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MEO SPAFA東南亞考古國際研討會開幕典禮現場
作者:Siriwat Pokrajen(SEAMEO SPAFA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考古及美術區域中心) 編譯:田偲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SEAMEO SPAFA東南亞考古國際研討會」(SEAMEO SPAF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y, SPAFACON)每三年於曼谷舉辦,是分享考古研究知識、激發文資保存與推廣新知的重要平台。每年,博物館營運、東南亞文物捍衛都是重要的主題。
主辦機構是「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考古及美術區域中心」(Southeast Asi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Regional Centre for Archaeology and Fine Arts, 簡稱SEAMEO SPAFA),自1970年代成立以來,致力於三大旗艦計畫,分別為針對考古的「促進東南亞考古學」(Advancing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y)、針對美術的「神聖宇宙」(Sacred Universe),以及針對文資保存的「熱帶裡的保存」(Conservation in the Tropics)。SEAMEO SPAFA長期與博物館專業人士合作,從建立博物館的區域網絡,到推廣機構內部研究,再到加強典藏管理的專業知識,例如:銅器、陶器、水下考古出土物、傳統手工藝及有機材料的文資保存培訓,是東南亞文資保存領域首屈一指的區域組織。
第三屆SEAMEO SPAFA於2019年6月17至21日舉辦,博物館相關研究多發表於兩場次:「東南亞的殖民文化資產:目前的研究、保存及管理」及「文化資產管理之法規政策:倫理及文物返還觀點」,其中博物館去殖民化、用反洗錢措施捍衛文化資產的議題,特別值得關注。
東南亞過去多為西方的殖民地,留下許多殖民文化資產。Annissa M. Gultom(拉斯海瑪國家博物館館長兼博物館經理)詳述印尼殖民史,對於保存殖民文化資產的價值提出尖銳的問題,並批評荷蘭的美術館內,殖民主義的呈現多經過篩選,抹去暴力鎮壓的痕跡,而且展覽中仍存在種族歧視的元素。這啟發我們進一步討論,過去的殖民國與殖民地如何處理殖民文資?博物館及典藏去殖民化的意義是什麼?博物館如何幫助殖民國彌補過去,也幫助殖民地療傷?
文化資產的國際法規因其軟法性質(soft law nature),多無法律約束力而成效不彰。有鑑於文資非法販運橫行,Natali Pearson(澳洲雪梨大學東南亞中心)建議「將文化資產販運列為洗錢前置犯罪」、「要求古物商及拍賣行擔任申報單位」及「借鏡其他販運類型(毒品、菸草、人口及野生動植物)的方法、指標及弱點」,更有效處理文資的非法交易,尤其是水下文化資產。
其中還包括在地考古發現、水下博物館、女性展覽論述等發表,讓博物館專業人士得以藉由討論交流彼此的經驗,展現東南亞博物館的包羅萬象及蓬勃發展。
參考資料:
- SEAMEO SPAFA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考古及美術區域中心官網
- SEAMEO SPAFA東南亞考古國際研討會官網
- 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研究國際中心CollAsia計畫
- 荷蘭世界文化博物館《用字遣詞:文化領域斟酌用字的未完指南》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