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當代博物館的後台日常:「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紀實

「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活動海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作者:陳宛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典藏.典常」典藏管理論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和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共同舉辦,匯集了國內不同館舍的典藏人員進行發表,參與者來自各地大小型規模的博物館,針對典藏的核心議題相互交流與討論。

在典藏工作中,「物件」與「資訊」兩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以藏品為基礎的博物館不僅要確保實體物件的完好,更需要細心處理物件背後的資訊,才得以成就後續的各項應用。此次論壇包含十篇發表文章,圍繞在典藏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兩個對象——物件與資訊,發表人以實務經驗出發,分享工作歷程與現況,並提出問題與建議。

 

典藏品維護與退場機制

博物館通常透過購買或捐贈取得藏品,由於經費的緊縮,資源來自公部門的館舍多以捐贈為主要獲得藏品的方式,而捐贈涉及的其中一個課題,就是文物的價格鑑定。針對這個課題,科工館的陳淑菁助理研究員以該館自2011年執行鑑價的經驗進行討論,提出鑑價涉及許多法令規定,需要與主計單位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以順利執行;也需要謹慎組織審議團隊,並鼓勵典藏人員相信自己的專業。

由於臺灣位於頻繁的地震帶上,震動可能會對藏品造成看不見且不可逆的結構損傷,臺史博的張銘宏研究助理以「典藏庫房藏品的防震與隔震措施」為主題進行發表,分享臺史博執行隔震櫃防震測試的分析數據和經驗,而在與談中,文化資產局張舜孔助理研究員亦提供許多國外關於震動的測試方法,並且說明非結構物與結構物(如建築物)相比,測試的難度較高,期望未來國內能針對典藏品建立一個較完整的震動測試規範。

臺史博委託國家地震研究中心進行隔震臺測試,隔震臺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張銘宏研究助理 提供)

 

庫房的空間有限,為因應不斷增加的典藏,博物館也需要準備好「藏品的退場機制」,這個詞由臺史博的葉前錦助理研究員所提出,她說明臺史博過去的註銷案例中,包含幾種原因:已不符合現今蒐藏策略、來源不明、與其他蒐藏機構重複等,處置方式多是移作其他用途,如教育用品、公共區域展示、保存維護實驗等。他也提醒應謹慎訂定入藏與註銷的評估程序,達成庫房資源的永續利用。

 

典藏資訊化與權利盤點

除此之外,典藏工作的另一項重點就是藏品資訊管理。在「科技運用於博物館典藏管理實務」場次中,由臺史博黃瀞慧研究助理與杜偉誌研究員發表,說明臺史博資訊管理型態的變遷,早期土法煉鋼紀錄檔案十分耗時費力,隨著藏品數量增多,開始將各項典藏流程資訊化,包括:登錄、入庫、保存維護、授權應用、權利盤點等工作,藉由系統中的模組提升作業的效率與準確度,尤其可以藉由3D掃描技術建立之模型輔助保護措施的製作。

為擴大典藏近用的可能性,各館皆逐漸重視權利盤點的工作,從臺史博與臺文館的館員實務經驗分享中,皆強調必須釐清館藏和數位資料背後涉及的各項權利,才能夠有效開放流通。臺史博的黃茂榮助理研究員以神像藏品為例,說明神像來源複雜,加上創作者署名狀況不一,一件神像上可能涉及不同的美術或文字著作,皆必須分開登錄處理。另外,國立臺灣文學館的郭曉純研究助理則是以文學藏品為例,說明系統中權利盤點模組的操作細節,文學藏品時常會遇到原本的所有權人與著作權人不一的情形,也可能有同一件文物涉及多篇著作的狀況,需要彈性地處理(如臺文館的典藏《風車》第3輯);而盤點的優先順序,除了可利用原有資訊的完整程度排序之外,也可以選擇大眾興趣度較高的藏品,使其能盡快公開利用。

 

典藏公共化:3D技術應用與社群媒體

數位科技的發展為典藏開啟更多應用可能。臺史博的杜偉誌研究員以數位典藏作業機制說明數位化技術的變遷,從早期的拍攝、到掃描與建模技術,產出更精準的數位資料,有助於藏品的研究與公共化。例如,臺史博以3D掃描技術還原「單桅手撐船」原貌,民眾可在典藏網中翻轉瀏覽手撐船的3D建模成果,此外,透過科學檢測方法得到的資料,也能輔助藏品的歷史研究。

藉由3D技術仿製的榨汁機成為行動博物館的展示教育內容,除了認識藏品,也能夠讓民眾進一步了解典藏工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關於數位技術應用,與談的文化資產局陳俊宇助理研究員也提醒,由於目前掃描類型多元,衍伸而出的檔案類型非常多,可以參考文化遺產檔案國際科學委員會(CIPA)、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的3D成像系統委員會,獲得更多有關於數位檔案整合與管理的方法和規範。此外,藏品應用可能涉及仿製、複製的問題,除了必須先釐清權利以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許美蓉研究助理也提醒,需要留意相關法律規範。

在社群媒體流行的趨勢下,臺史博的魏雅蘋研究助理分享該館如何經營Instagram帳號「台灣人的口袋博物館」,她提到藏品普遍具有高度故事性,但目前未有展出機會,因此成立了這個知識型社群帳號,以物件及故事為核心,搭配主題規劃與hashtag功能,創造「重點文物觀展經驗」。社群平台增加了藏品面向大眾的機會,產生的各種互動數據(如點讚數、觀看數等),也成為館內典藏、研究人員了解觀眾興趣取向的管道。

「台灣人的口袋博物館」Instagram帳號以一致的模板樣式和清晰圖像來分享藏品故事。(台灣人的口袋博物館 提供)

 

另外,幾乎所有發表人都不約而同提到,要依據不同館所性質及資源採取適應的作法,例如,在進行典藏品數位化時,可以先釐清數位化的目的,是要作為線上典藏資訊?還是作為展示亦或研究使用?先確定用途,再採取合乎預算與設備的方法。

最後,主持人臺史博典藏組陳靜寬組長和科工館蒐藏研究組林仲一主任認為,各館典藏人員們在日常繁雜的業務中時常遇到同樣的問題,希望未來研討活動能定期舉行,不僅有助於典藏專業發展,並如臺史博張隆志館長所說,能將典藏實務課題提升至學術層面的討論。

論壇參與者合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供)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