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新訊

【博物之島新訊】歡迎騎腳踏車來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防疫經驗與啟發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旁的代客泊腳踏車區(© Paul Lobo/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作者:朱安如(紐約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UNY藝術市場研究碩士、藝文工作者) 2020年8月,紐約市的大型博物館、美術館,在歷經近半年的完全閉館之後,重新開放。當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The…

【博物之島新訊】日本新成立「文化財防災中心」,集結全國資源保護文化財

地震後的熊本城(Totti, CC BY-SA 4.0) 作者:呂怡屏 2019年10月31日,日本沖繩縣首里城,這座琉球王國復原都城,慘遭祝融之災,這場火災不僅燒毀了有形的文化財,當地居民亦如同被帶走心靈支柱般失落。這起事件讓日本相關單位再次思考,如何從行政體制和實質行動上,提升保存文化財的效率,這也是促成2020年10月1日成立「文化財防災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

【博物之島新訊】呱!汪!喵!博物館另類館員超萌來襲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5周年館慶登場的「木博喵」,帶領觀眾用「喵」視角重新認識大溪。(田偲妤 攝影) 作者: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當代博物館以「人」為核心,以連結生活的內容為基礎,透過有趣的展演鼓勵眾人參與。然而,除了人之外,也有一些「另類館員」以博物館為家、在博物館工作,成為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超萌話題! 呱呱!住在大都會屋頂的鴨鴨家族 2020年7月下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IG貼上大腹便便的母鴨照,引發熱議!…

【博物之島新訊】與地球對話—倫敦科學博物館年度計畫關注氣候危機

作為英國博物館界提高氣候意識的領導者,科學博物館持續致力於圍繞氣候變化的公共計劃,同時在展覽研究外積極落實其目標。例如2019年,將在未來十年中,每年在SMG集團莊園內種植至少1000棵本地樹種,並加入已經在國家館藏中心種植的43,000棵樹。© Science Museum Group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全文圖片由倫敦科學博物館授權媒體報導使用…

【博物之島新訊】探索礦山藝術季-藝術創作與綠野仙蹤的羈絆

黃仲辰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田偲妤 攝影) 作者:許正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策劃之「礦山藝術季」地景藝術展(2020.10.29-11.30),隱身在祈堂老街之中,應用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在過去的文化遺址和舊有空間,進行藝術創作與社區設計,重新建立藝術、公共領域及社區參與的關係。…

【博物之島新訊】沉寂歷史的她者之聲:義大利巴洛克女畫家阿爾泰米西婭倫敦首展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全文圖片由倫敦國家美術館授權媒體使用 「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在1971年提出此試問,進而開啟一系列女性主義和藝術史論述的交鋒。直到今日,女藝術家已成為藝術機構最為聚焦的項目之一。倫敦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的女性藝術家作品在2,600餘件館藏中雖只佔了28件,但館方確實致力於此目標,如2019年將英國畫家布里奇特・萊利(Bridget…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虛擬導覽是否符合觀眾的真實需求?

許多地區為控制疫情而封城,人們被迫待在家中,虛擬博物館的需求因而大增。(Image by Engin Akyurt from Pixabay)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疫情期間,不少博物館紛紛推出線上虛擬導覽,讓觀眾在家也能安全舒適地逛博物館。不過,這些虛擬導覽真的符合觀眾的需求嗎?…

【博物之島新訊】義大利博物館因疫情關閉,國家委員會超暖心打氣

義大利國家委員會在海報上呼籲:「博物館,讓你的聲音被聽到!」「博物館關閉,不是停止!」鼓勵當地博物館主動發聲,雖然必須暫時關閉,但不會停止發展。(Photo credit: ICOM Italia) 作者:葉庭君(義大利 Istituto Marangoni 策展管理碩士生) 2020年10月下旬,義大利面臨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才剛重新開放幾個月的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古蹟等文化機構,配合政府頒布的總理令(DPCM),再度關起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