣現代化的重要歷程,不僅改善疾病散播,對於交通、農業等各項建設,以及人口流動上皆有突破性的影響。2000年,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捐贈新的濱野彌四郎銅像,並展示在彌四郎圓環前,象徵這段歷史再次獲得關注。

濱野彌四郎銅像,銅像基座背面留有其友人木村匡提的碑文。濱野彌四郎具有「都市醫生」的尊稱,為全臺各縣市的水利工程貢獻良多,是促進市區現代化的重要推手。

 

註釋:

註1:1932年開幕,位於臺南中西區,為南臺灣第一間百貨公司,在當時為少見的五層樓建築,設有「流籠」(升降電梯),因而被民眾暱稱為「五棧樓仔」。

 

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