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新訊
【新訊】珍惜傳統 邁向未來:518國際博物館日
作者:Alexandra Fernández (國際博物館協會秘書處專員) 譯者:Marcie Lu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於1977年成立國際博物館日,目標是為宣揚重要的理念:博物館是文化生活和交流的重要手段,能夠豐富文化、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合作、和平。…
【新訊】跨國、跨界、跨文化的策展實踐-「南洋味.家鄉味特展」
作者:袁緒文 (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2017年國立臺灣博物館策展團隊和移民工社群共同策畫「南洋味.家鄉味特展」,經臺博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019年來到巡展的第三站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每一站皆吸引到許多移民工社群朋友前往參觀。…
【新訊】與口述影像互動 人權教育與觀眾交流新可能
撰文:陳佳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隸屬於南加州大學 (USC) 的Shoah基金會,致力於蒐集尤太大屠殺倖存者口述證言,希望透過口述證言發展同理心、理解與相互尊重。有感於倖存者逐漸凋零,自2010年起,基金會開始應用360度攝影及語音辨識等技術,錄製口述證言影片,讓觀眾感覺倖存者彷彿親臨現場般,接受各種提問並回答,大大地拓展了人權教育的潛能,受到世界各地人權博物館與紀念館的重視。 USC Shoah基金會的視覺影像資料庫 (Visual History…
【新訊】從搖籃到搖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展示硬體再利用
撰文/攝影:劉世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展示教育組) 博物館的特展展示週期一般設定為3至6個月,為求文物展示效益,須應用多樣性的展示媒體與家具設備,然而豐富性與互動性等需求也反映在高昂的製作成本與運輸費用上,成為博物館營運的壓力。若將永續設計納入展示規劃,便能創造博物館的循環經濟。…
【新訊】賦權的典藏:博物館典藏未來策略建議
撰文: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英國博物館協會 (MA) 發表《賦權的典藏》(Empowering Collections) 報告,思考未來十年博物館管理及使用典藏的策略。報告爲2018年《典藏 2030》調查計畫之成果,MA…
【新訊】生活裡的美角 踏出校園的美感教育
撰文:陳沛欣(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敘事空間碩士)…
【新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展示綠化實踐:「她和她的少女時代- 典藏織品展」
撰文/攝影:林慧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劇藝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根據文化部統計,接受輔導的地方文化館約399 處。*…
【新訊】博物館與社會永續性:新加坡博物館友善平權實踐概況
撰文:蔡宜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何謂社會永續性? 博物館在社會永續與友善平權的議題上能如何貢獻己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於2018年11月29日邀請到資深的新加坡獨立博物館教育人員陳愛云 (Karen Chin),透過實務經驗,分享新加坡博物館的實踐概況。現任新加坡動物園教育部門助理總監的陳愛云,曾任職新加坡亞洲文明館、土生華人博物館及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多次獲邀在ICOM的年會上發表,其執行的教育活動更曾獲選為值得學習的典範 (Best…
【新訊】透過藝術治療 在博物館裡發現自我
撰文:王惇蕙(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過去,在博物館接受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並不常見。然而,愈來愈多藝術心理治療師(art psychotherapists)於療程中使用博物館/藝廊資源,他們相信無論年齡大小,人們皆能藉由藝術、文字表達情感與經歷。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藝術心理治療師,以往多在醫院或門診中心看診;近期嘗試以心理/精神疾病(mental health…
【新訊】以事實說明真相 #Day of Facts 美國博物館發起的社群媒體行動
撰文:王雅璇 (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2017年2月17日由兩位博物館專家Mara Kurlandsky和Alli Hartley,在社群媒體發起「事實之日」(Day of 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