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最新消息
《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323期
.作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 出版日期:2024年12月 . ISSN:0457-6276 . 網址: https://www.nmh.gov.tw/informationimgs_199.html 《歷史文物》季刊以培養國人藝術、歷史、文物與博物館學知識,提昇美學素養為宗旨,為多元的文化藝術性刊物。自2020年度起全新改版,以「知性的.感性的.趣味的」為刊物方針,致力打造為藝術文物界的傳記文學刊物。…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4/12/14【2024第14屆全國手擲機飛行競賽】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紀念這段人類飛行歷史,及推廣航太科學知識,針對高中及國中學生為對象,自民國 100 年 12 月規劃推出第一屆「手擲機」飛行競賽活動,即受到大眾及學生們的熱烈迴響,每年都吸引超過 350 隊來自全國國、高中學生報名參與。本館預定於 113 年 12 月 14 日辦理第 14…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2024/12/07-12/22【2024第四季駐村藝術家聯合發表】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2024第四季駐村藝術家聯合發表 ★|展覽資訊|★ ✧ 展期|2024.12.07(Sat.)-12.22(Sun.) ✧ 時間|11:00-18:00 (周一休館) ✧ 地點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臺北市中正區汀洲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 駐村藝術家 |申美正 Mijung Shin (韓國)、金施昕 Siheun Kim (韓國)、李娜賢 Namia Leigh (韓國)、林延昭 Lin Yen-Chao (加拿大)、露木春那 Haruna…
【博物之島新訊】跨越時代的空間對話,忠泰美術館「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特展
展覽以「群島」的概念介紹「文化資產」、「社區營造」、「設計美學」三個領域的建築師,並說明各領域間的互動關係。(王郁鈞 攝影) 作者:王郁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博物之島新訊】穿越社群媒體的影像冒險!府中15「少年拍」特展的互動體驗
江奕勳打造虛擬實境遊戲《AC WORLD》,邀請觀眾透過遊戲,體驗時下社群媒體的追求名氣與關注的現象。(楊子瑩 攝影) 作者:楊子瑩(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研究助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熱鬧繁忙的板橋府中地區,既是社交聚落,也是生活樞紐。位於捷運府中站旁的「府中15」,不僅是一座兼具電影院及展覽的藝文場館,長期以來深耕影像藝術,包含動畫、紀錄片、電影及實驗影像等形式。透過展覽、影展及各項活動,回應著當代影像文化的脈動。…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4/12/07-12/15【跨域創新能源,共享永續未來! 「2024臺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展」】
「2024台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展」7日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工館)盛大登場。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15日,展場就在科工館1F大廳,歡迎民眾免費參觀。…
橫山書法藝術館:2024/11/17-2025/2/24【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本展「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於2024年11月17日起至2025年2月24日隆重展出。本次集結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臺灣,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阿根廷9地的書法名家,共展出59組件書法作品,呈現當代書法藝術的多元面貌與發展脈絡。…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24/11/29-12/10【跨國傳愛.絕處逢生—俄裔台媳藝術治療家尤湯雅V.S.癱瘓口繪天使周玉茹奇蹟聯展】
俄裔台媳藝術治療家尤湯雅(Yu Tatiana),1977年出生於俄羅斯,畢業於俄羅斯藝術大學,主修兒童心理學和藝術,遠嫁臺灣十多年,雙眼因細菌感染導致全盲,經2次眼角膜移植手術才重見光明,體悟生命真諦,將俄羅斯的金屬線纏繞與排灣族的琉璃珠結合,兩種文化激盪下,創造出具新意的藝術成果,近年她融合東西方文化,把兒童心理學底蘊的彩筆展開校園彩繪壁畫,幫助許多弱勢學童畫出希望、找到生命光彩、活出幸福人生。…
【博物之島新訊】挖掘犯罪檔案中的地方故事!英國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的多元體驗
牢房監視孔影像裝置,影片中由演員扮演的囚犯模擬牢房生活,觀眾藉此可體驗監視囚犯生活的視角。(© West Midlands Police Museum) 作者:王欣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 坐落於英國伯明翰市中心、聖喬治廣場附近的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West Midlands Police Museum),是一座以當地兩百多年警務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最早由警探 Charlie Elworthy…
博物館簡訊第110期:從展示到對話:博物館在教育推廣中扮演的角色
《博物館簡訊》第110期要目|從展示到對話:博物館在教育推廣中扮演的角色 客座主編序: 從展示到對話:博物館在教育推廣中扮演的角色 洪世芳 人權路徑:行動博物館與兒童工作坊的實踐 王莛、張惟中、黃龍興 真實故事最動人:《天曉之前—思念文物典藏展》的共感敘事 鄧宗德、簡尚柔 從陰影到光明:一位白恐見證者的人權教育實踐 陳欽生、施佳如/整理 遺址不危險:在負面歷史現場穿越思考人權、戰爭與和平 黃舒楣 文化重構:社會博物館學視角下的葡萄牙攝影中心與嘉義舊監獄 黃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