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新訊】法國人類博物館之轉變與創新:「實驗室博物館」概念之實踐
作者:周品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法國人類博物館 (Musée de l’Homme) 隸屬於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位於巴黎觀光勝地夏佑宮 (Palais du Chaillot)…
【新訊】跨越歷史藩籬:故宮用文物喚起榮民的往日記憶
作者:游旻寧 (公職社工師/國立故宮博物院教展處) 為提昇多元觀眾之文化參與及實踐社會共融理念,國立故宮博物院自2015年起進行的「藝術關懷行動計畫」(The Arts Care Project),由研究員、社工師及藝術治療師組成跨專業團隊,評估針對社會支持系統、經濟等各方面資源不足的博物館非觀眾,運用文物及博物館元素設計個別化教推活動。…
【新訊】探索博物館之謎 實境遊戲正夯!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近年來博物館逐漸規劃實境遊戲的展示教育活動,觀眾能在展場中邊解謎邊觀展,獲得學習、社交、娛樂兼具的博物館經驗! 在身為終身學習場域的博物館中,「玩中學」不再只是兒童的專屬權利!為了吸引青年族群,博物館近年來開發各種以遊戲為基礎的展示教育活動。除了已被社會大眾熟知的數位遊戲、桌上遊戲,實境遊戲也逐漸受到博物館的重視。自2013年起,許多博物館紛紛與業界專業團隊共同合作開發實境遊戲。…
【新訊】博物館自拍日
作者:施登騰(中國科大互動系助理教授/國北教大文創系所兼任助理教授) 2019年1月16日是一年一度的博物館自拍日 (Museum Selfie Day),參與方法很簡單,在博物館自拍後標記 #MuseumSelfieDay 上傳社群平台即可,如Haley Sharpe Design公司創辦人Bill Haley便於當天的twitter上傳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廳與星雲法師及墨寶同框的合成照。博物館自拍日之推廣,旨在透過數位參與,讓大眾重拾到館欣賞藏品的興趣。…
【專文】百年隱身友誼,前緣再續—國立國父紀念館與南方熊楠紀念館所
孫中山與南方熊楠1897年於倫敦相識,從此相知相惜,兩人常流連於大英博物館、海德公園等地。 作者:黃宗偉(國立國父紀念館助理研究員)…
【新訊】邁向以高齡為主體的未來:2019高齡終身學習與福祉科技國際研討會
作者:郭冠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2019高齡終身學習與福祉科技國際研討會於2019年4月25-26日由自然科學博物館與中正大學共同主辦,搭配科博館特展「親愛的,我老了」,探討以高齡為主體的未來。…
【新訊】美國博物館聯盟《趨勢觀察2019》
作者: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美國博物館聯盟 (AAM) 博物館未來中心發表《趨勢觀察》(TrendsWatch) 年度預測報告,探討新興趨勢及其對社會和博物館的意義、博物館如何應對及界入這些議題。2019年五大主題包括: 真相、信任、假新聞…
【專文】日本的「市民學藝員」,為什麼?做什麼?
作者:黃貞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圖書館館長)…
【新訊】「可及性,就是愛」 10個人人都能做到的可及性實踐
作者: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Alice Wong,Mia Mingus和Sandy Ho三人為身心障礙者,同時也是身心障礙者權益推動者,近期推出「可及性,就是愛」(Access Is Love)的計畫。她們認為,可及性不是負擔,而是為愛行動的結果;可及性是集體責任,不是少數個體的任務。 實踐可及性的第一步,便是「創造可及性」(Creating Access),以下為10個具體實踐的方式: 把可及性列為活動規劃辦理、工作場合設置的優先考量。…
【新訊】模矩化設計與巡迴展策畫 博物館永續意識之實踐
作者:郭昭翎 (國立臺灣博物館) 博物館大型展覽,從策展研究、到佈展完成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中、小型展覽通常也有6個月到一年左右的籌備期,均須投入相當的人力與經費,這些用心打造的展覽依展出的主題內容與物件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與手法,有其設計目標與特色,對觀展的民眾而言,不論是展出的內容、展示手法,還是空間設計美感與材料的運用等,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