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臺史博推動公眾史學,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受國際關注

「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作者:林佳逸(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感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策展人研究組組長陳怡宏、共同策展人展示組研究助理趙小菁,臺史博「歷史那一天」讀書會成員前副館長謝仕淵、研究組組長陳怡宏與王美雯小姐,以及參與志工群提供本文所需資訊。 2019年ICOM京都大會期間,國際受難者紀念館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morial Museums in Remembrance…

【博物之島專文】虛擬實境是洪水猛獸或博物館新希望?故宮聯手各界專家為你解惑

行政院數位委員唐鳳展現網路世界數位串連的重要性,現場採取數位提問與專家回答環節。 作者∕攝影:藍敏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19年12月16日,舉辦新虛擬x明日實境—21世紀博物館藝術科技研討會,邀請國際博物館界、企業界與政府代表,討論數位科技在博物館應用的可能性。與會貴賓分別為羅浮宮文化傳媒規劃部Dominique de Font-Réaulx總監、橘園美術館Cécile Debray館長、慕夏基金會Marcus…

【博物之島新訊】什麼是CRM?一起藉由數位管理讓博物館走向國際

作者:李兆翔(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隨著全球化與資訊社會的與日俱進,文化資產保存的應用與記錄已廣泛且大量地數位化,網路世界好比一座無盡藏的圖書館,為使文化資產領域數位資訊妥善運用與有效傳播,亟需建立一套專屬的數位資料編目系統,判斷各個資料之間的關聯性,讓人得以按圖索驥而不紊亂無章。 為此,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博物之島新訊】讓孩子引爆你的好奇心!雪德水族館「好奇海洋」影片獲AAM大獎

作者: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簡稱AAM)優質學習資源獎項(EdCom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Resources),2019年頒發給芝加哥雪德水族館(Shedd Aquarium)。該館於2018年9月起發佈【好奇海洋】(Sea Curious)系列影片,聆聽與接納孩子的建議,以4至10歲的小孩為目標,點燃大家對海洋生態的滿滿好奇!…

【博物之島新訊】這些博物館行銷太ㄎ一ㄤ!看博物館如何施展吸睛大法

作者: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圖:洪達媛提供,秦始皇帝陵博物館兵馬俑一號坑 為了吸引民眾目光,各行各業使出渾身解數,行銷方式五花八門、出其不意。許多博物館為了推廣展覽,用趣味的方式吸引民眾走入博物館。有些產業以創意鼓勵民眾參與,最後還辦了展覽。以下介紹幾個讓人發笑的博物館行銷手法,希望引發大家更多的創意發想。 加拿大自然博物館:恐龍要去哪?恐龍們也愛博物館!…

【博物之島專文】從鱸鰻頭的拘留室到博物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光榮翻身

作者/攝影:劉庭妤(自由作者)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原臺北北警察署),保存殖民統治時期的「拘留室」、「水牢」,現今卻作為保存新文化運動光榮歷史的展示空間。迥異的兩方敘事,展現當代社會為因應自身文化主體性的追求,再詮釋過去歷史的成果。 珍貴的黑暗遺產—扇形拘留室、水牢…

【博物之島新訊】電子紙取代說明牌—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結合科技與公眾參與

作者:城菁汝(國家圖書館編輯) 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Estonian National Museum,下稱ENM)位於愛沙尼亞第二大城也是大學城的塔圖(Tartu),成立於1909年,2016年10月重建開放,2018年獲歐洲年度博物館獎之「肯尼思‧哈得遜獎」(Kenneth Hudson Award)。本文探討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常設展「相遇」(Encounters)展示及公眾參與手法,並介紹該展對數位科技(特別是電子紙)的應用。 …

【博物之島新訊】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揭曉—博物館平權:多元與共融

文字摘譯:盧姿麟 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每年舉辦國際博物館日,旨在讓更多人了解「博物館是文化交流、文化充實、增進族群相互了解、合作、和平的重要管道」。國際博物館為日每年於5月18日,2019年全球有超過3萬7千個博物館在158個國家和地區共襄盛舉。 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平權:多元與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