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學會最新活動
2019/07/26【「博學.京都」系列講座第三場 】
「博學.京都」系列講座 7月26日博學.京都第三場系列講座,第一個主題為到日本練功去:京阪神必遊博物館解析,由黃貞燕老師主講。介紹日本關西地區十多間博物館,從日本的博物館典藏、研究、教育、展示的各範式來解析日本博物館研究與臺灣博物館研究的不同,如日本博物館的素人田野調查以及大眾齊心協力合作的研究成果展現等,讓博物館與民眾之間以知己知彼互相學習的心情。也期待臺灣可以吸納並想像如何運用於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活動。…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9/07/29【2019 Muse共識營:文物保存基本功】錄取名單
【2019 Muse共識營:文物保存基本功】 各位學員好: 感謝各位踴躍地報名,本次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及臺南市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運籌團隊主辦的「2019 Muse共識營:文物保存基本功」活動錄取名單如下。 錄取名單 陳O禎 邱O真 黃O亭 李O佳 莊O証 陳O玲 盧O山 謝O蕙 李O明 莊O宇 郭O中 謝O勳 曾O淵 李O涵 顏O蓉 李O叡 王O玲 楊O琇 謝O雯 盧O齡 盧O明 楊O琳 陳O綺 林O綺 林O宏 薛O婷 吳O瑜 蔡O霖 賴O軒 蕭O呈 陳O宇…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專業人員出席2019 ICOM京都大會及學術發表獲補助名單公告】
【博物館專業人員出席2019 ICOM京都大會及學術發表獲補助名單公告】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感謝各位會員及發表人將於本次ICOM京都大會分享您們豐碩的研究成果,為鼓勵博物館人才跨國交流,厚實專業智識與技能,本會特訂定「補助博物館專業人員出席2019 ICOM京都大會及學術發表作業要點」。…
2019/07/05【「博學.京都」系列講座第二場 】
「博學.京都」系列講座 7月5日博學.京都第二場系列講座,第一個主題為閱讀城市─京都,由李乾朗老師主講。為大家介紹了日本的古建築分期、介紹京都的城市規劃特色,京都城市格局像長安城一樣是打格子的,京都以中國四靈風水理論建造且無城牆。日本向外國汲取文化的同時也會發展、保留自己的特色,李教授建議在京都步行,細細體驗京都的風情。…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2019/06/25【會員實務工作交流茶會】
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會員實務工作交流茶會 6月25日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所主辦的實務工作交流茶會,簡報今年度國家人權館系列活動規劃,8至10月共計有兩場工作坊以及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成立揭牌的活動等,國家人權博物館緊鑼密鼓的安排及籌備。本次交流與會館所包含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二二八紀念文教基金會、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等。…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9/06/14-2019/06/27【補助博物館專業人員出席2019 ICOM京都大會及學術發表作業要點】
【補助博物館專業人員出席 2019 ICOM京都大會及學術發表作業要點】 親愛的學會會員、博物館界先進與朋友們您們好: 感謝各位發表人前段時間協助博物館學會填寫今年ICOM京都大會發表暨出席意向調查,目前統計全臺博物館及教育研究機構共有超過50篇精彩論文(含海報)將於各國際專業委員會發表。…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9/07/05【「博學.京都」系列講座 】
「博學.京都」系列講座計畫 …
2019/06/14【「CAM趨勢讀書分享會」博物館X行銷X科技-虛實融合時代的行銷思維 】
「CAM趨勢讀書分享會」博物館X行銷X科技-虛實融合時代的行銷思維 6月14日CAM趨勢讀書分享會在充滿校園氣息的史博館徐州路辦公室舉行,本場以「博物館X行銷X科技-虛實融合時代的行銷思維」為題的分享會,由本會行銷與公關委員會及博物館視聽多媒體委員會合辦、國立歷史博物館協辦。分享會特別邀請林詠能老師、張瑜倩老師、辛治寧老師擔任導讀人,從柯特勒等所著《行銷4.0》出發,提出博物館行銷思維的轉換及面臨的挑戰。 分享重點和觸及議題,包括Marketing…
2019/06/05【「博學.京都」系列講座啟動(圖) 】
「博學.京都」系列講座啟動 本年適逢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於日本京都的第 25 屆大會,大會主題是為「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據本會調查統計約有50多篇的臺灣博物館專文、海報將在ICOM各國際專業委員會發表,顯示臺灣博物館的專業實力已被國際看見、肯定。…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等合作辦理:2019/10/17-18【2019博物館的當代挑戰國際研討會徵稿簡章】
2019博物館的當代挑戰國際研討會徵稿簡章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for Museum 緣起 因應社會與環境的變遷,博物館的定位與發展持續轉變。傳統上,博物館是私人的蒐藏處所,之後逐漸轉變為具備公共性的機構;圍繞物件的蒐藏與展示,轉變為以人為導向的服務;除了教育與文化功能之外,博物館的社會與經濟功能逐漸被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