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專文
【博物之島專文】臺灣故事整理術:專訪臺史博《觀・臺灣》前主編陳涵郁
臺史博陳涵郁介紹《觀・臺灣》。(郭冠廷 攝影) 作者: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走進專訪會議室,大桌上擺放2009年創刊至今的《觀・臺灣Watch Taiwan》,相疊起來高度不過三十幾公分,其中卻承載無數臺灣歷史與地方故事,以及幕後作者、編輯群難以計量的繁瑣流程與揮汗心力。刊物之後,是一位帶著書卷氣息、神采奕奕的女性——《觀・臺灣》第十期至第五十五期主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簡稱臺史博)陳涵郁助理研究員。…
【博物之島專文】促進展廳學習的N種可能!歐美博物館親子自導式探索資源案例
荷蘭庫勒慕勒博物館設計多樣自導式探索資源,圖為兒童觀眾於展場遊玩館方設計之骰子遊戲。(Children, playing the Museum dice game in the Kröller-Müller Museum. Photo by Wieneke Hofland) 作者:劉君祺(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助理研究員)…
【博物之島專文】今夜星光燦爛—香港文化博物館常設展《瞧潮香港60+》
香港文化博物館(張致堯 攝影) 作者:張致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對於臺灣的觀眾來説,即使未曾到訪香港,香港的流行文化卻已無數次造訪大家的生活:不分晝夜地在第四台播放的港產片、動聽卻聽不明白的粵語歌以及一個又一個熟悉又陌生的流行巨星,我們對香港的認識漸漸在這些光與影之間形成。那麼,香港人又如何理解屬於他們的流行文化呢?就讓我們透過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展覽來一探究竟! 【博物之島專文】不只是聽歌——評《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常設展 …
【博物之島專文】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維梅爾與當代荷蘭攝影師卡洛琳・希肯克(Caroline Sikkenk ),同名之〈倒牛奶的女僕〉畫作與攝影作品對照。( ©Rijksmuseum 及 王幸慈 翻攝)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你買到『維梅爾』大展的票了嗎?」在2023年的荷蘭,這句話成為博物館愛好者及遊客之間的問候語。…
【博物之島專文】失去名字的人們:藝術展示中的他者
巴勒珍藏館(The Burrell Collection)於2022年新開設的常設展中,展示眾多非西方文化物件,而館方又如何詮釋這些異文化展件呢?(Collections Image courtesy of © CSG CIC Glasgow Museums Collections) 作者:楊育睿(英國約克大學藝術史學系博士) 位於格拉斯哥的巴勒珍藏館(The Burrell…
【博物之島專文】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故宮南院「夏日親子藝術月」的互動體驗區均以當期展覽內容為基礎進行規劃設計,圖為2022年的「景泰藍體感迷宮」與「鬥彩實驗室」(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提供)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從未抵達,從未放棄。」年紀輕輕、帶著書卷氣息的鄭莉蓉,引用了左翼詩人和劇場工作者——鍾喬老師的話,表達內心深沉的決心。…
【博物之島專文】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游貞華長年於博物館中關注文化平權的宣示與實踐,協助不同障別的觀眾更貼近博物館,圖為蘭陽博物館製作館建築通用設計的模型。(蘭陽博物館 提供) 作者|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博物之島專文】融合自然脈絡的古文明展示— 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揭開阿茲提克帝國神祕宇宙觀
出土於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遺址的雨神(Chalchiuhtlicue) 石像,是生命來源的重要象徵,同為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迎接觀眾的第一項展件,觀眾立刻意識到自己即將進入中美洲文物的洗禮。(Photo by katiebordner, flickr, CC BY 2.0) 文|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位處墨西哥城中心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一座被綠地包圍、崴峨壯大的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博物之島專文】你的感覺很重要!了解博物館中的觀眾情緒研究
德國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以色列雕塑藝術家Menashe Kadishman 的作品——落葉(Shalekhet)(林玟伶 攝影) 文|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你注意過參觀博物館時的情緒嗎? 博物館與遺產地是一個充滿情感的場域。有研究者稱之為記憶劇場(theatres of memory),將博物館藏品、遺址作為文化工具,以刺激記憶並創造回憶【註1】。情緒與記憶的關係密切,研究「博物館經驗」的學者John…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2016年臺史博「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特展(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文|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每當一首歌曲響起,都能夠召喚出每個人心中的某一個時代、某一段記憶,透過節奏、歌詞,聽歌與寫歌的人相互共振及共情。因著「聲音」能夠引發共感的特質,當代許多展覽也透過展示聲音,為觀眾提供更豐富的觀展體驗。然而,我們如何展示無法以肉眼直接看見的「聲音」呢?又如何透過展示音樂再現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