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雅萍、林俊強、王佩鈴、謝子喬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碩士生)
國際博物館協會典藏委員會(ICOM-COMCOL)秘書長Brandie Macdonald是一位擁有喬克托族(Choctaw)血統的奇克索族(Chickasaw)原住民,十五年來持續在美國經營非營利組織,並在博物館中推動原住民文化。今年10月,她出席「國際博物館協會典藏委員會」(ICOM-COMCOL)2023臺灣年會,我們因此得以訪談Macdonald,瞭解她在博物館中推動的去殖民化典藏實踐。
Macdonald自2023年6月起擔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 (IUMAA)館長,該館由考古實驗室和文化館合併而成,典藏超過五百萬件文物,內容包括美國印第安納州原住民的文化遺產與當代蒐藏。博物館目前尚未對社會大眾開放,Macdonald與同仁目前正在全力籌備,期待建立「本土化」(Indigenization)且「以正義為中心」的館舍,藉此達成博物館去殖民化。在典藏館藏的過程中,Macdonald注重與原住民社群的合作,促使展示與社區的價值觀互相契合,確保典藏實踐的道德性,並且更尊重多元文化。
Macdonald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博物館都存在於原住民族的土地上,其成立過程與殖民歷史密不可分。殖民帶給原住民族傷痛,博物館必須反省其角色,積極與原住民族社群合作,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同時推動文物返還。
「讓每個真相都被講述」Macdonald強調,博物館觀眾包括原住民和非原住民,面對多元的觀眾,博物館應該創造開放觀眾參與的空間,而非僅僅灌輸特定思想:「不要由博物館告訴他們該怎麽想,而是由博物館創造空間讓他們能夠批判和思考,參與和觀察。」她希望博物館使觀眾更認識自己,也能夠發現未知的事物,成為一個促進連結的平台,讓人們分享彼此的經驗,體驗不同文化。
建立一套去殖民化的框架
身為原住民,Macdonald如何定義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Macdonald說:「當我思考去殖民化,本土化的概念相當重要,我認為你不能做到去殖民化而不本土化。」她認為,在展示中以原住民族社群的觀點講述原住民族的故事,這種合作不僅讓人們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的文化,也使他們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美麗。
去殖民化承認殖民對原住民族社群造成的重大影響,思考如何從殖民文化和權力結構中剝離,並且要求人們重新思考將焦點轉移至原住民身份和當地社區。在工作之中,Macdonald建立了一系列去殖民化的框架,包括「摒棄佔有主導地位的殖民思維」、「問責制和透明度」、「歸還」、「對等」及「共用權力」。這些框架是可以不斷新增和改變,並且在國際上建立夥伴關係,共用這些內容。她認為,殖民化的運作方式是為了維護特權,而去殖民化的力量在於它需要持續靈活地成長、變化、移動和並且反擊。因此,去殖民化不僅僅只使用一種方法,而是需要持續的改變和聆聽。
通過擁抱本土化、去殖民化和顛覆傳統的思維方式,博物館可以促進公平性,賦予原著民社區更大的權力,創造真正反映他們的故事和觀點的空間。Macdonald認為,打破所謂的博物館文物典藏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理念也是去殖民化的一部分。對原住民社群而言,文物典藏的「最佳實踐」並非在庫房之中嚴格保護文物、謹慎控制溫濕度,而是以原住民文化脈絡之下的實踐方式去對待文物,如:吟唱傳統歌謠與物品互動、確保文物與相關物件放在一起等。
不同原住民社群對於文物的保存維護的想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對於擁有縮頭文化(shrunken heads,詳見註釋1)的原住民族社群而言,在他們的文化之中,保護頭骨等文物的理想方式,並非將骨頭保存在恆溫恆濕的庫房之中,而是去拜訪部落,坐下來與那些頭骨交談,讓骨頭不會感到孤單。
反思博物館典藏的作用
Macdonald認為,建立展品與社群之間的連結,可以喚醒喜悅與關懷。在與原住民族社群合作的過程中,曾有原住民在藏品之中發現過去從他們社群中被偷走的物品,驚喜地說:「這是我阿姨的」、「這是我的」,這些失而復得的物品因此重回社群的懷抱,為他們帶來了無限的喜悅。
另外,藝術家Alicia Maria Siu曾在展覽中發現一個小女孩繪製的陶笛,然而陶笛被擺放在觀眾不可觸摸的地方。Alicia詢問館方是否可以吹奏陶笛,獲得允許後,她先將陶笛握在手中,與這個古老的考古文物建立連結,接著吹奏出一首歌曲。令人感動的是,她的女兒認出了這首歌,引起了更多的共鳴和情感交流。
Macdonald認為,我們對於文物典藏的觀點,應從傳統「不要觸摸,它可能會破碎」轉變為「它需要被聯繫,它需要再次活躍起來」。這種關懷的轉變將喚醒文物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使博物館變成更具包容性和人文關懷的場所,讓人們感受到喜悅和連結。
Macdonald期待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來經營和發展博物館,建構公平、包容和關懷的博物館。在美國,原住民、年青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等社群逐漸進入博物館產業,打破了長期以來單一種族的情況。她希望新一代能夠改變博物館的工作方式,引領博物館迎來新的浪潮。「博物館不再僅僅是固守一種思維,而是面向多元且充滿希望的發展前景」。
註釋:
- 註釋1:縮頭術,是南美洲亞馬遜盆地地區原住民的一種風俗,他們將在決鬥或戰爭中砍下來的人頭當作戰利品進行一系列的特殊處理來保存。有時候也作為祭祀用品在祭祀中使用,或作為商品賣給別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博物之島專文】水都記得: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自原民角度「回看」歷史
- 【博物之島專文】新的族群認知嘗試: 史前館新常設展「南島廳」
-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發揮社會與社區影響力?美國博物館聯盟2023年會亮點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