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影像背後的私語與對話: 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示家庭影像的記憶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四樓展廳以黃惠偵導演的《日常對話》為主題。來源:府中15官方網站。

作者:柯曉如(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研究生)

你多久沒回家了?回家後又與家人聊些什麼?「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期:112/12/12-113/04/07)為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十二周年館慶大展,展覽圍繞三部由導演拍攝自身家庭,從中展開私密過往與親情關係修補的紀錄片,並透過展場各式配置巧思,帶給觀眾不同的詮釋與「觀看」紀錄片的方式。

「家」意味著親暱與歸屬,同時卻又涉及成長的徬徨與世代衝突,牽繫人們的集體記憶,甚至成為社會現象的映照。近年來,臺灣也出現不少將鏡頭轉向自身或近親家人的紀錄片,看似日常細瑣,實則與社會脈絡緊密交織,甚至觸及公共議題。舉辦關於「家庭紀錄片」的展覽時,如何以展示設計呼應影片內容,同時呈現公私領域的觀看視角,成為一大挑戰。

展場共三個樓層,位於府中15場館三樓至五樓,每一樓層展廳彼此獨立,各以一部作品為主軸,分別為陳慧齡導演的《給阿嬤的一封信》(2021)、黃惠偵導演的《日常對話》(2016),以及盧盈良導演的《神人之家》(2022)。展場並沒有固定的參觀動線,觀眾可自行選擇觀看的次序。以下便由筆者觀展的實際體驗,由五樓往下介紹。

 

家族記憶作為歷史的拼圖

五樓展出《給阿嬤的一封信》。這部紀錄片源自導演陳慧齡對家族長輩的訪談,進一步演變成教學計畫,引導學生探尋各自家族遺落的故事,由此拼湊出時代的容顏。「群像」是此展間最鮮明的意象,展間前半部介紹導演的創作契機,可見由多張人物相片組合而成的立體裝置,如同一個個小視窗放射而出,兩側的展板則將多個肖像並列呈現,呼應導演對不同人物故事的興趣。

眾多相片布置而成的立體裝置。來源:府中15官方網站。

 

展間後半部裝設多個小螢幕,播映片中導演訪談不同人物的家族故事,包含外省移民無法復返的青春回憶,或是戒嚴時期異議人士的夾縫生存,另一側則播放學生對各自家庭的回溯。觀眾可跳脫導演剪輯的敘事邏輯,自行選擇觀看順序,使這部「群像」紀錄片在每位觀眾中留下不同的面貌。展覽藉由裝置手法,使珍貴的訪談內容躍出電影螢幕,可惜分散且片段式的影像裝置卻容易讓片中人物成為歷史圖例,造成觀眾失去觀看的焦點。若能聚焦片中某些片段,並依據此延伸出有別於紀錄片的內容,便能給觀眾帶來更深刻的觀展體驗,但這或許也是展覽在內容轉譯與貼近原初文本之間的兩難。

 

從日常到非日常,凝視與被凝視的翻轉

四樓展間為《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以具同志與法師身份的母親為拍攝對象,在母女的對話之中,逐步解開多年來對自身與對彼此的心結。

在空間設計上,策展團隊重現紀錄片中母女對談的餐桌場景,並將兩者的對白投影在桌面上,需坐在椅子上才得以窺見。左側架設的三台攝影機則緊對著觀眾,模擬被攝者所見的景象。儘管沒有實際錄影,但鏡頭卻悄悄帶來一股被窺探的不適感,巧妙地讓觀眾意識到紀錄片拍攝中複雜且不可避免的倫理課題。

(左):攝影機的鏡頭聚焦於展場中央的餐桌場景。來源:府中15官方網站。(右):投影在餐桌上的對白,觀眾須親自坐在椅子上觀看。攝影/柯曉如。

 

後方展牆上,除了以文字與家庭相簿展示導演對母親成長經歷的理解,還將過往同志相關的媒體報導以大圖輸出佈滿整個牆面,反映出同志族群不被理解的困境,或是他們在當年的處世之道。策展團隊也以小型螢幕播放紀錄片中母親與女友的親暱相處,在報紙資訊的烘托之下,兩人的身影彷彿成為某種時代的見證,她們幸福的神情似乎也暗示著壓抑的過往已逐漸結束。

 

隱身在報紙展板中導演母親與其伴侶的身影。攝影/柯曉如。

 

展間以家庭相簿、餐桌等物件回應紀錄片「日常」的基調,卻又透過攝影機、舊報紙提醒觀眾其中蘊含的「非日常」元素,同時透過凝視對象的翻轉、人物形象尺幅的縮減等,避免對片中主角獵奇式的觀看。

 

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的游移

三樓展間展出的《神人之家》,導演盧盈良以自身家庭為拍攝對象,記錄下家中成員的日常生活與各種際遇。隨著拍攝的進行,導演與家人的關係也逐漸改善,而自身也成為被拍攝的對象。展場設計呼應拍攝視角的轉換,觀眾時而扮演第一人稱的角色,與片中的家人互動;時而成為旁觀者,看著導演介紹他的家人,感受紀錄片中主體與客體的身分流動。

展場動線設計與紀錄片的時間軸相互對應。展場迎面而來的是一座電話,接起則會聽到導演母親詢何時回家的對話,觀眾也彷彿跟著導演一起「回家」。下個展區分別以裝置介紹忙於家務的母親與好賭的父親,後方的螢幕上則播映著導演對父母的描述,並且以「相片」串連起父母的人生際遇,兩人相片數量多寡的差異也幽微的反映出不同性別受到的差別對待。有別於前兩個展間以小尺幅呈現人物,《神人之家》展間則展示印有父母形象的巨大掛軸。這些照片是導演帶父母去拍攝的專業沙龍照,呈現出他們自己挑選的美好影像。

 

展場中母親家務勞動的剪影與父親簽賭的矮桌,以裝置的形式對應片中兩位主角各自的特質。來源:府中15官方網站。

 

銜接下一個展區的走道以黑色為主調,帶給觀眾有如進入隧道般的感受,兩旁布置導演與哥哥的對話,呼應著哥哥多次務農失敗的困境,以及導演拍攝過程對家庭關係的糾結與困惑。走道盡頭投影著導演在哥哥的番茄園中拍攝的身影,明亮的影像與陰暗的走道形成對比,使觀眾得以從壓抑的氛圍中放鬆,也暗示著漸入佳境的家庭關係與敘事走向,而導演的身影也逐步出現在觀眾的視線中。

 

走道盡頭為導演拍攝的身影,觀眾在此逐漸由導演帶領的第一人稱視角,轉變為觀看導演家庭的第三人稱視野。來源:府中15官方網站。

展間後半部展示紀錄片中重要的元素—神桌,周邊則圍繞的其他家庭成員的介紹。對面則展示紀錄片中導演帶母親去看海的經典片段。鏡頭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向觀眾訴說故事的結尾,而導演也成為紀錄片中的一員,與家人並肩。

 

結語:溫情之外「家」的想像

本展從三部紀錄片出發,串聯不同的家庭敘事,也呈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複雜關係,組成「家」的多種觀看層次。展覽中雖未見完整紀錄片的放映,但展件設計緊扣紀錄片內容,替觀眾打造不同於觀影單一視線的身體感體驗,並透過實物與影像的交織,邀請觀眾「走進」電影,親自與不同的「家」進行互動。同時,展覽也從人物不同尺幅的展示、拍攝場景的重建等技巧,巧妙的處理了觀者與被凝視對象之間觀看的關係。

當導演將鏡頭轉向自身,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記錄「家」的現場,勾起觀者親密情感的投射;展覽則以旁觀的角度,透過對紀錄片的重新拆解與詮釋,揭開影像包裹的面紗,使「家」變得更加的立體且深刻。

(執行編輯:黃淥)


參考資料: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