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聽!是甚麼「風」在唱歌?臺史博「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

《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展場(陳毓庭 攝影)

作者:陳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陳毓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未出嫁,見著少年家……」,當這段柔和而熟悉的旋律響起,你是否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輕聲哼唱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2023/7/13-2024/1/1),以鄧雨賢譜曲的〈望春風〉為題,連結與聲音、音樂相關的館藏,一窺不同時代背景下歌曲乘載的記憶、意識形態與鄉土認同,呈現聲音史料的多元面相。

「音樂」作為一種聽覺文化的敘事類型,不僅拓展了理解歷史的方式,也是當代博物館推展公共史學的媒介。本文將從展覽的文本、空間、聲音與物件切入,輔以策展人黃裕元的專訪,剖析展覽敘事手法,揭開詞曲創作者、歌手和聽眾的互動關係,「聽」見不一樣的臺灣文化史。

 

從音樂到展覽:聲音史料的具象化

步入燈光幽暗的展場,觀眾恍若來到時光舞廳內。「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展場以「圓形舞池」為中心,由內向外拓展。在敘事安排上,策展人黃裕元羅列多個與流行歌曲相關的關鍵字,以「文物跟著主題走、聲音跟著時間走」的策略,規劃開放式的參觀動線,再逐步聚焦於五大展示子題:韻律、心動、國家、明星、鄉愁。藉由不同時期的物件和旋律,交織出歌曲背後豐富的歷史層次。外圍的展板以1930年代〈望春風〉的誕生為起點,將文本結合音樂編輯軟體,在展板上巧妙呈現歌詞用字隨著時間軸演遞的歷程,觀眾也可以自己切換兩側旋鈕,聆聽各種版本的〈望春風〉。

 

展板設計扣合音樂主題,加入與相關的設備概念。(陳毓庭 攝影)

 

展覽中央的「圓形舞池」,上方懸掛大型定向喇叭,同步播放七種風格的〈望春風〉,搭配投影在地上的動態影像,將節奏、音符、歌聲與視覺結合,既避免音場互相干擾,又使空間充滿旋律主調。展覽也運用大量的樂器、家具、媒體技術和館藏物件,使得展場的空間敘事更加生動細膩,如:中央的「韻律」展區以落地玻璃房間內的真實樂器和錄音設備打造出樂隊錄音室的環境;「鄉愁」展區則使用真實的沙發、客廳矮桌、報紙等元素,邀請觀眾坐下細細閱讀展示文字或影像,共組成家中「小客廳」的情境。此一展示手法,不僅具體再現音聲歷史的知識,亦把過去的事物經由現代技術重新詮釋,營造出強調真實感的情境式氛圍。

展區內的黑膠唱片、錄音帶與光碟,呈現不同的時期和技術下如何保存共同的聲音記憶。(陳毓庭 攝影)
「韻律」展區運用多種樂器、│錄音設備等還原樂隊錄音室的情境景象。(陳毓庭 攝影)
「鄉愁」展區採用觀眾熟悉的家具物件,營造出具有溫馨感的一隅。(陳毓庭 攝影)

 

望春風作為一部文化史

〈望春風〉宛如一部文化史,從1933年傳唱至今,在不同時代氛圍、社會脈絡中發展出多種版本,譜寫九十年來的臺灣故事。展覽首先以「心動」一詞帶出〈望春風〉的創作背景:作詞者李臨秋在淡水河邊散步時,引發其欲透過歌詞表現女性無法自由戀愛之心境。展覽也從「愛情」意象延伸,呈現各版本〈望春風〉如何反應不同時代的愛情觀。

日治時代新歌劇《望春風》為李臨秋的編劇作品,講述一對情侶勇敢追愛、奮發向上,最終獲得女方父親的祝褔,修成正果,為一齣愛情喜劇,展覽輸出新歌劇的歌詞本予觀眾翻閱閱讀。(陳安 攝影)

 

接著,展覽以「國家」為題,講述〈望春風〉如何在臺灣的不同政權與國家認同下,作為動員人民的樂曲。展板上可見「五色の旗」(五色旗,指滿洲國國旗)、「仰ぐ陽に」(仰望的太陽,意指日本),呈現中日戰爭下,殖民政府將〈望春風〉改編為時局歌 (註釋1)〈大地在召喚〉,號召臺灣人投入滿洲國拓殖工作之時代背景。展區一角則以不同物件訴說1970、80年代起民主運動中,〈望春風〉如何召喚人民的本土意識與認同。邱垂貞的吉他、口琴,象徵其於美麗島事件中,演唱當時為禁歌的〈望春風〉以引發人民的響應;由洪哲勝創辦的全美台灣同鄉會刊《望春風》則為海外臺獨運動的重要刊物。

1960年代,〈望春風〉曾遭到查禁,展覽中展示的黑膠唱片上可見查禁註記與音軌破壞的痕跡。(陳毓庭 攝影)
「國家」展區以美麗島事件關鍵人物邱垂貞之物件和出版品,講述臺灣民主運動的本土認同。(陳毓庭 攝影)

 

除了愛情、國家等敘事,策展人黃裕元認為明星也成為一種時代標誌,〈望春風〉多種傳唱版本塑造了的多位名人、偶像故事,因此便以「明星」為題,以唱片展示呈現多位歌手所演繹的〈望春風〉,並展出文夏的表演服,以及鳳飛飛的人形立牌,象徵兩位歌手的版本為許多臺灣人記憶中的歌聲。

「明星」展區以歌手和粉絲的個人物件收藏,呈現出雙向的互動關係。(陳毓庭 攝影)
此次展覽蒐集了多位歌手演唱的〈望春風〉,以及不同知名人士與〈望春風〉的關聯故事,收錄於「明星」展區中的互動面板供觀眾聆聽。(陳毓庭 攝影)

 

在「韻律」展區中,輪流播放純純、文夏、紀露霞動態影像。策展人黃裕元表示,這三位歌手當年的表演都未有影像資料留存,所以他嘗試利用AI演算法的合成和修復技術,作為想像、再現歷史景象的工具。同時增加展覽的趣味性,從,反映出策展人透過挑選聲音史料素材的專業眼光,重新創造與不同歷史時空的連結。在最後一個展區,則回到鄧雨賢與故鄉芎林的故事,搭配耳熟能詳的〈望春風〉旋律,以「鄉愁」作為臺灣人的共同情感和記憶來收尾。

透過AI技術將明星歷史影像拼湊出動態的記憶畫面。(陳毓庭 攝影)

 

當「音樂」成為符號

環繞於展場中的不同版本〈望春風〉,音樂的曲風、樂器也是反映不同時代脈絡的符號。如被改編為軍歌的〈大地在召喚〉中,前奏響亮的小號聲,輔以中、低音銅管所吹奏的進行曲節奏,反映當時的戰爭背景,以及殖民政府以流行音樂建構國家認同的意圖。1950年代,隨著冷戰爆發,美國加強對台政策以圍堵共產勢力,美式文化也同時被引進台灣,爵士樂因此成為大眾流行樂曲。展場也播放了1957年由鼓霸大樂隊詮釋的〈望春風〉,由薩克斯風吹奏的快速音群、大提琴的撥弦聲以及小鼓的輪奏聲,搭配本土爵士歌手藍茜的輕快歌聲,塑造了帶有爵士風格的〈望春風〉。

薩克斯風為爵士樂中主要的使用樂器,「韻律」展區以薩克斯風組來象徵鼓霸大樂隊所詮釋的爵士樂版〈望春風〉。(陳毓庭 攝影)

 

音樂是開啟記憶的鑰匙,可以喚起心中的歌聲,讓觀眾透過旋律走進歷史時空,體會未經歷過的年代氛圍。透過多種版本的〈望春風〉,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進行世代交流,開展過去與現在的對話。

結語:博物館歷史學下的音樂史觀

臺史博長期推動「博物館歷史學」,從公共史學的角度關注文化史、生活史、性別史等面向,並以物件、書信、圖像、地圖、音樂等作為史料,開啟理解歷史的多元道路。其中,音樂也作為素材,應用於臺史博的典藏近用、展示內容與教育推廣,發展臺史博獨特的音樂觀。

策展人黃裕元分享道,在聲音史料的研究上往往會跨及不同領域的討論,如音樂學、社會學,反映出蘊藏在音樂之中的多元觀點。「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透過音樂的歌詞、旋律、樂器、歌手與相關物件,輔以音樂史之觀點,呈現〈望春風〉所反映臺灣不同時代的文化切面與歷史脈絡。不僅開啟歷史與音樂的對話,也藉由音樂召喚大眾記憶,訴說各個時代的臺灣故事。


註釋:
  • 註釋1:指鼓舞軍情之愛國歌曲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