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的文物可以摸嗎?倫敦博物館讓你觸摸城市的歷史

倫敦博物館入口處

作者∕攝影:江篠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國立清華大學專任助理)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位於英國倫敦市的巴比肯地區(Barbican),博物館的宗旨是希望讓人們了解並欣賞倫敦的文化遺產和歷史,並藉此增加倫敦人對自身多元文化的認同。博物館的展覽內容以倫敦的城市歷史為主,常設展按照年代區分為九個展區,從史前時代一直到21世紀的現代,是倫敦市民或遊客理解倫敦歷史的好去處,也是學校參訪的熱門景點之一。

倫敦博物館提供各級學校多樣化的互動教學課程(Interactive Session),且皆依據英格蘭國家課綱內容進行規劃,這些課程依其形式分為在館內進行的課程、到校服務課程、主題教學資源包、線上教學資源等。大多數可免費申請,僅少數與其他團體合作的課程需要收費,學校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年級、科目及歷史時期等選項去尋找適合的課程。

以皮影戲的方式跟學生說一段史前時代的故事

 

互動教學課程的內容非常多元,課程常以角色扮演、戲劇表演、分組討論、文物持拿活動的方式演出,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其中文物持拿活動(Object Handling)是倫敦博物館重要的教學元素,文物持拿是指博物館方將真實或複製文物拿出來提供給大眾學子進行觀察、觸摸等活動,筆者於2018年前往倫敦博物館與其工作人員進行訪談,他們表示文物持拿活動的重要性在於:

 

無論對大人還是小孩來說,觸摸真品都是一件很特別的事。例如我們在館藏中有個漂亮的羅馬時代陶罐,上面還留有製作者的指紋,當人們拿起這項文物並碰觸指紋時,就像是把手伸進歷史一樣,與當初製造陶罐的人有一樣的感受,這樣的經驗是無可取代的。

 

互動教學課程中常以文物持拿作為主軸,讓學生進行觀察或討論。例如先以說故事或戲劇表演,讓學生理解在某段歷史中發生的事,再提供相關的文物讓學生觀察,並要求學生討論與文物相關的問題,例如:

文物持拿活動中所使用的文物

 

透過這樣的討論過程能讓學生了解文物在過去及當代的使用,比起直接跟學生講解文物的相關資訊,更能學習調查與提問的能力。不僅如此,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會在特定時間帶著文物到展場中,說明每項文物的來龍去脈,讓一般觀眾也有機會與文物面對面,觀察甚至觸摸真實文物,走進並感受觸摸倫敦的千年歷史。

展場中進行的文物持拿活動

 

 

 

參考資料:

倫敦博物館官網

江篠萱(2019),《博物館考古遺產教育之實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