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相遇—紐西蘭Te Papa國家博物館中的公共論壇

Cultural Encounters on the Colonizers and the Colonized: Public Forum in 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

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相遇—紐西蘭Te Papa國家博物館的公共論壇

Cultural Encounters on the Colonizers and the Colonized: Public Forum in 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

 

作者:盧梅芬(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

再現國家歷史與文化身分的國家博物館(尤其國家歷史博物館),是國家政體調控國家歷史與文化公民身分之所在;而此處正是檢視與體現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關鍵體制。1998年開館的紐西蘭國家博物館(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以下簡稱Te Papa),納入原住民文化並再現殖民接觸史,以重整國家歷史與文化身分。其民主意義為在國家博物館中反省「我們」此共同體的關係。其新設的兩大常設展分別納入歐裔/毛利觀點,提供紐西蘭公民一個異質觀點並陳的公共論壇;以誠實、反思的態度再現毛利人的殖民創傷,邁向「我們」此共同體的文化相遇與「接觸地帶」。

關鍵字:殖民、創傷、接觸地帶、歷史正義、公共論壇

While national museums recreate 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a country (especiall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they are also places where a regime reconciles a nation’s history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and where indigenous people’s true history is reflected and embodied. Opened in 1998, the 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 (Te Papa) showcases the indigenous culture and documents the historical encounter between indigenous inhabitants and foreign colonizers in order to rectify 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Here in Te Papa, the meaning of democracy lies in reflecting up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s” as a community. Thanks to the two new permanent exhibitions conveying the European and Maori points of view, citizens of New Zealand are given a public forum where two disparate views are presented side by side. It is with honesty and contemplation that Te Papa represents the colonial trauma of the Maoris, taking one huge step towards cultural encounters and a “contact zone” shared by this community of “us”.

Keywords: colony, trauma, contact zone, Maori, Treaty of Waitangi, public forum


一、前言

再現國家歷史與文化身分的國家博物館(尤其國家歷史博物館),是國家政體調控國家歷史與文化公民身分之所在;而此處正是檢視與體現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關鍵體制。誰的記憶與歷史該被建構與再現?誰的聲音將會被聽見而誰仍然靜默?無論是發聲或靜默,皆可反映與影響國家文化身分的建構(Karp , 1991: 15; McLean, 2005: 1)。

1998年開館的Te Papa,是一座受毛利文化運動、國家雙元文化政策,以及公民溝通理念等因素影響,所建立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國家基本國策與文化政策形塑了博物館實踐。紐西蘭強調毛利文化是紐西蘭獨特且重要的身分形式與內涵。毛利人在「國家文化身分認同」中的參與權指標,包括毛利語於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比例、電視節目內容、毛利電台收視率以及紐西蘭國家文化活動(包括表演、展示等)中毛利參與和可及性等(Ministry for Culture & Heritage, 2009: 41-56)。

1992年立法通過的《Te Papa國家博物館法案》,規範該博物館須表達紐西蘭的自然與文化多樣性,尤其承認毛利族的獨特地位,確保文化多樣性是形成紐西蘭身分認同的特色。從歐裔/毛利同等參與的權力關係落實「雙元文化政策」,包括館名使用毛利語「Te Papa Tongarewa」(珍寶容器)、1995年實施歐裔與毛利族雙執行長制、博物館全面雙語制、博物館成員包含原住民,及確保毛利社群參與國家收藏與敘述等。

 

二、博物館的公民角色:毛利族在國家歷史中的地位

首先,這座新國家博物館揚棄了分隔我群與他者的博物館分類機制,合併了原本展示歐洲墾殖社會藝術的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以及展示自然史與原住民文化的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取而代之的是展示「我們」的共存與社會互動,包括歐裔、原住民、移民、同性戀等人權議題,揭示一個有別於排他性國族主義的包容性公民社會。

回顧博物館分類的發展,19至20世紀中期的博物館時代特性,包括國族國家(nation-state)、帝國與現代性。國族國家的國家歷史與文化身分(national identity)及「公民」(citizenship,其實為國族公民)主要在國家歷史博物館與國家藝廊中被建構;現代性在世界博覽會、科學博物館及現代美術館上演;帝國身分特性在殖民與民族學博物館中生產。原住民被排除於再現國家歷史之外,彷彿歷史與文明只發生在殖民者或國族國家身上;原住民另被放置於自然史博物館與恐龍化石同範疇,或被歸入民族學博物館,再現與收藏「原真的」(authentic)文化,但沒有歷史(Pieterse, 2005〔1997〕; Message, 2009: 23-24)。

在Te Papa的建築上,以後現代建築取代古典希臘柱式風格此國族國家(西方/歐洲)的象徵符號(圖1),並在入口大廳建造毛利會堂(marae)此毛利人之公共聚會及神聖空間,象徵國家博物館不再只屬於「一種公眾」(國族),並彰顯毛利文化的「國家文化/珍寶」位置,具有拉高原住民歷史主體的宣示與實質功能。在收藏上,該館的「國家文化/珍寶」不再只是「國族(歐裔)文化/珍寶」最為優等的概念,而是包含歐裔、毛利及太平洋裔移民文化等。

圖1 Te Papa以後現代建築取代古典希臘柱式風格此國族國家(西方/歐洲)的象徵符號
(來源:Michael Hall. 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 2015. Accessed July 27, 2018. https://www.tepapa.govt.nz/about/our-building

 

三、白人/原住民、殖民/被殖民的歷史關係

紐西蘭成為獨立國家後,首要面對的就是白人/原住民、殖民/被殖民的歷史關係,以及關係重設;前者首要之事是反省自身的殖民壓迫,後者要爭取成為國家歷史的同等公民與各方面文化權。從文化再現分析,有反身性能力的博物館提供反身性再現,以及異質觀點並陳的公共領域給予民眾。以下常設展,被Te Papa歸類為「人民與歷史」(People and History),可見文化再現實踐的轉向,從國族到公民與歷史互動。

  1. 懷坦吉條約:建國標誌(Treaty of Waitangi: Signs of a Nation | Te Tiriti o Waitangi: Ngā tohu kotahitanga

「懷坦吉條約:建國標誌」常設展,是該館自覺響應當代議題—辯證與溝通受爭議的創國文件《懷坦吉條約》,提供紐西蘭公民一個公共論壇,並希望觀眾探索該條約如何塑造了紐西蘭中的族群關係。

此受到爭議的條約,係1840年英國王室代表與約5百多位毛利酋長共同簽署,規範英國與毛利人之間的權力與權利關係,被紐西蘭視為其創國文件。該條約有英語與毛利語兩個版本,而毛利語版本不是英語版本的精確翻譯。自合約簽定以來,因翻譯與認知不同而造成爭議不斷。英語版本合約第一條明訂:

……紐西蘭原住民承認女王陛下對這些島嶼的全部或任何部分的君主主權。(the Aborigines of New Zealand for the recognition of Her Majesty’s Sovereign authority over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ose islands.)1

然而,「Sovereign」(君主、主權)一詞在毛利語版本中沒有被直接翻譯,毛利語並沒有相當於「Sovereign」(君主、主權)的詞彙。而英國政府為了向毛利人解釋他們想要引入的行政控制,在毛利語版本中所使用的詞彙是「kāwanatanga」,這個詞彙是英語「governance」(治理)的音譯。2毛利人認為他們有權(authority)管理自己的事務,但讓與治理(governance)的權利(right)給英國女王,以做為英國承諾願意確保殖民者與毛利人和平共處的回報。簽署該條約的毛利領導者的認知是,在新體制中建立某種夥伴關係和權力分享。3傳統的毛利社會是一種非中心(decentralized)的領導模式,和英國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和官僚制政體完全不同;毛利人在當時無法理解中央集權式的君主權力。

再者,在英語版本的第二條,英國保證毛利人的「properties」(財產)將不受干擾的持有(undisturbed possession),包括土地、房屋(estates)、森林與漁業等有形物。但毛利語版本則是使用「taonga」(財產、有價值的東西),其意涵包括有形與無形的價值、資源、現象、想法和技術,即語言與文化等同樣不受殖民者干擾的權利(full authorities)。4

此合約也成為1970年代毛利運動時期爭取權力與權利空間,以及逐步落實雙元文化政策的基礎文件;在此脈絡下,1975年,紐西蘭政府成立懷坦吉法庭(Waitangi Tribunal),處理兩個條約版本的認知差距。

從展示簡介可見該館自覺揭露紐西蘭重要的時代爭論、提供探索式論壇,讓不同觀點、對話、爭論是一種「形成」(becoming)的過程,期望新分析、新想法得以不斷在對話中生產,並在此過程中反省與形塑紐西蘭的未來(圖2):《懷坦吉條約》代表紐西蘭人和平共存(co-existence),或者是不和諧的起因?它與紐西蘭人不相干,抑或是紐西蘭人可以共創未來的平台?

此常設展的中心以一垂直玻璃陳列仿製的合約,並同時呈現英語與毛利語版本。仿製合約的前方為「群柱之林」,每根列柱上展示對此合約的不同觀點(圖3);像是一個時光快照,從當時簽約的條文引述到現今的異質意見。另有一單元,以英、毛利雙語展示合約如何切身地影響每個人的個人故事。

圖2 中學生至展場認識與思辯《懷坦吉條約》 (來源:Norm Heke. 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 2015. Accessed July 27, 2018. https://www.tepapa.govt.nz/learn/for-educators/education-visits/secondary-programmes
圖3 此常設展中心以垂直玻璃陳列仿製的合約,同時呈現英語與毛利語版本。在仿製合約前方,是一個「群柱之林」,每根列柱上展示對此合約的不同觀點。
(來源:Norm Heke. 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 2015. Accessed July 27, 2018. https://www.tepapa.govt.nz/visit/exhibitions/treaty-waitangi-signs-nation

 

  1. 天堂一角:20世紀紐西蘭(Slice of Heaven: 20th Century Aotearoa

「天堂一角:20世紀紐西蘭」常設展則探索是什麼使「我們」分隔、連結,及形塑了今日的我們,這些因素形塑出是否真為「天堂一角」的紐西蘭。展示單元包括「國際關係」、「社會福利與國家政體」、「20世紀的毛利人」及「多樣性與公民權」等。其中「20世紀的毛利人」展示單元,再現20世紀早期,歐洲傳來的疾病、戰爭、失去土地、隔離政策與污名化等,如何讓多數毛利人長期為貧窮與自卑所苦。「多樣性與公民權」的內容則包括女性及同性戀者如何爭取權利。

相對於過往國家博物館僅再現國家歷史榮耀,一種新誠實(new honesty)鼓勵博物館為大眾開啟人類社會曾經黑暗、負面的詮釋,此種展示才能更具反身性(reflexively)及自我批判(self-critically)(Kirshenblatt-Gimblett, 2000: 1, 9)。

 

四、結語:邁向文化相遇與「接觸地帶」

重構國家歷史與文化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尤其納入原住民文化並再現殖民接觸史,以重整國家歷史與文化身分,其民主意義為在國家博物館中反省「我們」此共同體的關係。

在過去的國家歷史博物館中,殖民者與國族國家的歷史文明不斷演進發展;在民族學博物館中的原住民則被「凍結於過去」。原住民的歷史(時間演進)是隱匿的,但是國族文明演進的同時,正是原住民的殖民傷痕史。藝術史學者Pratt(1991)提出「接觸地帶」(contact zone)理論,兼具歷史學與人類學背景的Clifford(1997)進一步將「接觸地帶」應用於博物館場域;正是對前述「時間上的區隔」的反省。Pratt(1991)提出「接觸地帶」是一種「社會空間」,其定義是:

指涉文化相遇、衝突、彼此搏鬥的社會空間,通常是在高度非對稱的權力關係的脈絡下,像是殖民主義、奴隸制……(Ibid. : 34)。

Pratt(1992: 6-7)指出西方世界殖民擴張,忽略殖民相遇;並以「文化匯流」(transculturation)5一詞來闡釋旅行交流中,文化的互為交流與影響,已產生一個「接觸地帶」。在此空間的旅行者,並非以「分離」(separateness)或「隔離」(apartheid)的族群姿態出現。Clifford(1997:213-214)指出「接觸地帶」企圖喚起殖民/被殖民者,其實已如相交的軌道,在同一時空中「同時在場」(共存,co-presence)。而此「同時在場」涉及壓迫、衝擊、不平等、抗拒、磨合與協商等複雜的歷史關係。

「接觸地帶」對我群與他者皆具有意義。「他者」不再是他者,「他者」是「我們」的一部分;所謂的「我群」也是「他者」的一部分(Stanton, 2011)。博物館的展示理論與趨勢,逐漸轉向為促進我群與他者的「相遇」以及「關係」的深化,讓公民的歷史認識更有機會投入到對話關係之中。

 

註釋
  1. THE WAITANGI TREATY, – FEB. 6, 1840. n,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http://nzetc.victoria.ac.nz/tm/scholarly/tei-TayPast-t1-body-d14-d22.html#tei-TayPast-t1-body-d14-t1(瀏覽日期:2018/07/24)
  2. 毛利人從聖經和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的「governor」(州長)知道英文字「governance」這個詞彙。Read the Treaty Page 3-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xts,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Heritage., https://nzhistory.govt.nz/politics/treaty/read-the-Treaty/differences-between-the-texts(瀏覽日期:2018/07/24)
  3. 同上註。
  4. 同上註,及The Treaty in brief Page 1- Introduction,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Heritage. https://nzhistory.govt.nz/politics/treaty/the-treaty-in-brief(瀏覽日期:2018/07/24)
  5. 「文化匯流」此翻譯參自廖炳惠(2003: 260),亦有譯成文化匯融、文化互化。

 

參考文獻
  • Clifford, J.. 1997. Museum as Contact Zones. In J. Clifford,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pp.118-219.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Karp, I.. 1991. Cultures and Representation. In I. Karp and S. D. Lavine, Eds., Exhibiting Cultures: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pp. 11-24. Washington D.C. and Lond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 Kirshenblatt-Gimblett, B. 2000. The Museum as Catalyst, presented at the Museums 2000: Confirmation or Challenge, organized by ICOM Sweden and the Swedish Museum Associ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u.edu/classes/bkg/web/vadstena.pdf.
  • Ministry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 2009. CULTURAL INDICATORS FOR NEW ZEALAND Tohu Ahurea mō Aotearoa 2009. Wellington.
  • McLean, F.. 2005. Museums and National Identity. Museum and Society, 3(1): 1-4.
  • Message, K.. 2009. Culture, citizenship and Australian multiculturalism: The contest over identity formation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Humanities Research, XV(2): 23-48.
  • Pieterse, J. N.. 2005(1997). Multiculturalism and museums: Discourse about other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In G. Corsane, Ed., Heritage, Museums and Gallerie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pp.163-18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Pratt, M. L.. 1992.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turatoin. New York: Routledge.
  • Pratt, M.L.. 1991. Arts of the Contact Zone. Profession, vol. 91, pp. 33–40.
  • Stanton, J. E.. 2011. Ethnographic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From the Past into the Future. In Des Griffin and Leon Paroissien, Eds., Understanding Museums: Australian Museums and Museology, pp.1-6. Canberra: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http://nma.gov.au/research/understanding-museums/_lib/pdf/Understanding_Museums_whole_2011.pdf
  •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

 

延伸閱讀
  • 楊翎(2016)。〈紐西蘭博物館的後典範興革-從島嶼記憶之重塑與展演談起〉,《博物館學季刊》,30(3):31-63。
  • 謝若蘭(2006)。〈土地與記憶—從「懷坦吉條約」談原住民認同與權利〉,《臺灣國際研究季刊》,2(1):129-161。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