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提供創作素材讓觀眾留下觀展心得(田偲妤攝影)
作者:陳佳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博物館如何呈現殖民與戰爭記憶?殖民與被殖民者又如何反思這個議題?2019年ICOM京都大會中的ICMEMO與FIRMH聯合會議*,主題為「博物館如何呈現難以述說:來自前日本殖民地的聲音」(How Museums Say the Unfathomable: Voices from Former Colonial Territories of Imperial Japan),旨在反思博物館如何探討日本殖民與戰爭罪,共有日本、台灣及中國的五篇論文發表,呈現不同國家再現與反思這個課題的不同視角與觀點。
首先,劉茹介紹中國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如何透過場景重建、展示檔案照片及文物,呈現日本於二戰期間在哈爾濱進行的人體實驗及相關罪證,強烈控訴的展覽手法,表達中國對日本戰爭罪的觀點。來自台灣的林佳儀則分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如何透過志工參與,訪談台灣人戰爭時期記憶,以及筆者針對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及阿嬤家的個案研究。與中國不同,筆者認為台灣受到親日氛圍影響,對日本殖民與戰爭罪的呈現較為簡短客觀,並將展示重點放在台灣知識分子的和平請願,以及前台籍慰安婦如何轉換創傷成為推動人權的力量。
另外,也有兩篇日本的論文發表。Kaori Akiyama討論沖繩和平紀念資料館及姬百合和平紀念館如何以受難者為主體,展示二戰期間沖繩戰役的受難者群像及口述證言。兼清順子分享每年八月立命館大學舉辦的亞洲學生營隊(Asian Community Leadership Seminar),邀請日本、韓國及台灣的大學生,共同參觀立命館大學世界和平博物館,了解日本二戰經驗並討論相關議題。研究發現各國的大學生能夠理性和平地對話,並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包括展覽應該要加入對殖民地的影響,說明為何日本會走向戰爭的道路?為何日本無法阻止長崎原爆?以及加入受難者的聲音,這也成為博物館未來更新常設展的重要參考。
與會人士也針對受難者證言的真實性、如何呈現受壓抑的記憶、觀眾反應與年輕人經驗等提出問題。關於證言真實性問題在學術界已有許多討論,但與會者也認同尊重受難者感受的重要性。劉茹觀察日本人參觀731陳列館的反應,多為不敢相信(unbelievable)。與年輕人交流上,兼清順子認為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發聲很重要,而學生也提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見解,例如,有韓國學生提出當代日本年輕人對殖民與戰爭應負責任,但不需要覺得罪惡感,因為他們並非發動戰爭的世代;雖然如此,她也發現參與營隊的日本學生有逐年下降的狀況,反應現今日本人不太回顧這段歷史。要如何促進國際間理性和平的交流與對話?台灣的博物館如何更完整地呈現日本殖民對台灣社會的多重影響,並為受壓迫者發聲?如前台籍老兵及抗日原住民的遭遇及歷史,讓博物館不只呈現難以敘說的歷史與創傷,也應該積極透過教育活動,促進不同世代與族群間的對話與記憶傳承。
註釋:
- ICMEMO全名為「政治受難者紀念館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morial Museums in Remembrance of the Victims of Public Crimes)。
- FIHRM全名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2019年聯盟的亞太分會落址於台灣。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