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新訊

【博物之島新訊】思考歷史的N種方法:史博館「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特展

展覽藉由平板的互動提問,邀請觀眾分享自身對歷史的看法,並從投影螢幕中的文字雲看到不同觀點。(王郁鈞 攝影) 作者:王郁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歷史」存在於哪裡?是歷史課本、歷史老師、歷史學家或歷史博物館所言才是「歷史」嗎?如果讓你書寫「歷史」,你會以什麼方式記錄呢? 國立歷史博物館「(你+歷史)x 藝術 = ____? 『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特展(展期至2025年1月12日)也許能幫助你找到切入這些問題的方向。…

【博物之島新訊】寄居商場的英國移民博物館新特展「我們的故事」映照百年移動印記

英國移民博物館推出「我們的故事」特展,入口處以留言牆形式設計,邀請三代移民書寫並分享個人故事。(© Migration Museum) 作者:應元宜(藝文工作者、倫敦聖馬丁學院敘事環境碩士生) 在全球化的世代,英國如今有16%的人口出生於海外,倫敦更有40%以上的居民是移民。「移民」已然成為當代最迫切的議題之一,不僅是近幾年英國政黨辯論的核心議題,更影響了國家認同──誰是「英國人」?誰有資格被視為國民? 英國移民博物館(Museum of…

【博物之島新訊】挖掘被遺忘的名字:南科考古館「走向西拉雅族的原住民考古」特展

展覽呈現西拉雅族青年參與考古行動的過程及心得。(張籃尹 攝影) 作者:張籃尹(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大員(臺南安平)登陸臺灣並建造熱蘭遮城,開啟在地原住民族與不同族群的相遇契機。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造就今日臺灣多元文化並蓄的生活輪廓。…

【博物之島新訊】探秘越南峴港占婆雕刻博物館的古文明遺珍與數位發展

峴港占婆雕刻博物館「遺產寶盒」遊戲,帶領學生探索占婆文化。(越南峴港占婆雕刻博物館 提供) 作者:賴芷儀(國立故宮博物院 助理研究員) 越南峴港有美麗的沙灘、歷史古蹟以及自然景觀,榮獲《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人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被喻為「東方夏威夷」。其中,位於瀚江(Hàn River)畔的占婆雕刻博物館(Da Nang Museum of Cham Sculpture),是世界上最大的占婆藝術收藏地。 …

【博物之島新訊】創造偶的多重想像:台北偶戲館「20+現在進行未來」特展

特展開幕記者會當天邀請狂夢藝術進行馬戲表演。(林家芸 攝影) 作者:林家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許芮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台北偶戲館長期致力於各類型的偶戲展示與教育推廣;除了展覽空間,還設有製偶教室、黑箱劇場等,帶領觀眾親身體驗製偶與偶戲展演的獨特魅力。…

【博物之島新訊】在冥王星發現地與外星人相遇:美國羅威爾天文探索中心全新開幕

天文探索中心新增的科學互動展區為兒童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天文探索體驗。圖為軌道好奇區模擬操作航天器裝置的兒童觀眾。(Credit: Abe Snider /Lowell Observatory) 作者:劉曉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距離台積電鳳凰城廠北上約兩小時車程的旗桿市(Flagstaff)在2001年被命名為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暗空城市(Dark Sky…

【博物之島新訊】穿越社群媒體的影像冒險!府中15「少年拍」特展的互動體驗

江奕勳打造虛擬實境遊戲《AC WORLD》,邀請觀眾透過遊戲,體驗時下社群媒體的追求名氣與關注的現象。(楊子瑩 攝影) 作者:楊子瑩(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研究助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熱鬧繁忙的板橋府中地區,既是社交聚落,也是生活樞紐。位於捷運府中站旁的「府中15」,不僅是一座兼具電影院及展覽的藝文場館,長期以來深耕影像藝術,包含動畫、紀錄片、電影及實驗影像等形式。透過展覽、影展及各項活動,回應著當代影像文化的脈動。…

【博物之島新訊】挖掘犯罪檔案中的地方故事!英國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的多元體驗

牢房監視孔影像裝置,影片中由演員扮演的囚犯模擬牢房生活,觀眾藉此可體驗監視囚犯生活的視角。(© West Midlands Police Museum) 作者:王欣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 坐落於英國伯明翰市中心、聖喬治廣場附近的西米德蘭茲警察博物館(West Midlands Police Museum),是一座以當地兩百多年警務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最早由警探 Charlie Elworthy…

【博物之島新訊】在綠意中訴說城市傷痕:探索波蘭「華沙起義」戶外展示的治癒之旅

波蘭華沙起義紀念園區戶外展區,以花園溫柔地承接傷痛,情緒在這裡平息。(林蔓娟攝影) 作者:林蔓娟(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位於華沙市中心的波蘭華沙起義紀念園區,為紀念1944年波蘭地下軍與挺身而出的華沙市民,對納粹發動的華沙起義(Warsaw Uprising)【註釋1】而建立,包含紀念館與戶外紀念空間。自2004年創館以來,該館藉多元的策展方式,使華沙起義的意義深植市民心中。 適逢華沙起義80週年,該館以特展形式呈現80件個人物品(Tangible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