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凝結在1997年以前的時空─等待新詮釋的香港歷史博物館

凝結在1997年以前的時空─等待新詮釋的香港歷史博物館

Frozen in the Days Before 97′: The Wait for New Interpretation at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

 

作者:黃皓天(林語堂故居館員)

從1998年開館至今的香港歷史博物館,被視為香港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而其「香港故事」常設展在2000年正式開展後,至今已經展出超過十餘年。17年過去香港歷經各種變化,然而藉由「香港故事」常設展將時間停在1997年前,本文將簡單介紹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故事常設展,如何透過展示建構香港的歷史及故事。

關鍵字:歷史博物館、歷史展示、身分認同、展覽敘事、詮釋

Opened since 1998,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useums in Hong Kong, and its permanent exhibition “Hong Kong Story" has been on display for over a decade since the official unveiling in 2000. However, despite the numerous changes occurred during the past 17 years, the “Hong Kong Story" exhibition remain fixated on the era before 1997. The article will provi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 and its permanent exhibition “Hong Kong Story", and see how they construct the history and story of Hong Kong.

Keywords: Hong Kong, history of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 history exhibition, interpretation


「『香港故事』展覽以香港回歸作結,但這個由香港人書寫的故事仍將會日復日、年復年的永遠延續下去。」

──「香港故事」常設展後記

 

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座屬於她的歷史博物館,用以凝聚人心、回顧歷史、認識文化,或者是說一段屬於她過去的故事 ,而香港給人的印象除了購物、飲食、商業和很擁擠之外,也不例外地擁有一座屬於她的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位於重要商業和旅遊地段尖沙咀東部,亦是全港最大型的官方歷史博物館,在繁華地帶的一隈裡靜靜展示著香港歷史。這座博物館裡最重要的展覽是其常設展—「香港故事」,本文將介紹「香港故事」展覽中,如何透過展示建構香港的歷史及香港的故事。

 

香港歷史博物館沿革

在介紹常設展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簡稱港史博)的成立歷經多次轉變。最初香港首間博物館──舊香港大會堂(Old Hong Kong City Hall)在1870年代成立,為香港首座具有現代意義的公共博物館,然而當時只屬於上流社會、名流紳士的文化中心及社交場合,對於華人及平民出入仍有諸多限制。舊香港大會堂於1947年拆卸後,香港的公共博物館服務有近十年的空白期,當中許多藏品已難以追尋。

直至1962年,當時的香港政府市政局設立香港博物美術館;使公共博物館服務重新展開。在1975年,香港博物美術館拆分為香港藝術館和香港博物館,後者就是現時香港歷史博物館之前身,1983年香港博物館遷往九龍公園臨時館址,1998年7月遷至現時館址;同年香港博物館易名為「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於1998年正式開放,新館建立背景與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有很大程度的關連,香港從一個殖民城市變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對於香港的集體記憶、文化和教育意義上,香港歷史和身份認同需要重新建構,急需發展新的論述和內在價值,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功能性亦不言而喻,「香港故事」常設展也在這個背景中誕生。

 

《香港故事》常設展

港史博雖然在1998年正式開館,然而常設展「香港故事」在2000年8月才正式開放展覽,到目前為止仍然在港史博中展示,也為其最重要的展覽。從開展至今已經展出超過十年,香港故事一開始所寫下的序言,也揭示了它的展示內容:

「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卻擁有甚多引人注目的特色…而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課題,當然是它在百多年間從鮮為人知的村落蛻變成國際大都會的曲折歷程。」

整個「香港故事」的展區面積約2,100坪,總共分佈館內上下兩層展覽廳,展覽最大的特色是透過空間、模型和造景等展示手法創造一個歷史空間,有別於把文物或物件放置於玻璃櫃中展示,而是將文物、展示品及各種資訊融入一個完整架構的「情境」當中,利用情境再現文物當時候被使用的狀況,讓觀眾有如實際走入其中,這種展示形式能夠讓觀眾更為容易理解展覽內容,使觀眾仿佛置身過去的時空之中,香港故事展大量地運用這些編造的模型和造景,「製造」歷史感連結觀眾的生活經驗,刻意製造一種香港歷史意象。

敘事則是採用歷史博物館中常見的線性歷史,從探討香港的地質自然史展開直至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香港歷經了中華文化的影響、英國殖民時期鉅變及現代化都市的發展,將各個時期分成八個主題:自然生態環境、史前時期的香港、從漢至清歷代發展、香港的民俗、鴉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日佔時期、現代都市及香港回歸。如果觀眾細心留意的話,展示時間線設定只到1997年的香港,以1997年的回歸中國作為「香港故事」的「結束」,此後的香港史並沒有展示下去,97後的香港史及各事件在這展覽看不出任何端倪,展覽的時間最終凝結在1997年前的香港。

我們可以說,「香港故事」展所代表的是一種1997年前後的官方歷史觀,也反映了官方對於歷史的保守觀點,藉著官方觀點及通俗化手法下所呈現的香港史,導致展示內容偏向陳述多於詮釋,不傾向定義香港人或香港文化的定位,展示的視野也相對狹隘,缺少鮮明觀點和反思的空間。如果是較為熟悉香港史的觀眾可以發現,一些對於香港而言重要的政治事件,例如六七暴動及八九民運等,這些重要且具有爭議性的歷史事件,展覽當中所採取的方法是盡量迴避,強調了官方主流價值觀及陳述性的歷史片段,導致敏感歷史和邊緣歷史的消失,例如你可能只會看到1930年代懷舊香港街景,卻不會看到1930年代的華人的貧窮處境;你可能只會看到1970年代的工業及資本主發的發展,卻不會看到當時越南船民和東南亞移民在香港的困境,透過展示中所理解現代香港角色是糢糊的及片面的。

但是,筆者並非說香港故事展沒有可看價值,相反地,就展示形式和觀看體驗而言,香港故事確實有其可取之處,展示形式既不沉悶且有主題公園式的娛樂性質,很適合帶著孩子一同觀展,而逼真精美的模型場景也相當的考究,成功地營造歷史感和劇場感,大量運用多媒體去襯托內容也讓展覽內容相當豐富,基本上甚至可以說香港故事是很成功的展覽,難以被一般觀眾所討厭,觀看體驗大多都會是愉悅的。但是,如果展示只是為了取悅觀眾,或者是盡可能避免爭議,作為一座城市中重要的歷史博物館,作為歷史文化的保存者,作為記載集體記憶的重要場域,如斯的展示是否能夠對觀眾進行溝通和反思,實在令人感到疑惑。

值得一提的是,適逢2017年香港「回歸」中國20年,「香港故事」展正在規劃全面的大型更新,而目前的香港故事也將成絕響,新的香港故事將面對的首要難題就是1997後的香港故事如何書寫,如何在博物館中展示。然而,香港社會仍沒有一個共識,當前香港陷入了各種身份認同、文化認同衝突與焦慮中,我們期望的博物館是能夠成為人們所探索、分享、溝通及理解文化的重要場域,能夠作為社會的容器去化解這種焦慮,然而香港政府並不是重視文化的政府,我相信比起作為社會容器,政府更期望博物館需要承擔文化政治任務吧。至於新的香港故事如何書寫?相信亦是由官方所主導,當中會不會有新的詮釋或新的觀點,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圖1 以模型展示香港長洲特有的民俗「太平清醮搶包山」(來源:黃皓天拍攝)
圖2實境展示香港1950-1960年代的雜貨店(來源:黃皓天拍攝)
圖3實境展示香港1950-1960年代公營房屋中的擺設(來源:黃皓天拍攝)
圖4 實境展示香港1930年代的街景(來源:黃皓天拍攝)

 

參考文獻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