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小心博物館的轉型陷阱!華府新聞博物館的前車之鑑

華府新聞博物館不堪財務負荷,於2019年底吹熄燈號(By David Monack, CC BY-SA 3.0 us

作者:柯秀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2008年,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賓夕法尼亞大道,一座嶄新的、主題獨特、資訊豐富的博物館―新聞博物館(The Newseum)盛大開幕。支撐這座博物館的知名報業財團、紐約RAA(Ralph Appelbaum Associates)建築事務所操刀設計,呈現豐富的多媒體互動展示,以及高階主管6位數的高額人事薪資,一度令博物館界瞠目結舌。如今債臺高築、不勝負荷,於2019年底吹熄燈號。該棟建築在2019年1月,以3億7千2百50萬美金賣給約翰霍普斯金大學,售價低於當年4億5千萬的建館費用。這個案例值得思考的是:用美式企業營運方式來經營博物館是否恰當?

 

從崛起到衰落,一代新聞產業的縮影

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傳統新聞機構正面臨有線新聞的強勢競爭,同時,美國讀者的閱讀興趣改變,從對國際時事的關注,轉而喜好貼近生活娛樂的訊息。新聞博物館為了振奮傳統新聞機構的氣勢,以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新聞言論自由為建館宗旨,於1997年成立。然而在千禧年網路世代崛起後,新聞產業面對另一波新聞型態的轉變:網路自媒體的興起,帶來多樣且新鮮有趣的訊息。因此,新聞博物館在2002年暫時關閉,籌畫以符合21世紀潮流且氣勢更磅礡的方式,重現在世人眼前。

2008年4月,新聞博物館在美國次級房貸危機下,逆勢操作,耗資4億5千萬美元建造一座嶄新的新聞宮殿,在博物館群雄環伺下的華府賓州大道上,開啟它繁華絢爛的演出。開館5個月後,雷曼兄弟和其他金融機構陷入窮途末路,惡化次級房貸危機,引爆全球金融海嘯。緊接著,伴隨2007年iPhone上市引動全球數位網路的快速發展,帶給新聞產業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新聞產業接二連三倒閉,引爆新聞從業者的失業潮。夾擊在全球經濟衰退與數位匯流,產生新型態的網路文化壓力下,新聞博物館試圖找出在博物館專業權威和觀眾可親近性之間的折衷方案。但是,他們找到了嗎?

 

失誤的決策:用錢坑補錢坑

根據史密森機構的報導,新聞博物館面對龐大的財務壓力。門票價格居高不下,成人票一張24.95美金,很難有競爭力,畢竟對街的國家藝廊、附近數家知名博物館,都採取免費入館。華盛頓郵報更進一步分析,新聞博物館展示內容缺乏獨特性,大量互動式娛樂煽情感性催化,多過致力於自由表達和政治自決的歷史,缺少強力批判並揭露財團勢力的控制如何導致新聞產業的腐敗。此外,CITYLAB專欄作者Kriston Capps也指出,新聞博物館以將近百萬美金給付執行長的薪資,所獲得的捐贈金額,從原本第一代搬遷前的9.14億美元,跌至3.51億美元。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儘管新聞博物館入館人次不低,例如2017年有超過85萬人次、場地出租也業績不俗,但是總收入不及開支,再加上博物館向銀行貸款高達3億美元的建館超額費用,等於是在用錢坑補錢坑。

 

什麼才是博物館轉型的最佳方式?

紅極一時的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一直是博物館產業轉型的夢幻指標,也是很多經營者希望引進的商業模式。亞洲也有些私人美術館,以商業模式進行文化事業的發展,最終也因不堪負荷而關門。他們忘記文化事業發展與商業發展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博物館的內容與定位,是博物館能否長遠發展的核心關鍵。不論引進何種商業模式與創新設計,保有博物館的獨特定位還是最佳的方法。一旦博物館為了資金與績效,用娛樂稀釋內容,博物館會因此失去與圖書館、網路資訊,甚至迪士尼等組織的競爭力。當本身的吸引力不再,即使如新聞博物館這樣的巨人也終將頹然倒下。目前我國博物館正面臨政府與議會績效考核、引用不完全的行政法人機制,文化機構面臨政治、經濟與新世紀潮流的夾擊,博物館在思考轉型的策略時,華府新聞博物館案例可說是前車之鑑。

紅極一時的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一直是博物館產業轉型的夢幻指標(By PA – Own work, CC BY-SA 4.0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