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博物館作為文化治理—臺灣、泰國、新加坡的晚近發展

Museums as Cultural Governance: Capturin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aiwan, Thailand and Singapore

博物館作為文化治理—臺灣、泰國、新加坡的晚近發展

Museums as Cultural Governance: Capturin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aiwan, Thailand and Singapore

 

作者:Dr. Morakot Myer(Deputy Director for Research and Academic Affair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記錄:陳曉瑩
編輯:田偲妤

本文為2018文化的軌跡國際學術研討會場次三的節選記錄。Morakot Meyer博士應用「文化治理」的概念,反映亞洲博物館的當前動態,並檢視臺灣、泰國和新加坡的案例。此三個國家的重要博物館有其共同性,皆反映在博物館作為文化治理的發展上。本文僅關注兩個主題:(1)多元文化社會和社會共融;(2)東協/東南亞的區域認同、推廣及其共同身分。總而言之,本文期許博物館能作為促進亞洲內部文化關係、合作及連結之平台,並提出臺灣及東協學者、博物館從業者合作研究的構想。

關鍵字:文化治理、多元社會、社會共融、共同身分、區域認同

The article is the excerpt record of 201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Trajectories (session III). Dr. Morakot Meyer use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governance” to reflect on the current dynamism of museums in Asia, examining the cases of Taiwan, Thailand and Singapore. A survey of leading museums in the three countries reveals commonalities reflected in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museum as cultural governance. The article focuses only on two themes: (1) multicultural society and social inclusion: (2) the region-wide recognition and promotion of ASEAN/Southeast Asia and its common identity. In closing, the article promotes museums as platforms for intra-Asian cultural relations, cooperation and connectivity as well as proposing ideas for cooperative research for scholars and museum practitioners in Taiwan and ASEAN.

Keywords: museum, cultural governance, multicultural society, social inclusion, common identity

 

文化治理概念反應亞洲博物館動態

當前的文獻無法真正呈現亞洲博物館全貌,大多只關注都會地區的博物館,例如:首爾、京都、臺灣、香港等。長期以來的博物館評量指標多看訪客人數、地區觀光及都市發展,現在逐漸轉成追求博物館的永續,但多數人不知道亞洲博物館一些有趣的發展。我在各國看到許多改變,便產生一個疑問:「我們如何能在更廣泛的亞洲脈絡下,進一步了解博物館的動態,以及博物館在社會政治上的實質作用?」

因此,我的簡報以「文化治理」(cultural governance)概念反映亞洲博物館的動態,檢視臺灣、新加坡及泰國的案例。要如何補捉亞洲博物館領域的改變呢?從博物館行政來看,範疇通常包含:展覽、教育活動、專家學者網絡、經濟效益。同時,博物館也有其他類型的參與,如再現與論述的實務與政治參與,後者是因為展覽多取決於地方或中央政府政策、國際動態等,另外還有社會、文化及經濟參與。但現在,我們也看到博物館去處理高度流動(high mobility)及「超級多樣性」(super-diversity)的政策,以及博物館透過再現參與區域政治,而文化治理的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兩個新發展。

文化治理的定義:文化機構隨政治社會領域的改變,在實質上及論述上去表現政策的設計、施行及實務的過程。以下將探討亞洲博物館晚近的兩個發展:(1)多元文化社會(multicultural society)和社會共融(social inclusion);(2)東協∕東南亞的區域認同、推廣及其共同身分。

 

趨勢一:多元文化社會與社會共融
  1. 博物館與多元文化群體及性別群體(兒童、女性、身心障礙者、LGBT

臺灣、泰國及新加坡的博物館越來越重視兒童服務,但角色從傳授兒童知識,轉變為增強兒童的創意技能。當前女性群體相當受到重視,例如: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記錄了日治時期臺灣及東南亞慰安婦的故事。此外,臺北及臺南的一些博物館,也開始照顧身心障礙及LGBT族群的需求。小型的博物館則較具彈性及自由,通常較能處理多元族群的需求。

  1. 博物館與民族

新加坡的主要民族為華人、馬來人及印度人,因此在獨立後,新加坡施行特定的多元文化政策,建立了印度文化遺產中心(Indian Heritage Center)、馬來文化遺產中心(Malay Heritage Center)等,少見華人博物館。然而,若造訪新加坡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論述主要著重於華人的發展。該博物館策展人及館長的態度是,國家博物館無法呈現所有的故事,其他民族另有專門博物館,對於這點我不以為然。在臺灣,少數民族在博物館中,多能以他們自己的說法呈現,但也有評論者指出,展覽規劃單位在呈現社區、原住民的故事時,也遇到一些問題。至於泰國,我舉暹羅博物館(Siam Museum)的兩個展覽為例。暹羅博物館是個新成立的博物館,第一個展覽為「泰國紀事」(Account of Thailand),內容包含各民族及華人的角色,但是在目前的常設展「解碼泰國」(Decoding Thainess)中,民族的再現就不同了,展覽受到政府所施行的「泰國化」(Thainization)及同化政策影響。

  1. 博物館與跨國移民移工

在移民研究中,觀光客被歸類為暫時移民,所以每個人都當過移民。一般所稱的合法或非法移民,更政治正確的說法為有籍(documented)或無籍(undocumented)移民。流動是當前重要的全球議題,博物館也慢慢開始回應這個議題,例如:英國、德國、澳洲、美國的博物館,但是亞洲卻並非如此,而亞洲人其實是高度流動的。

臺灣、泰國及新加坡都是大量東南亞移民移工的目的地,卻面臨諸如公民多元文化能力不足的問題。新加坡華人一般樂於接受移民移工,因為他們能做新加坡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卻不願意給移民移工同等的社會福利及教育機會,因此問題諸多。這三國的博物館也逐漸開始反映移民移工及社會整合的議題,加強國家的文化識能。當中做得最好的是臺灣,新加坡的博物館則很少觸及這類議題。不過,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現在有個展覽,主題與新加坡的印尼僑民有關。泰國的暹羅博物館去年也有個展覽名為「緬甸零距離」(Myanmar Up-close),介紹國內的緬甸移民。臺灣去年有兩場重要的展覽,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臺客:東南亞移民移工在臺灣」特展,以及國立臺灣博物館「南洋味‧家鄉味」特展。

博物館究竟在跨國移民移工的議題上扮演什麼角色?我們無法確定博物館能否繼續發展相關計畫,因為移民移工是敏感的社會、政治及文化議題,大家都會擔心工作遭搶走。決定博物館角色的不只是國內因素,也有國際及全球因素,經濟發展對移民移工的需求確實存在,已開發經濟體、已開發國家需要外來勞動力,才能替代國內的不足,我們必須探討:怎麼處理這個議題?如何跟原本不屬於自身社會的人相處?

 

趨勢二:東協∕東南亞的區域認同、推廣及其共同身分

此趨勢呈現博物館文化治理與國家政策的連結,後者指為了國家利益而提倡東協認同之政策,此觀察來自東協及國際關係研究。在臺灣,新南向政策是為了增加臺灣於東協之競爭力,而博物館也回應了此項政策。然而因新移民漸多,博物館其實更早就開始探討東協認同。新南向政策與中國的一中原則,讓博物館及文化機構開啟文化外交,取代政治途徑。因此,在東協可以看到臺灣推廣中華文化的足跡,舉故宮在曼谷的展覽為例,該展覽就是首度以臺灣認同於東南亞提倡中華文化。就如日治時代的殖民政府須重視文化面,才能發展政治、經濟,臺灣也知道政經關係需立足於文化認識。

在新加坡,許多藝術展覽及博物館致力於打造東協或東南亞認同。許多東協國家常提到,種植稻米是文化根基,主張以稻米文化代表東協,但是新加坡根本沒有空間種稻,便將自身塑造為區域認同的縮影。在泰國,政府大力推廣東協經濟體,力爭成為東協主席,但是在博物館領域,則因政策改變,見到區域意識再現的退縮,再次出現忽略區域及國際脈絡、狹義定義的「泰國特性」(Thainess)。

 

結論及未來展望

本次分享亞洲博物館於文化治理的兩個共同趨勢:(1)多元文化社會與社會共融;(2)東協∕東南亞的區域認同、推廣及其共同身分。這些發展有些許共通之處,應該進一步探究,長期觀察應可揭露亞洲博物館作為文化治理的模式、問題、挑戰及原因。在本次論及的兩個領域中,博物館作為文化治理的概念,或可啟發亞洲博物館從業者,真正認識在亞洲快速轉變的社會政治脈絡下,博物館作為文化治理所扮演的角色。

  • 主持人總結

賴瑛瑛教授:臺灣有百萬移民,當中多來自東南亞,是臺灣重要的社會力量,臺灣人到國外也大概有百萬。受到社會人口流動的影響,一開始或許是經濟性的,但之後就會是政治、文化性的,值得注意。正如Morakot Meyer博士提到,博物館可作為文化交流的平台,國立臺灣博物館上個月才剛舉辦蠟染藝術節,印尼主張蠟染是其國家文化資產,是印尼歷史傳承的藝術型態,但這也牽涉國際性的問題,不只印尼有蠟染,菲律賓、泰國、越南也有,這樣的藝術文化其實是跨越國界的,中介組織在此或許可扮演更積極的作用。

  • 綜合提問

殷寶寧副教授:泰國的博物館對如何再現自身有不同意見,全球化的流動讓我們不斷處理到底要再現誰的主體?博物館要一直去思考這件事,應該用什麼樣的過程去決定呢?

Morakot Meyer博士:關於泰國博物館再現、泰國認同的問題,博物館內誰有決定權取決於博物館的類型。例如曼谷有兩類博物館,一是文化部下的「國家博物館」,二是近年服務文創產業的「公立博物館」,原本第二種有較多自由呈現泰國特質。另外還有「社區博物館」,如記錄特定民族歷史的民族博物館。國家認同基本上就是官方版的認同,因為一個國家是由多個民族組成,如何呈現一體的國家認同?泰國博物館必須思考,究竟什麼是泰國特質?泰國究竟包含了什麼?

賴瑛瑛教授: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各文化的主體性?沒有教科書版的解答。但今天的討論顯示,我們確實有共通之處,都有類似的體制及問題,更加顯示今天齊聚一堂討論的重要性,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