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你的故事,我來典藏(下): 荷蘭「旅外者檔案中心」使用經驗和案例反思

荷蘭「旅外者檔案中心」外觀。(Expatriate Archive Centre, Foto genomen door Carmen Morlon.,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洪伯勳(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文化分析博士候選人)

位在荷蘭海牙的「旅外者檔案中心」(Expatriate Archive Centre, 以下簡稱EAC),成立宗旨是「蒐集和保存世界各地外籍人士的生活故事,以供將來研究」[註1]。從與EAC館員的對話中,我看到他們對於徵集方式及隱私權的重視,並自詡為提供研究資料的專業平台。

不管是日記、信件、等實體物品,或是各種數位檔案,EAC都將這些珍貴資料轉譯為英文建檔。為更瞭解EAC如何協助研究者,我在檔案保管員(archivist)的協助下試著操作資料庫。

檔案中心的研究室一隅,可在此用電腦連接到EAC的資料庫。(洪伯勳 攝影)

 

我的EAC使用經驗

由於用「Taiwan」所能搜尋到的資料不多(只有一些住在臺灣的荷蘭小學生寫的blog,但內容很有趣),於是我改用「Japan」進行搜尋,出現許多旅居日本的檔案。其中一項「scrapbook」(剪貼簿)引起了我的注意。從系統中可以發現該檔案位在「family archive」下的某位殼牌外派男性之下。該外派者的檔案又分為三部分,包括「documentation (1958-79)」、「business related items (1959-86) 」、「private related items (1965-86) 」。而第一部分的「documentation (1958-79)」之中,又再分為「bulletins & magazines」、「Shell newsletter」以及我有興趣的「scrapbook」等項目。從層級分類的細緻程度(各項目還可以再繼續細分下去),便能看出EAC建檔時的用心,讓使用者清楚知道各個檔案在旅外者生命軌跡中的位置,以及與其他檔案之間的關係。

厚厚一本荷人旅日剪貼簿。可惜礙於隱私規定,無法拍攝其豐富的內容。(洪伯勳 攝影)

 

接著,我請檔案保管員根據scrapbook的索引號碼,從檔案室調出剪貼簿。這本剪貼簿非常厚,記錄該外派者70年代旅日的生活大小事,並以荷文撰寫。此外,這些紀錄並非手寫,而是用打字機打出,再把相關照片、剪報貼在旁邊或另一面,瀏覽時感覺就像在看內容豐富、色彩繽紛的網頁,相當用心。

剪貼簿中,有幾張外派者穿浴衣的照片,後面附上打字紀錄,並在旁邊貼上照相機、膠捲的品牌剪報(可能是從摺頁或報紙上剪下來的)。大致可以猜到是他在日本第一次購買相機與膠捲,並拍下穿著浴衣的難忘經驗。又有一面是兩張大大的藥品領收證,旁有密密麻麻的心得,看得出是重要的就醫與拿藥事件紀錄。此外,剪報也包含一些生活小常識,例如:介紹在日本喝湯或吃麵要發出聲音的傳統、介紹秋葉原等,應該剪自英文報紙的專欄。

從這些小地方,能具體而微地看出一位荷蘭人旅居日本所經歷的生活與挑戰;搭配上許多摺頁與報導,更可以讓人感受當時的時代氣氛。對於有興趣瞭解70年代旅日荷蘭人的研究者而言,這真的是無價的參考資料。

圖為檔案儲藏室。裡面的空調非常冷,避免資料受潮。(洪伯勳 攝影)

 

從臺灣出發:對移民博物館的2點思考

目前臺灣桃園憲光二村正在籌備首座「移民博物館」,相關資料顯示本館將規劃常設展與主題特展,內容包含桃園眷村、移民大歷史、憲兵故事館及資源中心等[註2]。儘管博物館跟檔案中心的性質不同,但從EAC參訪經驗,有助於我們提出幾個值得思考的議題。

 

  1. 如何界定「移民」?

首先,我們從EAC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她們緊扣expatriate的「定義」,是「臨時」居住在他國者,因為這牽涉到後續典藏的範圍與性質。若放到臺灣「移民博物館」的脈絡中,如何界定「移民」一詞就是最核心的問題。從字典的說明來看,「移民」指的是「遷移到外國定居的人」[註3]。如此一來,「外國」和「定居」就是兩個成為移民的必要條件。

然而,對於當年隨國民黨從中國大陸來臺的人,臺灣算是「外國」嗎?又對於在臺的外籍移工來說,他們在臺灣的生活也不算是「定居」。從定義來看,這兩群人就會被排除在「移民」博物館之外。反過來說,若該博物館希望納入這些人的生命經驗,則「移民」或許不是一個恰當的用詞。此外,若改用諸如「移工」、「外派」、「外籍」等詞,也要注意這些字所指涉的對象都有所差異,且若要翻譯成外文,則會更加複雜。這些面向都必須要在一開始規劃的時候就充分釐清,才能避免日後可能衍生的問題[註4]。

  1. 我的故事,誰來說?

第二,姑且不論「移民」的範圍與定義,如果這個博物館希望記錄、敘說這些移民的「故事」,那這個故事要怎麼講、又講到哪裡,則是另一個要思考的問題。大部分的移民博物館,多是展出個人物品、官方文件或該空間本身(例如紐約的艾利斯島移民博物館[Ellis Island National Museum of Immigration]本身就是早期移民赴美的檢查站),把重點放在移民遷移的歷史、動力、與新環境融合等敘事,強調的是移民在這個大社會中的圖像。至於EAC則是以旅外者個人或家庭為中心,以他們來到新的國家之前、之中、之後的書寫紀錄,彰顯該旅外者的生命軌跡。另外,EAC不會給這些生命經驗任何的界定或評價,而是將資料留給研究者使用與詮釋。

那臺灣的移民博物館呢?是否能讓移民把他們居住在臺灣的經驗「完整地」透過這個博物館給記錄或展現出來?他們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自己的故事?又,他們的故事是否能不斷地延續,包括在不同的時間點,對臺灣這塊土地的不同認知與想像?亦或他們的故事是凝結在臺灣的某個時空、或放入某個大敘事的框架中?這些問題都將關連到整個館的運作方向,以及和移民之間所要建立的關係。

桃園憲光二村為桃園唯一的憲兵眷村,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是知名電視劇「光陰的故事」取景之地,目前正積極規劃為全國首座「移民博物館」,希望呈現桃園及臺灣多元族群之共生經驗。(憲光二村 授權,朱逸文 攝影)

 

不同於EAC有限的經費與人力,公立博物館可以做到的事情遠超過檔案中心的規模。但該中心營運的經驗,則提醒了我們有關界定範圍,以及要為誰服務的重要問題。我們樂見臺灣藉著眷村房舍的活化再利用,成立移民相關的博物館。而上述這些議題的釐清,將有助於作為保存移民珍貴生命經驗的重要基礎。


註釋: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