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新訊

【博物之島新訊】英國V&A博物館用快速蒐藏回應反抗滅絕XR運動

正視氣候危機的「反抗滅絕」運動,2018年起在全球遍地開花,英國倫敦V&A博物館於2019年七月宣佈,蒐藏該組織製作的抗爭物件,並於館內的「快速回應蒐藏」展區展出。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Press Office)。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2014年,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博物之島新訊】區域博物館驚豔!活絡的日本社區與生態博物館網絡

大阪平野町博物館與社區居民策畫的文化迎賓活動 作者∕攝影:賴維鈞(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OM ICR副主席2019-2022) 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Regional Museums; 簡稱ICR)2019京都年會主題為「區域博物館促進文化及自然資產的可持續性利用」(Regional museums encouraging sustainable use of cultural and natural…

【博物之島新訊】想讓雕像替你表情達意嗎?藝術英國徵集新雕像表情符號

作者: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藝術英國(Art UK)是成立於2002年的文化教育慈善機構,2019年起將分佈英國各處的雕像數位化,近日更是推出以雕像為題材的表情符號(emoji)競賽,徵集有趣、有梗的表情符號,強化雕像作為人們共通語言的可行性。 對現代人而言,表情符號不只能豐富文字的趣味性,其中的意涵更是多元。目前最廣為人知的雕像表情符號僅有兩個:復活節島摩艾石像(Easter Island head)、美國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博物之島新訊】美術館怎麼跟企業合作?從空間應用轉向策展思維

GINZA SIX塩田千春〈六艘船〉 作者∕攝影:張吏爵(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生) 藝術文化與企業組織的合作,能起到扶持藝文發展、資源整合應用及提升附加價值等效益,有合作契機的二者,卻時常因文化與經濟價值的觀念落差,落入二元對立的窠臼。如何搭建彼此的溝通橋樑,達到互利雙贏的局面?了解雙方需求的藝文中介者扮演關鍵角色。…

【博物之島新訊】追求言行一致!行動派的博物館教育

CECA會場(謝文馨攝影)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國際博物館協會的教育與文化行動委員會(ICOM-CECA, Committee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ction)今年以「博物館教育的角色:支持自我與社會」(Roles of Museum Education: Supporting Self and Society)為主題,於9月2日至4日的ICOM京都大會共舉辦12場專題講座及實務案例發表。…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的文物可以摸嗎?倫敦博物館讓你觸摸城市的歷史

倫敦博物館入口處 作者∕攝影:江篠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國立清華大學專任助理)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位於英國倫敦市的巴比肯地區(Barbican),博物館的宗旨是希望讓人們了解並欣賞倫敦的文化遺產和歷史,並藉此增加倫敦人對自身多元文化的認同。博物館的展覽內容以倫敦的城市歷史為主,常設展按照年代區分為九個展區,從史前時代一直到21世紀的現代,是倫敦市民或遊客理解倫敦歷史的好去處,也是學校參訪的熱門景點之一。…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訴說困難歷史?來自日本及其殖民與佔領國家的聲音

台灣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提供創作素材讓觀眾留下觀展心得(田偲妤攝影) 作者:陳佳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博物館如何呈現殖民與戰爭記憶?殖民與被殖民者又如何反思這個議題?2019年ICOM京都大會中的ICMEMO與FIRMH聯合會議*,主題為「博物館如何呈現難以述說:來自前日本殖民地的聲音」(How Museums Say the Unfathomable: Voices from Former Colonial Territorie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