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共築我們的島嶼故事:馬祖就是一座博物館!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近年以「馬祖是座博物館」作為願景,共築整個島嶼的故事。(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提供) 作者:岳宸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本文特別感謝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賴若欣小姐接受訪談並提供相關資訊。 你有去過馬祖嗎?遠在海的另一端,馬祖作為戰地前線,長期披著神祕的霧紗。由於島嶼邊界所帶來的隔離性,馬祖保留了許多原鄉福州的閩東文化和戰地歷史,也形塑出豐富而特別的地方發展紋理與地景,如澳口、廟宇、聚落、軍事據點等場域。…

【博物之島新訊】你的故事,見證「我們」的歷史:荷蘭國立博物館「革命!印尼獨立」特展

「革命!印尼獨立」為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於近期推出的特展,講述印尼脫離荷蘭300年的殖民統治、爭取獨立的那段歷史,藝術家的作品亦為展出重點,呈現藝術如何見證時代並做為另一種形式的抵抗。展覽將持續展至2022年6月5日。圖中作品:Hendra Gunawan,《Pengantin Revolusi (Bride of the Revolution)》,1957. (Jakarta, Museum Seni Rupa Dan Keramik)…

【博物之島專文】如何創造出好的展覽?一窺策展秘辛! 「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講座紀實

如何創造出好的展覽?一窺策展秘辛!「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策展理念與展覽敘事規劃」講座紀實(歐陽德 設計) 作者:作者:陳蘊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博物館中的展覽可謂五花八門,而當中所傳遞的訊息與知識又是何其豐富奧妙!博物館書寫者要如何分析其中的敘事觀點與展示手法,甚至進一步了解策展人的規劃理念與實踐細節呢?…

【博物之島新訊】藝文團體如何與企業合作?齊柏林空間《映河》看見企業社會影響力

齊柏林空間第三號作品《映河》。圖為展覽開端「河流開始的地方」。(程元 攝影) 作者: 程元(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金融處專員) 蔡亞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測量及空間資訊組助理教授) 齊柏林基金會於人文風貌濃厚的淡水構築了齊柏林空間,自2019年的首展《見山》、2020年的《逐岸》,再到如今第三號作品《映河》,齊柏林導演鳥瞰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再再喚醒社會大眾反思國土環境保育,更打動企業願意加入環境守護隊,一同來照顧美麗的台灣。 走入有河之地,映照無所不在…

2022/5/22 【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第四場 | 展覽評論的雙面刃?解析評論策略與內涵

網路書寫博物館—文化部博物之島寫作人才培育系列講座 第四場 | 展覽評論的雙面刃?解析評論策略與內涵 時間:2022年5月22日(日)下午14:00—17:00 地點:Google Meet 視訊會議室 人數:90名(講座對象:博物館從業者與相關系所學生、藝文工作者、一般民眾。若人數超出限制,錄取名單將依上述順位排序篩選,並保留報名資格之最終審核權利。)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5月16日(一) 錄取通知:5月18日(三)同步寄送錄取通知與會議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