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館所最新活動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2025/04/17-04/28 【畫出無限.活出勝利—自閉畫家吳承祐V.S.肌萎天使鄭鈴輪轉生命聯展】
吳承祐2005年出生於屏東,畢業於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綜合職能科,一歲10個月時,被高雄長庚醫院診斷中重度「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繪畫是吳承祐的另一個生命,不但讓他得以表現自己的情緒想法,也透過調配顏色的視覺刺激,帶給他更多生活中的趣味,打開對外溝通的另一扇窗。此次展出的作品,能感受到吳承祐單純直觀的創作色感與奇妙視角,而每一幅畫作也都可以看見他的努力與進步,讓更多人認識自閉症類群孩子,在藝術的國度中擁抱多元美感。 …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25/4/18-10/06【相遇: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
陶瓷是人類創造力的載體,從實用性延伸到藝術性,也成為美術創作的載體。在臺灣陶瓷發展的歷程中,不但陶藝家創作陶瓷作品,從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也有許多水墨畫家、油畫家、水彩畫家、版畫家等藝術家,以陶瓷做為載體從事繪畫創作,形成一片多彩繽紛的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 鶯歌是臺灣陶瓷產業的重鎮,不僅聚集著與陶瓷相關的各種業者,也有許多藝術家在此活躍。面對新時代變化,鶯歌陶瓷產業積極尋求轉型,在擴大陶瓷價值的動力下,也促進了一股「畫家繪陶瓷」的創作趨勢。 …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2025/5/3-9/28【快門下的勞動史/博物館向攝影跨域出擊】
【疲憊的人——我們如何走到這個令人疲憊不堪的時代?】 將邀請台師大教授,從哲學的觀點切入,探討為何現代人總覺得疲倦,卻又說不清到底為什麼累?倦怠不只是個人感受,更與我們所處的社會、勞動模式、科技環境緊密相關。本場講座將從文化與歷史的角度,探討倦怠如何形塑不同時代的身心狀態,並思考在這個令人疲憊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自處? 講者: 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教授 主持人: 陳柏謙|台灣勞動歷史與文化學會 秘書長 時間:2025 年 5 月 3 日(六)15:00-17:00…
富邦美術館:2025/3/15-6/30【「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 」— 4-5月活動《手縫記憶工作坊》/《親職講座》溫暖登場!】
2025年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精彩活動即將登場! 富邦美術館邀您一同在創作中認識自己,在對話中編織關係。 1. 跨界工作坊:《縫織記憶的頌歌》- 路易絲・布爾喬亞布書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靈感來自路易絲·布爾喬亞《比耶夫爾河的頌歌》(Ode à la Bièvre),透過藝術家楊芳宜、林資芬帶領參與者進入這場靜謐的對話。我們將翻開自己的過往,尋找那些藏在衣櫥深處的碎布,將溫暖的記憶編織成一本獨一無二的布書,留下時光的印記與情感的連結。…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2025/04/26-06/07【阿嬤家「做伙行──阿嬤們的綺麗冒險」特展系列活動】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於2025年上半年隆重推出的《做伙行──阿嬤們的綺麗冒險》特展,4、5、6月將邀請帶領阿嬤們進行身心照顧工作坊的「大咖級」老師們,來阿嬤家與民眾近距離接觸,分享當時阿嬤們參加工作坊的過程、看見與感動。 自《做伙行──阿嬤們的綺麗冒險》開展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觀眾回饋,希望能更深入了解阿嬤們在身心工作坊中的參與與經歷,進一步貼近她們的生命故事。誠摯邀請您一起加入,一同走進阿嬤們的勇敢旅程,感受她們的堅韌與溫暖! 即日起開放報名,歡迎手刀加入! …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4/8-4/13【「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系列活動】
「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於今(114)年4月12日開展,展期至114年7月6日止,「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以聲音為核心,促使龐畢度中心的新媒體收藏與臺灣、中國及香港等地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對話。此展覽承襲113年「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展覽,作為計畫的第二階段,集結約30件作品,涵蓋實驗音樂、聲音裝置、影音創作等多種形式,探索聲音如何突破界限、形塑感知。展覽透過聲音的擴散性,引導觀眾在不同空間中移動,打破視覺為主的展覽框架。 相關系列活動時間: Beyond…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04/13【第22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智慧醫療-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 】
智慧醫療(Smart Healthcare)是指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尤其是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來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智慧醫療旨在提供更加精確、個性化和即時的醫療服務,改善患者的健康體驗,並優化醫療系統的運作。由國科會連續補助第22屆的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於114年04月13日上午10時邀請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的嚴成文教授,主講「智慧醫療-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帶領我們一起探索台灣未來智慧醫療的可能性。…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03/27-05/18【「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高溫篇」特展 】
…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25/04/02-04/14 【發散/反射—臺師大美術系學生聯展】
在社群媒體高度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擁有發聲的權利,也能迅速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然而,這場資訊洪流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過量訊息所引發的焦慮與壓力。本展即以此為出發點,透過藝術創作探索當代社會中的個體、科技與文化認同之間的微妙關係。 發散與反射的交錯對話 …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美術分館: 2025/4/9-5/11【 「日常中的似曾相識」黃海鳴復出首次個展 】 (開幕活動4月12日(六)下午13:30-15:30,憑邀請卡、門票入場)
三十年藝術評論生涯前我曾經是畫家,成為畫家之前甚至連油畫都畫不出來,當然很快就知道油畫不適合我那種太快的發散式怪誕聯想。最後在同一張紙上使用快乾顏料所不斷發展的即興序列,解決我的困難並獲得滿足,這其實就是我與自己的自由對話紀錄。從大量藝術家可見的作品滲透進其內心的評論工作,也算是一種個人似曾相識經驗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