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專文】再現田野的力量: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傳達水俁病」特展

「傳達水俁病」特展海報(平井京之介提供)

作者:平井京之介(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教授

翻譯:黃淥(博物之島執行編輯)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目前正展出「傳達水俁病」特展(展期2024.2.1-6.30),以150件珍貴的文物與史料,介紹日本熊本縣水俁地區致力於「傳達」水俁病議題的人們及活動,引導觀眾思考傳達困難歷史的意義。展覽首先以影片讓觀眾認識水俁地區現況,並以水俁病中心相思社歷史考證館、攝影師芥川仁的作品、明神鼻地區的傳承活動與當地行政單位的教育活動等主題,介紹水俁病倡議活動。筆者作為本次特展的策展人,接下來將介紹本次特展的宗旨和內容。

「傳達水俁病」特展入口(平井京之介提供)

「水俁病」是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周邊發生的公害病,被稱之為「公害的原點」,數十年來當地的運動團體持續透過展覽、導覽、照片和講述故事等方式,向社會「傳達」水俁病的歷史、受害者的苦難以及公害經驗。本次展覽的目的並非介紹公害與疾病的歷史,更希望觀眾反思:這些不斷「傳達」水俁病議題的人們想表達什麽?他們抱持什麼想法?而我們又能從這些活動中學到什麽?

 


挑戰公害病及其汙名: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博物館實踐

 


本次展覽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再現「田野調查」的現場,讓觀眾體驗田野調查的感受。自2005年起,筆者在水俁地區進行了21個月的社會人類學田野調查,考察當地水俁病相關的倡議活動。為了讓觀眾貼近筆者的田野經驗,每個展區的開頭會先介紹田野調查過程中向筆者分享資訊的報導人(informant)資訊,並且播放採訪影像。展板從「我」的視角出發,以第一人稱介紹筆者在當地的見聞與感受,以及與報導人之間的互動狀況。此外,展場中大部分的照片和影像都是筆者在水俁地區實地考察時拍攝的。透過這些設計,觀眾彷彿親自造訪當地,與「我」一起進行田野調查。

「水俁的現在」展區中介紹報導人的個人背景、經驗、性格等,並播放訪談影像。(平井京之介提供)

接下來介紹展覽的各個展區。首先,第一個展區「水俁的現在」透過美麗的影像展現水俁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城市魅力。一直以來,因為水俁病的公害歷史,水俁地區帶給大眾相當負面的印象。但是自九〇年代起,水俁地區透過「地方學」調查當地的環境與文化,逐步建立地方特色。透過影像,觀眾得以看見水俁地區努力轉化公害經驗後,脫胎換骨成為環境模範城市。

接下來的展區為「水俁病中心相思社歷史考證館」。相思社是聲援水俁病受害者的NGO團體,「歷史考證館」則是該團體親手設計的展示空間。本次展出了該館代表性的館藏,包括:作家石牟禮道子的《苦海淨土》的手稿(註釋)、水俁灣的汞污泥、1970年代水俁病抗爭運動中別具象徵意義的「怨之旗」等文物,並且說明該館的展板文字風格強烈,充滿對輕視人命的企業與政府的批判。觀眾可以感受到歷史考證館與社會運動緊密結合,重視保存水俁病受害者的生活經驗,是「運動博物館」。

展場陳列水俁病中心相思社的歷史考證館的館藏,包括抗爭標語及當地漁民的生活用品。(平井京之介提供)

此處也展出「打動人的語言」,羅列水俁病運動中的名言,例如:「熱情就是表明自己的意志」、「不與眼前敵人戰鬥的人,本來就不想戰鬥」等等,讓觀眾感受到言語的力量。

第三個展區「嚴峻的風景」展示攝影家芥川仁的作品。七〇年代末,人們普遍認為「水俁病運動已告終」,芥川仁拍攝了仍然留在水俁地區生活的居民日常。這些民族誌式的影像並非直擊嚴重災情而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因此不是倡議水俁病議題時最廣泛使用的影像。本次選擇展示芥川仁的照片,是因為我認為他的影像展現了「殘存」的魅力,凸顯了「失去」的深刻,其中蘊含強烈的傳達力,能引發人們深入思考。

由水俣病受害者的家屬或友人雕刻的地藏王菩薩像。(平井京之介提供)

 

「明神鼻」是緊鄰水俣灣的岬角,也是水俣病受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第四個展區「明神鼻」追溯當地的地方記憶,展示為水俣病受害者鎮魂的地藏王菩薩石像「魂石」、當地漁民使用的漁具和生活用具、94歲去世的水俣病受害者大矢三津子的照片和遺物與女兒吉永理巳子的敘述等。

展場以大矢三津子女士的遺物再現了她務農的景象。(平井京之介提供)

 

 

「地方行政單位的教育工作」展區介紹地方行政單位以市立水俣病資料館為基地舉辦「講述部」演講,並且至校園宣傳水俣病的正確知識。至今,水俣地區的孩子仍會在畢業旅行時遭受歧視,甚至有人在職場遭受欺淩。儘管過去環境省、熊本縣政府及水俣市政府等公部門單位曾因為水俁病受害者的抗爭,與運動團體相互對立,但是現在一起為了消除水俁病污名而努力,共同推動教育工作。我們希望觀眾理解這種從對立到合作的演變過程。

展場介紹市立水俣病資料館「講述部」成員的生命故事與私人物件。(平井京之介提供)

 

特展從筆者的田野調查經驗出發,呈現水俣病倡議活動的魅力。這些倡議活動傳達了公害受災的真實經驗,敘說水俣病患者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引起觀眾的共鳴,並且思索生命與自然環境的價值、家人與朋友的重要性、弱勢族群的身份、犯錯與寬恕等議題,進一步反思富裕便利生活背後的隱憂,探究人生的意義。筆者認為,倡議活動之所以能引起觀眾共鳴,是因為清晰地反映出「人性」,同時展現了倡議者的熱情。希望透過本次特展,讓觀眾對水俣地區產生興趣,發現水俣有許多具有魅力的人物,因此想要親臨「田野」,聆聽他們的故事。

開展之後,「田野調查」的展示似乎廣受好評。觀眾在填寫問卷時表示:「再次理解了傳遞困難歷史的意義」、「有種造訪了水俁的感覺」、「以『我』的視角敘述和田野調查的觀點很不錯」。原本擔心展場陳列的採訪影像過多,但許多觀眾仍願意花費時間細心觀看。最令筆者欣慰的是,不少觀眾在問卷中寫到:「一定要去水俁」。這顯示人們似乎意識到,親身前往歷史發生的地方,是一種獨特的理解歷史的方式。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