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新訊

【博物之島新訊】古美術館變身動物園 親子觀眾學習的好去處

結合書畫藝術與生態知識的故宮動物園特展(郭冠廷 攝影) 作者:郭冠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今年夏天,台灣與日本的博物館,不約而同以動物為主題吸引親子觀眾,透過小朋友喜愛的動物主題及代言人,使博物館成為兒童容易親近及學習藝術與生態知識的場域。動物對兒童的吸引力,很早就為美術館所注意,並用來吸引兒童觀眾。英國V&A博物館十年前就透過「給五歲以下兒童的引導動物」(Agent Animal for Under…

【博物之島新訊】行動派博物館正夯!無家可歸博物館為流浪者發聲

無家可歸成為社會重要議題,博物館可以怎麼做?(來源:Andreea Popa on Unsplash) 作者: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博物館行動主義(Museum Activism)挑戰博物館機構對於環境、社會與人權等議題的無為,主張博物館不應在世界面臨各種危機時隱形而不去介入,強調博物館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致力發揮社會影響力。…

【博物之島新訊】空總妖氣都市:動用五感體驗台灣妖怪的當代撒野

明華園畫師陳冠良作品〈觸怒天神〉,也同時為本次展覽「妖氣都市」的主視覺設計,作品色澤豔麗、氣勢磅礡,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攝影:劉庭妤(自由作者) 日前在空總圖書館、A棟宿舍展出的「妖氣都市」,由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舉辦,展期由7/5~9/15,結合台灣妖怪文學、當代藝術、動漫插畫、表演藝術,以及虛擬實境遊戲科技等跨領域文本,建構出當代新興妖怪民族誌。…

【博物之島新訊】完全虛擬的女孩博物館:蒐集各個時空的女孩經驗

女孩博物館於2017年推出52樣物品的故事(圖片來源) 作者: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藝術史學家Ashley E. Remer於2009年創立的女孩博物館(Girl Museum),顛覆博物館「必須有實體空間與實際藏品」的既定傳統。以服務人群為目的,女孩博物館和個人、組織、社群合作,研究、詮釋開放取向藏品(open access collections),為不同時空的女孩與女孩經驗而努力。 10年來,完全虛擬(entir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