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博物館如何發揮療癒力?故宮藝術關懷行動拉近與精神康復者的距離
The Therapeutic Power Of Museums – How National Palace Museum Shortens The Distance With Mentally Challenged Individuals
「#有精神-失序人生試驗場」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和精神康復者共同策劃的展覽。藝術關懷行動計畫是籌備此展的活動之一。(來源:#有精神-失序人生試驗場 https://reurl.cc/r8vglr)
博物館如何發揮療癒力?故宮藝術關懷行動拉近與精神康復者的距離
The Therapeutic Power of Museums – How National Palace Museum Shortens the Distance with Mentally Challenged Individuals
「藝術關懷行動計畫」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教育推廣科自2016年開始執行的博物館共融計畫,此計畫以「經濟弱勢」、「較少機會接觸博物館」、「近年來博物館較少服務的觀眾群」三大考量為軸心與尋找各民間機構合作,並針對不同的服務機構集結「跨專業」的人才,如藝術治療師、戲劇治療師等,規劃出不同的方案,嘗試將博物館資源透過更多元的方式傳遞給服務對象。「藝術關懷行動計畫」的一個重要特點,即是以文物作為媒介,嘗試將其歷史軌跡引入服務對象的日常生活,並希冀以服務對象的視角,重新建構觀眾與文物的互文性。本文透過「藝術關懷行動計畫」與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合作的教育推廣方案為例,分享博物館教育人員如何設計與操作此類跨領域方案,以及觀察服務對象如何透過工作坊參與的經驗延續至自我生命歷程,與古人、古文物展開對話。
關鍵字:藝術關懷行動、文化近用、社會共融、藝術治療、療癒力
“The Art Care Project” is an inclusive museum project directed b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xhibi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rom 2016. The project focuses on the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the public seldom visiting museums and seldom served by museums in recent years. Considering the three group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s cooperated with civil organizations, and gathers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s, such as art therapists or drama therapists for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to plan various programs, and try to deliver museum resources to target groups in more various ways. The main point of “The Art Care Project” tries to introduce history to target groups’ daily life with cultural artifacts, and hopes to build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cultural artifacts and the public from target groups’ perspectives once again. In this article, it presents an example which shows an education promotion program implemented by “The Art Care Project” work team and Easy Clubhouse (Cih-Fang). The program shares how museum education personnel design and operate these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and how target groups extend their life history, and start dialogues with the ancients and the cultural artifacts.
Keywords: cultural accessibility, art therapy, healing power, cultural artifacts, daily life
作者:
吳玥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游旻寧(國立故宮博物院藝術關懷行動方案負責人)
今年4月起,「藝術關懷行動計畫」與土城的精神康復者社區型復健會所「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共同合作,進行了一系列團體工作坊,希望讓較少機會進入博物館的精神康復者們,重新建構與故宮的關係。此系列團體工作坊以跨領域模式,邀請專業藝術治療師共同策劃執行20堂的主題式團體課程。每次課程分為4個部分:「文物賞析」、「複製文物體驗」、「藝術創作」和「心得分享」,從文物的歷史脈絡對比今昔生活現況,帶領精神康復者一步步認識自我。
如何讓歷史長河延續至今日生活?
第一部分「文物賞析」執行時間約20分鐘,此部分由故宮教育人員主導,以主題分類的模式設計文物鑑賞課程,課程以日常生活為題材,循序漸進帶入文物脈絡。例如第一堂課「哇!好萌的金文家族」即是以商朝的古代部族及其家徽、族徽帶入思考,讓精神康復者重新認識自己的名字與家庭,重構自我身分認同。與服務對象互建信任關係後,課程走向才開始帶入較深的主題,如「給亡者祝福的寶物」,即從古代陪葬品帶入死亡、永生、祝福等議題,讓精神康復者思索如何面對生命的消逝,希望給自己或心愛的人什麼樣的寄託與祝福等,不管是日常主題或較深入的議題,課程設計均選擇以較輕鬆的文字、案例及口語詮釋,強調服務對象在輕鬆、無壓力的狀態下創造共同對話的空間,是執行此部分時需特別關注之處。
複製文物的五感體驗
第二部分「複製文物體驗」主要進行時間約10分鐘,延續「文物賞析」的主題,挑選相關的複製文物,讓服務對象進行實際體驗,並強調文物的「日常實用性」,比起展示櫃中的藝術品,更希望服務對象實際了解故宮文物在古代社會中的用途及其傳承意涵,藉此讓精神康復者認知博物館中的藏品距離他們的日常並不遙遠。在複製文物體驗的過程中,更突破以往停留在視覺及觸覺的體驗,融入嗅覺、聽覺等感官體驗,例如介紹北宋白瓷嬰兒枕的複製品時,會鼓勵每位學員實際躺躺看,大家體驗後都驚訝表示躺起來比看起來舒服。另外,在陪葬品的單元,也提供漢代博山爐的複製品體驗,有學員提議可以將香料裝入爐裡焚燒,爾後,大家將機構中剩餘的艾草嘗試放入博山爐複製品中燒,艾草香頓時瀰漫教室,療癒了這天的午後日常。「複製文物體驗」鼓勵服務對象以最直接的行動,連結物與人的關係,並且不拘於物件最原始的象徵性,期望體驗者能自由發揮,將文物連結至自己的日常經驗中。
藝術的時空行旅
第三部分「藝術創作」執行時間約為90分鐘,主要由藝術治療師設計與帶領,團體內容依據「文物賞析」延伸,提供相應的媒材給服務對象創作。例如在一次團體中,藝術治療師以翠玉白菜、玉鴨、肉形石等食物形體的文物作延伸,設計了食物創作工作坊,並提供食材、廢棄蔬果及壓克力顏料、水彩、墨水等媒材創作,希望大家在創作的過程中感受食物的紋理、立體感,並應用其特性發揮。這次的創作課程提供了「觸覺」、「嗅覺」、「視覺」的感官體驗,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感受蔬果的紋理、聞到蔬果的香味,並且利用最天然的「果汁」進行創作。創作過程中藝術治療師會引導精神康復者反思:「為何古代工匠會把文物製作成食物的型態?文物與真實食物摸起來的觸感有何差異?」一位學員答道:「我認為這是一種生活的表現,雖然製作成食物的樣子,但它可以恆久不變。」這句話準確地回應此次團體想傳達的核心概念,即食物是一種傳承,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它的樣貌都不會改變,是一種「生活」的象徵。而這樣的傳遞似乎讓學員覺得與文物的距離不再那麼遙遠,是貼近生活的。在團體中藝術治療師雖被設定為「專業促進者」,但並不以制式的框架執行,而是因應機構團體及個案原有的特性做調整,提高創作的自由度。
理解、對話、共鳴
第四部分「心得分享」,藝術治療師會帶領服務對象回顧「文物賞析」至「藝術創作」的活動內容,並鼓勵大家分享心得。「我們每次上課都在看古人的作品,或許也能把我們的作品也快遞給他們,讓他們看一看?」、「乾隆皇帝不甘寂寞,因為沒有人陪伴他。」、「乾隆很愛孝賢皇后,就像我男友愛我一樣。」在認識每一個文物、每一個創作者後,服務對象總是能從他們的生活軌跡與之共鳴,「心得分享」的部分像是提供了一個對話平台,讓服務對象自我梳理學習與創作的過程。筆者將此自我解構的過程呼應至一段謝佩霓老師為《療癒美術館》一書寫的導讀序言:「從出生到死亡,藝術家與吾人並無二致,無法宥免於日常與無常。唯一不同之處,在於他們選擇透過創作證道,將生命成長的心路歷程疊合藝術生涯的行旅軌跡,化作形形色色的作品,見證人類的共命,經由共享尋求共相、共鳴與共振。」
縮短我們與文物的距離
近年來,博物館提倡「社會共融」、「文化近用」等概念逐漸發酵,越來越多博物館開始將「藝術治療」作為博物館教育與身心障礙者的媒介,當藝術治療師以專業促進者的角色進入博物館教育,並將跨領域專業的思維與經驗帶入,強調的並非從結果面向討論服務的療效、成效,而是在活動過程中加強藝術治療師重視「陪伴」,以及與成員一起探索的「過程」,希望在這些過程中讓服務對象的自我認同感與自信心提升,是一個自我察覺的歷程。同時,「藝術關懷行動計畫」也發揮了故宮館藏的特色,將古文物脈絡、創作者的生命歷程連結至服務對象的生活經歷,試圖縮短「我們與文物的距離」,把具歷史性、藝術價值性較高的文物轉化成日常物件,同時將古人的個性、與親友的關係更立體化,用他們的故事當作引子,讓服務對象思考自己的生命脈絡,使物件更具可親性、療癒性。
參考資料:
- 李沼泳(2018)。療癒美術館:用名畫治癒心靈,在美的世界找到更好的自己。時報出版
- Facebook#有精神-故宮與失序人生試驗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全台文化平權巡迴講座資訊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