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中國鄉村振興:一場進行中的大地藝術

中國鄉村振興:一場進行中的大地藝術
China’s Rural Vitalization: An On-Going Land Arts Project

 

作者:張立伶 博士(中國四川省眉山中法農業科技園第一屆鄉野藝術節藝術顧問)
編輯:田偲妤

當前中國各地無不積極進行鄉村振興計畫,這場由政府主導的國家改造運動中,許多出其不意的做法,正翻天覆地地改變中國農村樣貌。2018年於四川成都市、眉山市交界的彭山區中法農業科技園區,以大地藝術為理念呈現的「第一屆眉山鄉野藝術節」,邀請中國、法國與加拿大共13位藝術家,取材自然進行藝術創作設置,構成了開放式藝術園區,開啟當地人們對於藝術與生活未曾有過的聯想。而廣袤農田大地上隨處可見的鄉村振興進行式,極像是現代人詮釋當代農村的一場大地藝術。

關鍵字:鄉村振興、大地藝術、現代化、藝術節、文化創意產業

Led by the government, provinces across China are now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projects of rural vitalization, drastically changing the looks of rural China with some of the more unexpected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movement of national reform. In 2018, Pengshan Chinese-French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ark, a newly-established development zone situated at the borders of Meishan and Chengdu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unveiled the first Meishan Land Art Festival. Choosing land arts as its focus, the festival invited a total of 13 artists from China, France, and Canada, to create art installations using mother nature as inspiration, and the open-spaced art park soon begin to inspire local residents with the boundless imagination on art and life. The on-going rural vitalization seen everywhere across fields and ranges now looks like land arts created with a singular vision, a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countryside.

Keywords: rural vitalization, land arts, modernization, three rural issues, poverty reduction

大地藝術的啟示

說起大地藝術,相信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景象,無非都是由北川富朗自2000年開始在日本新潟縣十日町市、津南町市,那一片760平方公里山間土地上所策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這個名聞遐邇幾乎是所有人認為是大地藝術的成功典範,源起於九O年代日本農村面臨人口外流、農業蕭條、空屋閒置、耕地廢棄等問題,尤其山區農村更因為產業衝擊、地方文化消解,迫切地希望能找出方法將先民開墾的智慧予以留存。學藝術出身的北川富朗採取了自內而外的思維,從居民自身感受關注起,以藝術為橋樑、農田做舞台,讓藝術連結人與自然,藝術活絡文化因而傳承。當地居民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樂趣,建立生活自信,藝術祭觸動當地「里山文化」1的再造,更成為振興農村的推手。

當前全中國各地積極進行的鄉村振興計畫,或多或少向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學習,在藝術或者創意手法的操作中注入大地藝術的色彩與功能,嘗試挖掘農村發展的未來希望。現今中國農村土地上,放眼望去,隨處可見工程施作、樓房興建、景區規劃等「鄉村振興」的現象。姑且不論它將為當地人民帶來什麼,或是在經濟上有無貢獻,過去作為滋養生息基礎的農田、農民與農業,隨著現代化的腳步逐漸改變結構,也得在新時代潮流中找出新的角色與價值。

廣袤農田大地的再造過程,自然得經歷不同的手段與時間,很難用移植或比較的方式去判斷好壞,但對於那些出其不意的作法所產出的結果,給現在進行式的鄉村振興賦予了大地新貌,正像是現代人詮釋當代農村的一場大地藝術。

圖1 中國農田景象(張立伶 攝影)

 

改變地景的全民運動

「鄉村振興」政策於2017年10月在中國中央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為了積極解決「三農(農地、農民、農業)」的問題,呼籲「農村優先發展、農民主體地位、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於是各個階層,小至村鎮、大至省區,一致動員投入這場由中央政府主導的國家改造運動,其背後重要的作用在於:扶貧、脫貧與現代化。中國中央「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文件即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美麗中國、傳承中華文化、健全現代社會治理,並實現人民富裕等目標。

各類鄉村振興計畫推動之下,落在四處農田裡的可能是日本式庭園、法國鄉村小鎮,又或是歐洲花園,各種景致取代農作物,陸續被種植在大片的土地上,於是佔中國土地近15%以上的農耕地、農田踏入被改造的路途上,在現實中大規模改變土地樣貌,也承載著更大的想像。

從推陳出新的計畫進一步仔細觀察就可以理解,這將是一場追求蛻變的過程。鄉村振興從實務上來說,包含經濟、文化與社會治理等層面。從意義上來說,一方面是要傳達中國為開發中國家的事實,另一方面則表現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有與美俄並列能力的企圖。脫貧政策的真實操作,就是更大規模的建設開發在各地進行,於是拆遷、更新與建設同時並存,傳統農村、農民、農地正逐步減少,取而代之是新的建築形式、社區、商圈、景區的形成。這是中國眼前追求的現代化表現路徑之一。

圖2 中法農業科技園的法式小鎮(張立伶 攝影)

 

開發地即是實驗場

相信很多人都聽聞過,中國許多的藝術計畫、文創園區多與產業、地產開發有所關聯。中國近年來的積極開放發展,不論是央企、國企或縣市企業,幾乎都是以房地產開發為大宗,而房地產開發也不僅是蓋房子、賣房子,計畫的內容也涉及了觀光旅遊產業的酒店、遊樂園區,協助農業升級、建設地方交通等,為一個鄉村城市帶來新的面貌,也創造多重就業機會,甚至可以說是造鎮。「藝術」在其間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橋樑,更可以說是誘因,表面上是以藝術做為開發計畫的包裝,深一點說則是以藝術的想像作為市場區隔的手段。

為何「藝術」是手段呢?文化藝術,恰巧是最人性化而且足以提升生活水平的手段之一。任何一個大型開發案最終要達成房產買賣的目的,中國房地產業競爭相當激烈,而人們又最願意將錢花在買好房子、找好環境上,因此如何創造與眾不同的「美好」,為當地居民帶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便成了最大的考題。各個企業無不費盡心思在與「人性」、「生活」與「美感」等息息相關的面向上加以衍伸,投入更多的藝術感、創意來吸引目光。正因為如此,開發案的基地正好給許多藝術、創意提供了實驗的場域與機會。

圖3 隈研吾設計的知美術館(四川新津縣),正是與當地房地商合作的作品(張立伶 攝影)

 

鄉野中的藝術盛宴

四川這個天府之國,在這一波鄉村振興浪潮中自然承擔了示範性的角色,雖不及北上廣的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卻是西部以重大農業耕植維繫民生基礎的重要省分。此時的天府盆地上,政府與各大企業集團、組織或專業單位合作,引進各種以創意、商業、地產開發、旅遊為名的改造興建方案,不同主題正蓬勃進行。

華僑城西部集團2018年以「中法農業科技園」計畫落地於四川成都市、眉山市交界的彭山區,以中法兩國的合作在農業、科技與文化方面進行交流,並賦予此地現代風貌。如此具備國際合作高度、不同於其他開發計畫案的訴求,想要與更多當地人溝通也必須採取有形的方式。故而籌辦以大地藝術為理念的藝術節,傳達該企業對於人、環境與自然的闡釋,也達到計畫項目引發關注、創造期待的目的。

應運而生的「第一屆鄉野藝術節」,以「詩意的所在」為題,取自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對於人類理想家園的描繪「寧靜和諧中守望著歲月流逝」,傳達新地域的開發將是人、自然與環境關係的重構,特別是在鄉村振興的大纛之下,透過藝術的詩意,使人與自然共處、讓不同人群對話即是幸福的所在。受邀參與這一次藝術節的藝術家,有來自中國、加拿大與法國共13位,他們以自然為繆思,重新看待自己熟悉或未曾熟悉的四川盆地,用具象或抽象的形體、以直觀或探索的語言,帶領所有人通過藝術品的呈現,發現不同的環境景緻。

這是彭山區農村裡的第一個藝術節,也是目前唯一大膽用藝術與居民溝通的案例,執行者的忐忑自然不在話下,而藝術節在2018年9月底開幕以來經歷過十一長假,有將近十萬名遊客到訪,證明了藝術節的過程是可以改變本地人對於環境的慣性,更能激發出人與所在環境更多的互動。

圖4 顧雄《向水而生》(來源:天府眉山中法科技園微博公眾號)
圖5 王義明《五彩幡》(來源:天府眉山中法科技園微博公眾號)

 

鄉村振興的藝術進行式

藝術節有期而開發計畫無期,鄉村振興、地方再造是一場長期變動的過程。可以說「藝術節」的存在是宣告造鎮計畫的媒介,而「藝術品」則是讓居民感受到地方差異的語言,抽象的「藝術」則是從中扮演了詮釋美好生活願景的標準。透過鄉村振興計畫所推出的藝術節,其產生的影響與效益不只在計畫項目所在的基地中發生,同時也在中國的農村裡逐步發酵。

多數鄉鎮、城市或省分都在符合鄉村振興戰略思維主張之下,找出最大可用農地,透過商業操作機制進行改造,藉政府與集團企業合作開發房地產、旅遊設施、環境景觀、產業提升等,農戶、農村拆除更新,農民減少耕作,農村開始轉變,農業不再只是生產,更要為追求利潤、講究包裝而進行產業再造。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各路媒體談的同樣一件事,就是改革開放讓今日的中國擠身世界大國。因此中國對外、對內正在積極向上,通過政府支撐資金投入各項產業發展,產生強力競爭,注入資源的經濟環境自然也影響了藝術生態的擴大與需求。農村環境容納多元多樣的創意、藝術展現,同時也構成了大量農民學習或熟悉當代美學感受的機會。客觀而言,他們或將會是中國社會邁向現代化時,逐漸形成的最大人口基數中產階級,也可能是支撐未來文化創意產業最大的文化消費群眾。

圖6 石頭先生《聲音隧道》(來源:天府眉山中法科技園微博公眾號)
圖7 當地農工逛藝術節市集(來源:天府眉山中法科技園微博公眾號)

 

註釋:

1. 里山文化:里山(Satoyama)指的是介於城市與山區之間的農村或鄉間地帶。里山文化即是生活於其中的人們與自然互動所產出的物質與創造物。

 

參考文獻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