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疫同劇場解謎無邊界:「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活動評析

「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活動主視覺(實踐劇場 提供)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計畫助理)

※本文感謝實踐劇場的郭踐紅藝術總監,與傳播及伙伴拓展組的莊漢菱小姐接受筆者信件訪問,使本文更臻豐富。

「你,會是找回百合的那個人嗎?」擁有57年歷史的新加坡實踐劇場(The Theatre Practice)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於2022年4月4日至4月18日間,推出「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Gallery of Secrets: The Lost Lily)」解謎遊戲。在這場虛實整合的活動中,報名的參與者化身為尋寶獵人,跟隨著畫作隱藏的訊息,與劇中人物即時互動,一同在這座見證新加坡發展歷史的古老建築中,找尋寶藏的真相。疫情時代下,此活動如何利用博物館場域,結合劇場演出與解謎遊戲等多樣形式,帶給參與者嶄新的體驗?

 

旅程,現在開始!

「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活動一開場,隨著隆重音樂,參與者陸續線上登錄進場,第一章「揭開大幕」!這場位於美術館的畫作捐贈儀式,捐贈者梁明珠女士分享了畫作的蒐藏來由後,主持人Janine帶領參與者,透過X光儀器穿透畫作表層,試圖揭露顏料覆蓋下關於寶藏的訊息,不過梁女士隨即阻止儀器的檢測作業,更憤而離場,捐贈儀式也因此中斷。

捐贈者梁女士阻止了X光儀器對畫作的檢測作業(實踐劇場 提供)

 

隨即,在第二章「尋索開始」中,參與者展開美術館裡,七道謎題的尋寶之旅。透過握有的線索,參與者需在美術館中尋找相對應的事物,進一步成功破解寶藏的確切位置。最終,迎來第三章「重現天日」,透過劇中的主要角色,一一講述各個謎題的解謎方式,帶領參與者再次回顧自身的解謎過程;接著,劇情畫面轉至梁女士已故丈夫生前尋找寶藏蹤跡的歷程,其投注大量心力,然而卻於晚年病逝,這份寶藏也終成未竟之志。結局最後,場景回到當下,隨著參與者共同解謎的努力,寶藏的真相終於在美術館重現天日,故事也就此落幕…

梁女士丈夫Alistair日以繼夜探尋寶藏的真相(實踐劇場 提供)

 

解密,活動設計

如劇情所述,「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活動分為三個章節,第一、三章為線上演出,第二章則為解謎遊戲,活動全程主要皆透過專屬的網頁介面操作。綜覽活動的整體過程,可由「場域」、「劇情」、「解謎」等三個面向,一探此活動設計的內涵與特殊性。

活動的主要場域設置於美術館,在第一章中,以美術館為場景的捐贈儀式脫離了傳統的劇場舞臺,參與者透過專屬網頁介面即可觀看線上演出。在第二章的解謎活動裡,參與者則經由美術館的線上環景導覽系統,造訪館內的星展新加坡展廳(DBS Singapore Gallery)及位於圓形大廳的圖書檔案室(Rotunda Library & Archive)尋找線索。新加坡的本地參與者,也可選擇攜帶電子設備實際前往美術館解謎。

透過「貴姓大名?19世紀以降的新加坡藝術(Siapa Nama Kamu? Art in Singapore since the 19th Century)」常設展線上還景導覽系統,參與者尋找展覽中的指定作品(實踐劇場 提供)

 

劇情設計上,活動透過首章的故事情節,及第二章層層推進的解謎過程,闡述畫作隱含的訊息及寶藏的始末。末章更讓參與者瞭解到,劇情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新加坡於日本佔領時期發生的「金百合部隊」掠奪事件。實踐劇場的藝術總監郭踐紅指出,此活動企圖於這棟見證國家歷史的美術館建築中,訴說曾被覆蓋的不義歷史。

在呈現手法的部分,透過專業劇場演員的演出、場景與音樂配置,以及劇情與解謎過程的高度整合,提升參與者沉浸於劇情的程度。另一方面,活動利用即時串流系統,設計線上直播劇場,讓參與者可直接與劇中角色互動、提問解謎提示。也因為各場次的問答內容皆相異,更為參與者構築了獨特的互動經驗。

畫作捐贈儀式中斷後,主持人Janine即與參與者視訊說明情況並討論在畫作中發現的訊息涵義(實踐劇場 提供)

 

本次由實踐劇場編劇發想的解謎遊戲,共有七道謎題,是參與者主要投入心力遊玩的段落。在謎題設計上,參與者需解開謎語隱藏的資訊,或將所獲的線索交疊、對照,以及判讀大量且多樣類型的資料。

參與者在開啟木箱並獲得大量資料後,需判別有價值的線索及混淆的資訊,查出關鍵人名並輸入於對話框中(實踐劇場 提供)

 

而謎題又是如何與美術館連結呢?在解謎時,線上參與者需藉由環景導覽系統,尋找常設展的藝術作品,並加以檢視其中的特定細節,以及探訪館內特殊空間,使參與者拋開地域的限制,在雲端遊覽展示作品、建築空間及文化歷史。不過有部分線索為活動於美術館額外增設,或參與者僅需透過遊戲提供的道具即可解謎,降低謎題與美術館的連結程度。筆者認為解謎過程或可更善加利用館內場域或特色事物,拉近新加坡國內外參與者與美術館之間的距離,進而經由遊戲認識其展覽與建築歷史內涵,提升日後的參觀動機。

最終的謎題設置在美術館白色圓頂中的圖書檔案室(實踐劇場 提供)

 

劇場X博物館X解謎:疫情時代下的藝文跨域整合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劇場或博物館等藝文機構皆深受影響,面臨到觀眾減少、實體活動停辦、甚至暫時關閉的困境。郭踐紅說明本次「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活動發展結合解謎遊戲的線上劇場演出,整合了原先清楚劃分的藝文形式,提供「戲好看、遊戲好玩,互動有意思的體驗」。回到臺灣,當國內博物館面對近期再創高峰的疫情,或許能夠借鏡上述經驗,透過跨域、跨平臺整合的創新實踐,善用多元藝文形式與平臺介面的優勢,建構博物館與觀眾的嶄新互動關係。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