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失智者的音樂饗宴!國家交響樂團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推出「音樂會處方箋」

2019年起,國家交響樂團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推出「音樂會處方箋」,邀請失智者、照顧者與大眾一同參與音樂饗宴。圖為2022年3月《音樂的魔法共遊》音樂會。(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作者:蕭茜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本文部分圖片由國家交響樂團授權使用…

2022ICOM布拉格大會臺灣學術論文集徵稿至2023年1月31日

為集結臺灣博物館界豐碩的學術能量與研究成果,並累積我國參與ICOM國際年會的專業交流經驗,本會預計於2023年出版【國際博物館協會2022布拉格大會學術論文集】,邀請各位依下列注意事項提供英文全文稿件: ◎稿件內容: 英文全文3000~5000字,圖片以4張以下為原則(需擁有或取得使用授權並提供說明) ◎文獻引用格式: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詳細引用細則請參網站):…

【博物之島新訊】以史為鏡:考古學的21世紀永續實踐

德國柏林都貝爾露天博物館(Museumsdorf Düppel)依照考古發掘成果,復現並重建12世紀的村莊,體現古老農牧業的多樣性概念,可做為當前永續發展的指引。(© Stadtmuseum Berlin) 作者:王仲群(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 專注於過去的考古學,可以如何回應「永續性」?考古學又能給予當代什麼視角?呼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2022年大會主題,國際考古和歷史博物館及藏品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博物之島新訊】塑膠的未來在何處?「塑膠:重塑我們的世界」特展提供新思路

「塑膠:重塑我們的世界」適逢埃及COP27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提升公眾對議題的認識上格外具有意義,邀請大眾一同探討解決塑料污染以改善環境的可能性。(Credit: V&A Dundee Museum)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隨著近年減廢觀念與環保意識的高漲,博物館界同樣以自身專業提出觀點,尤其不少與「塑膠」(Plastic)相關的主題,如:比利時布魯塞爾下水道博物館(the Sewer…

【博物之島新訊】延續文化遺產的典範!「安妮影像日記」與「貝魯特援助文化遺產計畫」獲得第21屆最佳遺產獎

「若安妮當時不是寫日記,而是用相機記錄那段在密室躲避德軍的日子呢?」這是「安妮影像日記」項目的起點,片中安妮以「自拍」的方式,講述了她的心聲。(Courtesy of Photo Collection Anne Frank House)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在過去二十年間,世界局勢不斷變化,紛亂而動盪的狀態持續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遺產(heritage)同樣跟著時代而改變,被氣候變遷或政治動亂影響,它們的未來是一個未知數。…

【博物之島專文】肖像畫的民主化與性別意識: 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特展

《時代的臉孔》展覽裡,臺灣觀眾與肖像人物——英國著名芭雷舞演員達西.巴塞爾(Darcy Bussell)的交會。(葉家妤 攝影) 作者:郭怡汝(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 世界最大肖像蒐藏機構「英國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所策畫的《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全球最終站,8月27日起至112年2月28日止在臺灣奇美博物館登場。…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23臺灣陶藝獎」徵件】

2023臺灣陶藝獎 徵件 ❉ 內容: 新北市政府為鼓勵陶藝創作、提昇陶藝文化,以「見證典範、創建未來、豐富當下」之精神, 策劃「臺灣陶藝獎」,並設置「卓越獎」、「創作獎」、「實用獎」、「新銳獎」四大獎項,冀望以此為臺灣陶藝文化挹注活水、開拓新疆。…

【博物之島新訊】化恐懼為驚嘆!「克拉拉與爬行動物」特展挖掘藝術史的動物譬喻

「克拉拉與爬行動物:從恐懼到驚奇」特展現正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展出,牆上的螞蟻〈Casa Tomada〉為藝術家Rafael Gomezbarros的裝置作品,引導觀眾前往特展展廳。(Credit: Rafael Gomezbarros, Casa Tomada, Rijksmuseum. Photo: Henk Wildschut)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