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兒童權利公約30週年,人權館多媒體特展拉近觀眾與兒權距離

白色恐怖下的兒童政治犯。以文物展示及模擬監獄,讓觀眾身歷其境。

作者∕攝影:高郁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1990年,聯合國制定了《兒童權利公約》,協定兒童有權在和平、尊嚴、寬容、自由、平等與團結之精神下成長,公約頒布30週年之際,「我是兒童 我有權利—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特展」,首次將兒童權利的概念在國家人權博物館展出。

步入特展展場,五顏六色的主視覺與素來沉重嚴肅的人權館形成鮮明對比。除了充滿童趣的元素之外,特展中運用各式各樣的多媒體,讓參觀的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輕鬆認識兒權。整個展覽從兒童權利公約講起,兵舍5號圍繞著生存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發展權,以兒童分享各項權利心得的影片與展板並陳說明,也設計互動遊戲「保護兒童挺身而出」及「守護兒童 友善環境」,讓兒童扮演守護權利的超級英雄,以具體操作來表現展覽中的知識性內容。

「守護兒童 友善環境」遊戲互動裝置。將正確的權利球投入軌道,為遊戲中受迫兒童伸張權利。

 

兵舍6號則帶領觀眾走進兒童權利的發展史中。首先介紹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以循環播放的字幕模擬柯札克兒童議會,在現場也放置座椅讓觀眾能停下來與展示字幕對話。除此之外,更繼承柯札克兒童報紙《小回顧》的理念,在展場中設置留言牆,提供白紙、色鉛筆,讓觀眾針對不同的兒童權利抒發感想。

兒童議會與小評論報紙。「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展區中,除邀請觀眾寫下對兒童權利的看法,也提供坐下討論的場域。

 

展覽更以「白色恐怖下的兒童政治犯」連結白色恐怖歷史,聚焦在白色恐怖時期,兒童由於父母為政治犯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以洪維健及《爸爸什麼時候才能回家》作者王醒之,兩位的兒童生活為主軸,激發觀者思考白色恐怖帶給兒童的生活影響、引發同理心。

特展的最後,以充滿正能量的「看見兒童力」作結,在影音展示牆上,播放國際兒童和平獎歷年的得獎影片,影片中有的孩子為了信念南征北討、四處倡議,也有的孩子組成兒童組織、提供教育與照護服務。這些孩子的重大貢獻在在證明了柯札克的話「沒有孩子,只有人」,兒童欠缺的不是想法,而是被尊重及大展身手的平台。

國際兒童和平獎與台灣案例。呈現世界各地的兒童力。

 

此次特展藉由多元化的展覽方式,拉近了觀眾與生硬公約條文的距離,並進一步理解重視人權與兒童權利的必要性,開啟共同為兒童打造舒適生活空間的契機。

插畫家作品牆。邀請插畫家以兒童權利公約中16條公約為主題創作。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