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專文】融合自然脈絡的古文明展示— 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揭開阿茲提克帝國神祕宇宙觀

出土於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遺址的雨神(Chalchiuhtlicue) 石像,是生命來源的重要象徵,同為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迎接觀眾的第一項展件,觀眾立刻意識到自己即將進入中美洲文物的洗禮。(Photo by katiebordner, flickr, CC BY 2.0)

文|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位處墨西哥城中心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一座被綠地包圍、崴峨壯大的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y,以下簡稱MNA),是世界名列前茅的重量級人類學博物館,大量保留了阿茲提克古文明和馬雅文化的遺跡,是當今收藏展示哥倫布發現南美洲前之印地安文明最著名的博物館,幾乎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必定造訪這文明的聖殿。透過MNA能夠完整窺看西班牙殖民前的墨西哥原生文化,也是認識中美洲古文明的最佳途徑。

MNA由三面展館建築與廣闊的中央廣場組合而成。(Photo by Mike Peel, Wikipedia, CC BY-SA 4.0)

 

如何揭幕與鋪陳千年的古文明發展? 

承載了近四千年文明,擁有六十萬收藏品的MNA,展示了從西元前2300年開始的前古典期中央高地,也就是今日墨西哥城所在地的西元前文化,如起於西元前200年的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文明,及興盛於第四至九世紀的馬雅文明等,其展示並非以時間軸來呈現,而是以地域性的分布來呈現墨西哥不同地區的廣袤能量。一樓的展示廳是最著名的常設展,總共十二室,從美洲的起源開始,逆時針的排列順序,展示從中央高地的阿茲提克文化,至墨西哥灣沿岸的文明,可以看到不同種族在這片廣大土地上所構成的文明脈絡,形成與美洲大陸的對話。

博物館主要分為兩進空間,前棟建築裡迎接觀眾的是間3D立體視聽室,30分鐘內以影像和立體升降模型演繹墨西哥四千年來,各地城市文明的變化,環狀舞台空間宛若一座墨西哥的國土,地面會根據墨西哥各地的方位,升起立體模型,佐以燈光投射出當年城廓的面貌。起初,中央升起著名的特奧蒂瓦坎,是中南美洲最大的金字塔,阿茲特克帝國與馬雅文明繼之而起,其城廓的樣貌和消長,栩栩如生在眼前展現。搭配英文解說和精細的3D模型演譯,觀眾可以宏觀地看見整個墨西哥在地域上的發展,宛如遊歷一場精采的墨西哥文明史,是必看的古文明揭幕式。


【博物之島專文】喚醒沉睡千年的先人—南科考古館「我們活過」特展讓人骨訴說史前故事


 

穿梭自然元素的展示,更貼近阿茲提克人的生活與信仰

進入主展覽廳前,迎面而來的方型廣場面積之大猶如古代城廓的中央廣場,巨大的銅鑄圓柱從頂部的天蓋貫穿到地面,頂部圓形的的傘狀物每隔十五分鐘就會邊旋轉邊灑下水花,有如天降甘霖般,象徵著豐饒與敬天敬雨意涵。博物館展示上充滿著與大自然的共融感,呼應阿茲提克文化信奉的四種自然力量:風、火、水、土元素。其中,火代表教育廳裡的3D立體影像動態展示;傘狀大水柱則是生生不息的水元素;走在超過三千坪的廣場裡可以感受到徐徐微風;最後,十二室的文物展示為古文物的出土。

代表水元素的銅鑄圓柱。(Photo by Kirk K, flickr, CC BY-NC-ND 2.0)

 

第一到四室陳列關於美洲的起源和農業發展,以墨西哥人的主食玉米而言,根據馬雅人的創世紀神話記載:「人類是來自玉米。」所以玉米在其宗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展覽廳特別展示了各地的玉米祖先以及保佑主食的玉米神官。這區每一室都與戶外庭園相通,並在戶外展示當時祖先生活的樣貌,包括居住的屋舍和農耕的器具。藉由空間的重返,讓文物的存在更為立體,同時也是MNA在展示上著重與自然脈絡結合的特色手法。

墨西哥人相信祖先是來自玉米,此為玉米神官。(陳佳汝 攝影)
展示廳直通戶外庭院,戶外空間即是重返文物存在年代之農耕住屋狀態。(陳佳汝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延續文化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北海道愛努文化博物館與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的啟示


 

蘊藏獨特時間觀與生命觀的鎮館石像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以巨石雕刻成的「阿茲提克曆法太陽石」,位於博物館正中心的第七室,曆法石的中心就是太陽神,周圍的四個方框代表著宇宙至今所經歷的四個年代,各自為四個新升的太陽所照耀孕育生命,而現在是正中心的第五個年代——托納蒂烏(Tonatiuh)年代。曆法石紀錄了阿茲提克的神祕宇宙觀,然而,在阿茲提克帝國瓦解後,這塊太陽石被任意丟棄在墨西哥城的中央廣場附近,後來墨西哥大主教下令埋在地底,直至1970年才被挖掘出來。

阿茲提克人會依照曆法石所刻的曆法進行農耕和祭祀等活動。根據曆法石而得知當時一年有十八個月,而一個月有二十天,加上空的五天,一樣是365天。(陳佳汝 攝影)

 

曆法石的左邊,有著一尊被支解的女人雕像,是墨西哥的守護神惠齊洛波奇特利的母親,同時也是死神與大地的母親,她代表了地球、死亡和超自然生物的連結,如今被視為阿茲提克文化中雨蛇神的形象。對於阿茲提克人而言死亡也是再生的開始,因此雨蛇神的雙手在胸前捧著心臟,被切斷的頭顱在腹部變成兩條蛇相互交疊成腰帶,代表綿延再生;同時,其也是文化和農耕的象徵,是一股創造的力量,對墨西哥人而言有重要的多重意涵。

曆法石的前方放置一尊巨大的天使容顏頭像,額頭上有著雲朵般的圖樣、面露安祥微笑,象徵著保護曆法石。最前方則是天狗的雕塑,阿茲提克人認為狗代表著戰鬥與勇氣,以天狗作為守護神為開場的鋪陳,顯現阿茲提克的戰鬥力意志。曆法石近處有天使和雨蛇神的守護,空間上呈現兩進的安排,猶如古代城廓的守衛和主殿,顯現非凡的氣勢。

左圖為阿茲提克文化中雨蛇神的形象;右圖為曆法石的前方有著天使容顏的守護神雕像。(陳佳汝攝影)
曆法石與四周有著守護神意涵的石雕。(Photo by Mark Hogan, flickr, CC BY-SA 2.0)

 

大量人像雕塑和頭像也是重要的文物呈現,可以一窺當時的社會功能性,並含有兩個指向:宗教面和日常價值文化。例如,第十室展示馬雅的帕倫克(Palenque)地下陵墓,有著與金字塔同樣的功能和構造,展示以縮小與等比例大小復原部分陵墓建築,以及在周圍陳設陪葬品和碑文,是參觀此館的重頭戲。其中一塊石碑記錄了跳舞的的角色,其右手拿著權杖、左手舉著皮革盾牌。在馬雅統治者中,舞蹈是權力的一種資源,使他們能夠鞏固自己的威望,並運用在占卜和對神的敬拜中,以增加他們的魅力。這樣象徵性的權利延續至十六世紀,舞蹈時常在公共場所上演,藉此重申國族的身分,甚至在今日以馬雅文化為主的梅里達城市(Mérida),每到周末都可以在中央廣場看到傳統舞蹈的表演。

馬雅的帕倫克(Palenque)地下陵墓複製品。(陳佳汝 攝影)

 

著名的等身雕塑「查克莫」和第六室的「戰士像」,如今已經成為墨西哥文化裡戰士形象的代表,後者也是托爾托克文明遺跡的重要物品,這些戰士雕塑在中美洲廣泛流傳,可以看出其文明因經常性征戰,進而形成戰士精神的推崇。此外從出土的男性雕像裡,對陽具誇大的形塑中,綿長的陽具代表著生生不息,是印地安文化裡對生育能力的重視。

左圖為記錄跳舞角色的石碑;中為墨西哥沿岸出土之突顯陽具崇拜的男性雕像;右圖為戰士像。(陳佳汝 攝影)

 

銘刻古文明的未竟之處

MNA在展示上著重空間脈絡和自然元素的呼應,使觀眾參觀博物館時彷彿走到過去凝結的時空。展場燈光以多如繁星的聚光燈以不同角度交織投射,形成展品自然錯落的明暗層次,有如在太陽底下的天然光澤,種種策略都讓原本可能靜態的古物有了鮮活的樣貌。

多角度的聚光投射,呈現自然的光影交錯,讓文物展示更為自然。(陳佳汝 攝影)

 

然而,整體展覽只展示西班牙人及歐洲人來到墨西哥之前的文明與歷史,對於殖民接觸史及其如何破壞原住民文化則較缺乏反省與解殖民的觀點。唯一呈現解殖民觀點的是,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城時,1573年將其主教堂建立在伊茲提克神廟之上,將金字塔踩踏於天主教堂下,待神廟於現代挖掘出土後,殘缺的遺址與主教堂同時並陳。解殖民部分以歷史資料並陳,其中一段文字如此描述:「西班牙和墨西哥的戰爭沒有輸贏和對錯,如同日與月,黑夜和白天同時存在。」對此戰爭,墨西哥最終採取涵化的觀點。

此外,在文物的說明上均是使用西班牙文,只有在一室的總說明文有英語,同時缺少語音導覽的租借設備,這些不足處,對於展品的理解上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難。而佔地12.5 萬平方米的博物館內沒有配合的餐廳和咖啡廳,對於需要一整天參觀的觀眾而言,也稍有不便。

步出展覽室,行經廣場巨大灑水圓柱,像是再次經過時空轉換的洗禮,觀眾於是從古文明回到現代生活,在禮品區選擇紀念品。結束參觀後,在前殿的廣場坐在台階上,正好和雨神一起迎接夕陽。

 

執行編輯:葉家妤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