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專文】日本的「市民學藝員」,為什麼?做什麼?
作者:黃貞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圖書館館長)…
【新訊】「可及性,就是愛」 10個人人都能做到的可及性實踐
作者: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Alice Wong,Mia Mingus和Sandy Ho三人為身心障礙者,同時也是身心障礙者權益推動者,近期推出「可及性,就是愛」(Access Is Love)的計畫。她們認為,可及性不是負擔,而是為愛行動的結果;可及性是集體責任,不是少數個體的任務。 實踐可及性的第一步,便是「創造可及性」(Creating Access),以下為10個具體實踐的方式: 把可及性列為活動規劃辦理、工作場合設置的優先考量。…
【新訊】模矩化設計與巡迴展策畫 博物館永續意識之實踐
作者:郭昭翎 (國立臺灣博物館) 博物館大型展覽,從策展研究、到佈展完成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中、小型展覽通常也有6個月到一年左右的籌備期,均須投入相當的人力與經費,這些用心打造的展覽依展出的主題內容與物件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與手法,有其設計目標與特色,對觀展的民眾而言,不論是展出的內容、展示手法,還是空間設計美感與材料的運用等,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新訊】達利復活了?AI達利將在博物館與觀眾互動
作者:謝文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自2019年5月起,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達利博物館 (Salvador Dali Museum) 參觀,可與AI達利互動,由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本人」口中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 達利博物館即將推出“Dali Lives”,以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專文】臺灣原民館的走向
作者:李莎莉(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北投文物館館長) 緣 起 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是什麼?…
【新訊】珍惜傳統 邁向未來:518國際博物館日
作者:Alexandra Fernández (國際博物館協會秘書處專員) 譯者:Marcie Lu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於1977年成立國際博物館日,目標是為宣揚重要的理念:博物館是文化生活和交流的重要手段,能夠豐富文化、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合作、和平。…
【新訊】跨國、跨界、跨文化的策展實踐-「南洋味.家鄉味特展」
作者:袁緒文 (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2017年國立臺灣博物館策展團隊和移民工社群共同策畫「南洋味.家鄉味特展」,經臺博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019年來到巡展的第三站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每一站皆吸引到許多移民工社群朋友前往參觀。…
【新訊】與口述影像互動 人權教育與觀眾交流新可能
撰文:陳佳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隸屬於南加州大學 (USC) 的Shoah基金會,致力於蒐集尤太大屠殺倖存者口述證言,希望透過口述證言發展同理心、理解與相互尊重。有感於倖存者逐漸凋零,自2010年起,基金會開始應用360度攝影及語音辨識等技術,錄製口述證言影片,讓觀眾感覺倖存者彷彿親臨現場般,接受各種提問並回答,大大地拓展了人權教育的潛能,受到世界各地人權博物館與紀念館的重視。 USC Shoah基金會的視覺影像資料庫 (Visual History…
【新訊】從搖籃到搖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展示硬體再利用
撰文/攝影:劉世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展示教育組) 博物館的特展展示週期一般設定為3至6個月,為求文物展示效益,須應用多樣性的展示媒體與家具設備,然而豐富性與互動性等需求也反映在高昂的製作成本與運輸費用上,成為博物館營運的壓力。若將永續設計納入展示規劃,便能創造博物館的循環經濟。…
【專文】挑戰公害病及其汙名: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博物館實踐
作者:平井京之介(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人類文明誌研究部教授)、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